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猫ivy
GE通用电气的首位女性国际业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缨女士也是上外校友。段小缨女士1996年起就加入GE审计部门,十几年来积累了多项国际业务的经验,多年担任GE中国区总裁,还曾出席过《财富》全球论坛的访谈,畅谈跨国公司全球创新的未来。
另外,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还有一位曾任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知名校友卫哲先生。卫哲先生是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中国区总裁,也是上外MBA的特聘教授,曾经与MBA学生进行过非常精彩的面对面访谈。
TracyJunli
2015年,你或许还是中壮年,当下中国台湾社会约有280万的老年人,这里面包括你的长辈,你还有体力、活力、工作能力,或许还靠著长辈留下的一些资本和社会资源,可以负担照顾长辈的老后人生。但很快地,2017年之后,中国台湾社会的老年人口便开始超过新生儿。
2025年之后,你渐渐靠近或进入所谓「65岁以上长者」区间,转身回头一看,后无来者,在前仆后继的生命传承接力赛上,你接下前人的棒子往前跑,但想交棒时,下一棒却远远跟不上来。那一年,中国台湾社会的「长者」已包括你自己,足足多出小孩子一倍,再往前走,差距愈拉愈大,到2060年「65岁以上长者」将增加到七百八十多万,会是小孩子的四倍。
一个老人多过小孩的社会,一个与你一起「白头偕老」的社会,将是你在不久后遇上的未来世界。
你可能再没有如此畅快刷卡看病的健保医疗照顾。目前健保医疗支出一年约5500亿元,在二代健保补充保费的架构下,保费收入再加计菸捐、公益彩券分配款等,尚能小有盈余,2015年安全准备金保持4个月、2000亿元。但老年人的健保支出是国民平均的倍,而人口老化将急速拉高医疗需求和支出,如果费率和收费模式不变,理论上二代健保补充保费很快也会入不敷出。未来势将走向调涨费率或限缩医疗给付、提高就医自付额等等各种方式,这代表,未来健保若还能维持,不是保费增,就是看病负担变重,更可能是两者皆具。
你可能提领不到预期的退休金和年金。中国台湾至2014年为止,各项年金保险负债超过18兆,如果各项年金未改革,2019年后会陆续面临破产。最早会是军人退抚基金,2019年便将破产;教育人员退抚及劳保会在2027年破产;公务人员退抚基金会在2030年破产;即使是2008年才刚开办的国民年金保险(简称国民年金),也会在2046年面临破产。
2015年7月4日,《法新社》脸书贴上一张照片,让全世界已老或将老的人都颤栗。一名77岁的退休希腊老先生查兹法提亚迪斯(Gios Chatzifotiadis)为了帮老婆提领退休金,跑了4家银行都领不出退休金,一辈子辛苦工作心血成泡沫,坐在第撒隆尼基(Thessaloniki)一家银行前痛哭,存摺、身分证散落一地,希腊金融风暴下的悲歌,在退休高龄者身上最凄凉。同样年金保险高负债的中国台湾,年金改革关乎有一天我们会不会也坐在银行门前哭泣?
你可能得面临孤单的一个人老后。想想,年轻时是否因为渴望自由、担心高房价,而没敢生育、或者只敢生养一个孩子,又不想成为拖累孩子的包袱,放手让他们追求自己的生活,老来只有老伴对泣。
独身或夫妻两人的「小」家庭已成中国台湾社会组成的主流单位。2015年,独居老人及只有老夫妻俩同住已有30万人;2050年时,每5个家庭就有一个是独居老人家庭。你得学习让自己的健康持久、你得学习出门交朋友、你得学习继续寻找生命的动力与热情。
但你得担心的是,你愿意走出门,有没有地方合适你去走动、休憩?有没有交通工具可以载你前往那里?而当健康、行动与心智渐渐丧失时,找不找得到人来看护自己?有没有机构可以安养?你担心告别那日来临,自己会不会一个人孤伶伶的死去?
