•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3

乖乖小猫侠
首页 > 税务师 > 税务师和注会大纲对比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懒虫杰

已采纳

税务师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性和执业目的不同,具体如下:

一、专业性差异

在涉税领域,税务师更具有专业性。并且CPA考试与TA考试存在专业的差异,这种专业的差异也带来了税法考试命题上的差异。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主科是会计和审计,税法在CPA考试中以一个科目出现,而且属于副科。

二、执业目的差异

注册会计师的财务审计,是依据会计法律、法规,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和公允发表意见,其执业行为的目的是对股东等投资者负责。税务师的涉税鉴证是依据税收法律、法规,对被鉴证单位涉税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发表意见,从而为税收征纳双方提供合法、准确的涉税信息,其执业行为的目的是对国家税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负责。

由于执业目的不同,注册会计师同时提供“审计业务”和“非审计业务”,可能会造成审计质量的下降。根据管理学原理,管理决策行为与管理决策评价要进行比较恰当的分离,因为管理者很难对自身的决策行动效果作出公正和客观的评价。

同样,如果注册会计师从事非审计服务中的管理咨询服务,则很容易置身于企业管理者的位置,导致其审计工作难以客观、公正。

税务师和注会大纲对比

183 评论(10)

基斯颠奴86

1.税务师与注册会计师的联系

⑴税务师中的《财务与会计》与注会的.《会计》与《财务成本管理》相对应,其中《会计》部分占80%的内容,所以将这门知识学好了,会对《财务与会计》起到很大帮助。考试时间上,注会比注税早,学习注会《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肯定会对学习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有一定的帮助。

⑵税务师的《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实务》,与注会的《税法》相对应。而《税法(一)》和《税法(二)》比《税法》写得更为详满,所以,将《税法(一)》和《税法(二)》学好学透,注会的《税法》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⑶税务师的《涉税服务相关法律》中包含到经济法、刑法和行政法,其中经济法部分在注会《经济法》中有涉及,但刑法和行政法在注会六门中并没有涉及。

2.税务师与注册会计师的区别

⑴《财务与会计》与《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的侧重点不同。《会计》侧重于金融资产、收入、所得税、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以及差错更正,《财务与会计》会计部分虽然也侧重于长期股权投资、收入、会计调整,但并没有注会中考得那么深入,而且在税务师中的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在注会中只是一带而过。

⑵《财务成本管理》侧重于财务报表分析、企业价值评估、资本预算(项目价值评估)、期权估价、产品成本计算,而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财务管理部分则侧重于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资金需要量预测、流动资产投资决策与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财务比率指标的计算及财务状况的分析。

⑶《税法》中最重要的税种是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而《税法(一)》中最重要的税种是增值税、消费税,由于已在全国范围内施行“营改增”,预计《税法》考试中也会有所体现。《税法(二)》中最重要的税种是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所以《税法一》和《税法二》囊括了《税法》实体法中全部重要内容,并且比《税法》更为细致。

119 评论(10)

小蝴蝶飞不过

税务师考试中的《税法一》和《税法二》与注会《税法》有很有相似的考点,但是税务师对于税法的考察更为细致,而注会更侧重于会计,税务师税法几乎包含了注会税法里的大部分内容。

注会税法和税务师税法是可以放在一起备考的。如果考生考完注会的税法,则可以报考税务师的税法一和税法二。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及对知识点接受程度情况,进行合理搭配报名科目。

在备考税法一科目时一定要加强习题演练,通过做题可以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提高知识的熟练程度。在进行习题演练时,考生可以在每学习完一章后进行分章演练。待系统学习完《税法一》的全部内容后,再进行综合演练。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208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