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0

beetleleon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用的审计准则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qianting13

已采纳

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独立审计均有其准则。审计师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必需遵守公认的审计准则。每个国家及地区均由不同组织订立独立审计准则:中国: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香港:香港会计师公会 (Hong Kong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Hong Kong Standards on Auditing (HKSAs)台湾:财团法人会计研究发展基金会美国:美国会计师公会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英国:财务报告局 (The Financial Reporting Council)日本:日本公认会计师协会纳税审计纳税审计,是指有权审计机关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所进行的审计监督。纳税审计所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纳税人遵守国家税收政策、法律法规和依法纳税的情况,有无欠税、偷税、抗税及骗取减免税、退税的行为等;纳税人遵守国家税收征管制度的情况,有无违反税收征管制度、不按纳税程序办事的行为等;纳税人有无违反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而影响应纳税款的行为。纳税审计与财务审计都是以国家的有关法律规范、制度等为依据独立的审查被审计对象的会计核算等相关资料所进行的社会监督职能。从审计对象来看,纳税审计主要审查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财务审计重点审查被审计人的财务状况;从审计目的来看,纳税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审计工作来监督纳税人执行税法、依法纳税,以保证国家的税收收入及其他设税目标的实现,而财务审计的目的在于判定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以及会计处理办法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纳税审计与纳税检查一样都是以有关的税收法律规范、制度等为依据,对纳税主体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的一项管理行为。但二者相比较,从审计对象来看,纳税审计的对象包括对纳税人纳税行为的审计,还包括对征税行为的审计;纳税检查仅包括对纳税主体纳税行为的检查。从审计主体来看,纳税审计的主体主要是独立的,公正的第三方。纳税检查的主体主要是税务机关,此外还包括纳税人内部的纳税检查。

审计师用的审计准则

245 评论(13)

Huanglingying

法律分析: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报告的专业标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履行法定审计职责的行为规范,是执行审计业务的职业标准,是评价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

第三条 本准则中使用“应当”、“不得”词汇的条款为约束性条款,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必须遵守的职业要求。本准则中使用“可以”词汇的条款为指导性条款,是对良好审计实务的推介。

191 评论(14)

紫竹幽阁Nina

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审计准则是把审计实务中一般认为公正妥善的惯例加以概括归纳而形成的原则。它虽不具备法令的强制力,但审计人员从事审计时必须遵循。审计准则在各国审计界受到重视,不仅是因为它在审计实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因为它的作用范围已经超过了审计业务工作的范围,对整个审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1)制定、实施审计准则,可以为规范和指导审计工作提供依据,有助于审计工作规范化的实现。(2)制定、实施审计准则,为衡量和评价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依据,从而有助于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3)制定、实施审计准则,有助于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结果的信任。(4)审计准则的制定、实施,有助于维护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正当权益,使得他们免受不公正的指责和控告。(5)制定、实施审计准则,有助于推动审计理论的研究和审计人才的培养。(6)制定、实施审计准则,有助于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审计事业的国际化

328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