卫福部国民健康署2014年针对2000多名60岁以上长者进行的「居住城市高龄友善满意度调查」显示,老人就业机会稀少、人行道与骑楼不够平整、大众运输候车环境不友善、自动语音服务系统速度过快,都是最让他们苦恼的事。
是的。世界不会依照同样的法则推进,摆在面前的新时代,不再是你父母亲那代人的生命定律。中国台湾从一个年轻而有活力的社会,进入一个高龄的缓慢时代,你得先看清楚未来可能的变化,然后,才能做好准备。如何「定义」自己的「年龄」、如何调适自己的心态、如何配合并导向社会的规划,让那些「担忧」不致成为斑驳而萧瑟的晚年预言。
景象一:退休终点线的消失
2008年,当52岁的全球首富比尔‧盖兹(Bill Gates)宣布将自工作33年的微软退休(他20岁创办微软),微软替他拍摄了一支《比尔盖兹在微软最后一天》的影片。影片里他先是忙着预约健身、打高尔夫球等想当然尔的清闲退休生活,但不久,便急着四处打电话拉关系、想进入U2乐团、想灌录唱片、想拍电影、想上脱口秀节目、想进入政坛…,首富看是无法忍受突然刹车、失去重心的日子,但积极寻求职场第二春却是频频遭拒。
影片内容虽然纯属虚构、搞笑,却很精准描绘出退休族群将面临的现实和转折。
1. 年纪到了,就该退休吗?(你真的想退休吗?) 2. 不工作的生活,是否真的更好?(退休就代表什么都不做了吗?) 3. 上了年纪,还能不能重回职场、开创新的可能?(如果还有心工作,社会是否欢迎高龄就业者?)
退休潮,是高龄社会面临的第一道巨浪。中国台湾自2013年,退休人数第一次飙破十万人,创下历史新高,揭开这波大退休潮的序曲。
*********************************************************************
景象二:「高年级新鲜人」归队 ——退休后重返职场
「音乐家不会退休,直到他中心没有音乐才会停止。」
好莱坞电影向来是社会探针,更是流行消费市场的指南,2015年上映的《高年级实习生》(The Intern)把镜头对准了退休后二度就业的银发族,除了掌握住高龄化社会的时代脉动外,另一层意义也在于,老而不落伍的新时代银发族「巿场潜力」渐受重视。
电影主人翁是位70岁丧偶男子,职场经历40多年、一路做到高阶主管退休,经济无忧、健康无碍,退休后环游世界、学习各种新技能、打太极健身…,仍觉空虚。因为「心里的音乐未休止」,申请网路服饰公司响应高龄就业政策而开出的「资深者实习职缺」,尽管对现下职场科技资讯操作工具生疏,但对公司和雇主忠诚、擅于人际沟通、对工作使命必达、重视服装仪表的老派职场精神,不仅彰显年长者永不过气的工作价值,也突破了年轻雇主对银发族原有的偏见。
虽然这部电影只着墨出银发族「优势」的一面,但产生的效果几乎可做为「高龄就业宣导影片」。
2014年10月为媒合中高龄就业、提供咨询与训练,以建立国内银发族劳动力开发与促进模式的「劳动部银发人才资源中心」,目前仍在第一阶段倡议,便是为了消弭社会及企业对银发族的刻板印象。
据银发人才资源中心的经验,目前与企业推广银发人力再运用时,确实多数企业对银发者雇用意愿低。另外,法令上仍存在不友善之处,包括目前劳工保险之规定,受投保年龄最高65岁之限制,使相关补助计画,如《就业保险促进实施办法》受限,无法惠及所有银发者。
银发人才资源中心主任余瑷君直言,第一步就先要铲除中高龄重回职场的「路障」,锁定企业真正决策者的「老板」阶层加强鼓吹,特别选择集合四大工商团体的扶轮社为宣导的平台,透过扶轮社的各种活动与演讲介入,说服老板们对中高龄族群产生「兴趣」,进而晋用银发人才。
调查与数据皆显示,高龄劳动者相较于青壮劳动者较少有意外或受伤发生;高龄劳动者拥有更强的工作伦理且更忠诚,动机与对危机事件处理的可靠性高于青壮劳动者;高龄劳动者被承认为是具有保证工作品质、较低的缺席率、较低流动率、较佳的可靠性以及工作稳定度;训练中高龄劳动力亦是一项划算的投资,因为他们倾向和雇主、组织维持长久的关系。最重要的是,高龄劳动者对就业市场的兴趣正在扩展中。
*********************************************************************
景象三:全世界都要面临年金、退抚破产的风险
一个租税统计学界流行的笑话,这么说: 甲对乙说:「我跟你说一件很恐布的事。」 乙回:「只要恐怖程度没有超过年金破产、领不到退休金,我都可以承受。」
