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哈哈喽
通过报表分析其各种盈利指标就可以了,比如: (一)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分析说明: (1)“销售收入”是利润表的第一行数字,“净利润”是利润表的最后一行数字,两者相除可以概括企业的全部经营成果。 (2)它表明1元销售收入与其成本费用之间可以“挤”出来的净利润。该比率越大则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3)销售利润率的驱动因素是利润表的各个项目。 【注意】销售利润率,又称为“销售净利率”,或简称“利润率”。通常,在利润前面没有加任何定语,就是指“净利润”。某个利润率,如果前面没有指明计算比率使用的分母,则是指以销售收入为分母。 (二)资产利润率 资产利润率=净利润÷总资产 分析说明: (1)资产利润率是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虽然股东的报酬由资产利润率和财务杠杆共同决定,但提高财务杠杆会同时增加企业风险,往往并不增加企业价值。 (2)资产利润率的驱动因素是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可用因素分析法定量分析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对资产利润率影响程度。 【注意】驱动因素以及因素分析 (三)权益净利率 财务比率 分析说明 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 权益净利率的分母是股东的投入,分子是股东的所得。对于股权投资人来说,具有非常好的综合性,概括了企业的全部经营业绩和财务业绩。
海上花的故事
分不是问题,可你想知道的这个真不是那么简单的,有一个什么指标大于多少就有盈余管理小于多少就没有,不是这么简单的。真的需要盯着年报一点一点看才能知道的。这方面我专门总结过,你可以参考一下。一下看不全懂没关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销售收入方面的问题 ----------------------------【】利用应收帐款虚增销售收入,甚至是假的应收帐目【】用促销手段短期向分销商大量发货【】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以上三条虚假的收入都进入了应收帐款。对计入盈利的应收帐款增量进行调整,或从盈利中完全减去,可以部分屏蔽这个风险。1年以上的应收帐款尤其需要警惕。另外应收帐款激增可能伴随存货骤减。而且很难多年造假。【】假销售,后退货——这个恐怕在财务报表上没有任何表现,只能是退货了才知道了。对大额关联交易应有所警惕。【】应收帐款增长远远小于营业收入增长,也可能说明营业收入有问题。【】无形资产的租售——很难为无形资产定价●---------------------------- 折旧摊销预提方面 ----------------------------【】折旧在年度间调整【】摊销在年度间调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进入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延缓影响利润。如广告费进入递延资产。【】运用不恰当的借款费用核算方法——根据不同情况,长期借款利息可以计入开办费、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等。 但似乎只有在“会计师事务所未勤勉尽责”的情况下才会通过审计。另外,财务费用还可能会进入应付款。●---------------------------- 存货方面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使当前利润被低估,以后利润被高估【】成本的计算方法变化●---------------------------- 应付帐款 ----------------------------【】应付帐款增长远远超过存货增长,可能是出现了流动性危机,或存货非正常使用,并损害商业信誉。●---------------------------- 非经常性损益 ----------------------------【】非经常性业务利润(其他业务、补贴、营业外收支)其他业务如资产租给关联公司【】关联交易操纵价格以形成实质上是非经常性的利润【】用投资损益补充利润,而投资收益可能还是来自关联交易●---------------------------- 向关联公司输送利益 ----------------------------【】“投资”于关联公司【】将关联公司欠款转入“其他应收款”【】或有负债,如巨额担保等【】坏帐以固定或无形资产形式“收回”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