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穿梭地鱼
遵守国家法律,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和制度,无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从事审计、财经工作。参加初级资格考试人员除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教育部门认可的中专以上学历。
参加中级资格考试人员,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审计、财经工作满5年。
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审计、财经工作满4年。
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审计、财经工作满2年。
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审计,财经工作满1年。
5、取得博士学位。
初、中级资格考试科目与内容均为:
(一)《审计专业相关知识》:宏观经济学基础、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财务会计、法律。
(二)《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方法、企业财务审计。
初、中级资格考试采用同一套考试大纲。根据对初、中级审计人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不同要求,两个考试科目各部分内容为初、中级资格共同考试内容和中级资格单独考试内容。
traveler0723
成为合格审计人员岗位必备的条件:
一、为人民服务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每一名审计人员要牢固树立执审为民思想,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
第二、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依据,是《审计法》的客观要求,也是法制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第三、廉洁自律是审计工作的保证。
第四、加强业务素质是审计工作的需要,努力学习,更新审计知识、方法和手段,推进审计理论和审计技术方法创新。
第五、提高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目的,审计工作质量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从审计计划、审计准备、审计方案,到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结论落实、情况报送、信息传递等一系列环节无不与审计质量息息相关。
审计基本要素
即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授权或委托人。审计主体,是指审计行为的执行者,即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为审计第一关系人;审计客体,指审计行为的接受者,即指被审计的资产代管或经营者,为审计第二关系人;审计授权或委托人,指依法授权或委托审计主体行使审计职责的单位或人员,为审计第三关系人。
一般情况,第三关系人是财产的所有者,而第二关系人是资产代管或经营者,他们之间有一种经济责任关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审计
zhangyekiki
为了适应现代审计的发展趋势,审计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素质,主要指作为一名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和基本业务能力;二是特别素质,主要指对审计事项的敏感能力、洞察能力、综合分析判断能力、谈话沟通交流能力,这是审计工作特殊的职业要求。(一)审计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首先要有审计职业道德素质。拥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正义之心,依法廉洁从审,这是审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审计是一项得罪人的事业,审计过程中必然要揭露查处一些违纪问题,遇到各种阻力和压力是常事,审计人员必须要有敏锐的政治头脑和大局观念,敢于执法,敢于碰硬,要做国家资产和人民利益的忠诚卫士。其次要具备基本的业务知识和能力,不仅要熟悉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审计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要有一定水平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做到审计程序合法,违纪事实取证严谨充分,违纪项目定性准确,引用法规条文恰当,能对审计对象做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审计评价和处理处罚决定。(二)审计人员应该具备的特别素质在具备了基本素质能力之后,能否实现审计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还要看审计人员是否具备了从事审计工作所需要的特别素质。第一,要有职业敏感性。面对给定的审计资料,为什么有的人能迅速找到切入点,有的人能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其原因在于个人对问题观察的敏锐程度,这种敏感性要有牢固的知识和长时间实践的积累。第二,要有职业洞察力。在敏感性的基础上,能很快找到比较容易产生违纪现象的部位和环节,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要具有一定的洞察力。敏锐的洞察力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找到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即从哪方面着手可以有效地取得对问题正确判断的依据。第三,要有高度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判断能力不是简单的分析判断,不仅需要从微观层面进行甄别,而且需要从问题的宏观层面进行剖析,分析这些弊端的产生根源及其严重的危害性,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特点,熟悉审计对象业务运行情况,在统筹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紧紧围绕审计目标,清晰、简明、扼要、有效地做好审计证据记录工作,审计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个取证过程,要求审计人员快速准确做出有价值的审计证据记录,而不是简单地抄账本抄报表。第四,具备较强的谈话沟通交流能力。作为一名审计人员,要与不同审计对象打交道,因此,审计人员既要做到不卑不亢,又不能简单地以监督者自居,要掌握谈话沟通的艺术和技巧,使被审计单位能够端正态度,积极配合完成审计项目。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