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93

自飘自落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独立性的原则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赵家小燕儿

已采纳

审计独立性的要求如下:

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3、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4、确定重要性;

5、分析审计风险;

6、编制审计计划。

审计是对资料作出证据搜集及分析,以评估企业财务状况,然后就资料及一般公认准则之间的相关程度作出结论及报告。进行审计的人员必需有独立性及具相关专业知识。

常见的财务审计有以下二种: 1、运作审计(作业审计):检讨组织的运作程序及方法以评估其效率及效益。 2、履行审计(遵行审计):评估组织是否遵守由更高权力机构所订的程序、守则或规条。

审计师独立性的原则

190 评论(9)

笨笨的笨笨egg

审计独立性的要求如下:

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3、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4、确定重要性。

5、分析审计风险。

6、编制审计计划。

审计是对资料作出证据搜集及分析,以评估企业财务状况,然后就资料及一般公认准则之间的相关程度作出结论及报告。进行审计的人员必须有独立性及具相关专业知识。

审计独立性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保持精神上的独立和实质上的独立。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

167 评论(14)

雪绒花05

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

1、实质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内心状态,使得注册会计师在提出结论时不受损害职业判断的因素影响,诚信行事,遵循客观和公正原则,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2、形式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外在表现,使得一个理性且掌握充分信息的第三方,在权衡所有相关事实和情况后,认为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项目组成员没有损害诚信原则、客观和公正原则或职业怀疑态度。

独立性的总体要求:

1、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和审阅业务以及其他鉴证业务时,应当从实质上和形式上保持独立性,不得因任何利害关系影响其客观性。

2、会计师事务所在承办审计和审阅业务以及其他鉴证业务时,应当从整体层面和具体业务层面采取措施,以保持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组的独立性。

审计独立性意义

在财务报表审计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理论上是公司的财产所有者委托审计师审计,但实际上是公司的经理人在控制审计师的选择,是经理人在委托审计师审计。

从而影响了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的发表意见。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制度安排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注册会计师必须独立于被审计对象及其他利益关系人。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审计独立性

203 评论(10)

蛋的故事

审计独立性原则,是指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实质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意见时其专业判断不受影响,公正执业,保持客观和专业怀疑;形式上的独立,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组避免出现这样重大的情形,使得拥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断其公正性、客观性或专业怀疑受到损害。

192 评论(8)

stella1135

审计独立性原则要求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和审阅业务以及其他鉴证业务时,应在实质上和形式上没有任何被认为影响独立、客观、公正的利益,不得因任何利害关系影响其客观性。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 1.实质上的独立性:实质上的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所保持的内心状态,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出于真诚自觉保持的诚信、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职业怀疑的态度,避免其专业判断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不作有损于职业声誉的结论。 2.形式上的独立性: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指在第三者看来注册会计师是独立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在第三者面前呈现一种独立于委托单位的身份,是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评判。

86 评论(15)

大嘴小鲨鱼

独立性概念指的是人要在社会中立足,必须要能够学会独立,这样子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总体原则就是与人正常的交流,保持自我的判断能力。

240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