这个笑话反映两个现实,财税专家一辈子专业追求的都是如何计算出让全体社会「收支平衡」;而人的一辈子,没有比年轻时苦干实干扣缴的退休金和年金,老后无法回收养老更可怕的梦魇。
这个梦魇,不幸地,可能发生在我们所遇上的世代。在少子化、高龄化的趋势下,年金提领的人多、缴费的人少,入不敷出,结果就是亏损、出现破产危机,只能以延后退休和提领年限,缓解庞大挤兑压力。
根据审计部统计,2014年度中央与地方 *** 潜藏负债超过18兆元,公务人员退抚基金、劳保劳退与国民年金,过去几年费率未能调整,随着战后婴儿潮步入退休年龄,都会陆续破产, *** 未来30年面临潜藏负债大幅增加的危机。
军公教退休部分,未来27年,需支付军公教旧制(即18%优惠利率存款部分)退休金兆元;新制部分,公务人员退抚基金未来30年净给付精算现值约兆元, *** 已提存基金数仅5948亿元,尚未提拨退休金约兆元。新制加旧制,合计潜藏负债兆元。
900多万劳工纳保的劳保基金,依劳保局委托精算报告,以2014年为基准,劳保给付的应计给付精算现值为兆元,但前年底已提拨普通事故责任准备仅6775亿元,尚有兆元未提存准备。
审计部官指出,劳保基金近年因开办多项新业务,包括育婴假前六个月支领六成薪,但劳保费率却没跟着调高,给付条件愈来愈宽松、补助项目却愈来愈多,导致劳保基金责任准备无累积。
*********************************************************************
景象四:健保难保高龄医疗的品质
1995年开办的全民健保,因纳保人口仅59%、保费收入仅760亿,伴随人口高龄化与新医药治疗进步的原因,财务的维持一直都是很大的挑战。为因应健保财务的困难,健保署于2013年推动二代健保收取补充保费,统计2015年7月底止健保安全准备金已破两千亿元,足以支应个月健保支出,超过法定最高三个月上限,卫福部宣布,2016年补充保费扣缴门槛由5000元提高至20000元,健保委员会也提出调降健保费率回馈民众的建议。
原二代健保补充保费设计即强调,可保五年不涨保费。但卫福部却表示,健保目前虽处于「空前稳定」状态,但中国台湾人口老化速度快,2017年健保将开始反转,收入会锐减;2019年,中国台湾人口成长停滞,老年人口增加、新生人口减少,健保支出将突破5,600亿元,届时安全准备金告罄,健保财务将陷入危机。估计至 2025年,健保医疗费用可能将成长到 9,100亿元。高龄社会的医疗负担将成健保未来是否能永续经营的关键。
健保实施二十年来,经费规模虽已经从两千亿的规模到近六千亿的规模,然而,根据历次内政部公布的老人生活状况调查却显示,我国老人自觉健康状况却日渐低下。
健保扩大为三倍的规模之下,其中接近四成是由占12%总人口数的老年人所耗用,但老年人居然自觉健康状况愈来愈差。依一般商业逻辑,花愈多钱的事情,当事人却愈来愈不满意,必定存在若干因素,没有将费用花在使用者最关心的部分,或是这些花费因为过度医疗标签化后,使老人对于自我健康的满意度相形低下。
依据全民健保研究调查发现,我国老年人一年门诊次数接近30次,这数字将近是美国的四倍(美国一般老人年门诊次数约7~8次)(注)。然而,评估老年人门诊医疗服务的品质有很多面向,门诊就诊次数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一项。「潜在不当用药」(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可能更具指标定义。
潜在不当用药的定义为,在合理的用药处方指示之下,当有更好的替代用药情况下,医师选用了一个副作用风险可能高于治疗效益的药物,就称之为潜在不当用药。并非是医师开错药,也不是因为这个药物有伤肝或伤肾等副作用,而是符合疾病状况所开立的药物,但这个药物用在老年人身上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高于治疗的成效,不代表开立这个药物之后,老年人就一定会发生严重的副作用,但服用后不良反应机率较高。
根据我国全民健保资料研究发现,我国每年约有65%的老年人有服用过潜在不当用药;但在美国,一般社区老人的状况则大约是20%。这样高度的潜在不当用药使用状况在近十年来不但未曾稍减,反而逐年加重。
真南真北
首先说明一下,注册会计师考出之后,你的工作去向,然后你才能知道都做什么工作。 CPA注册会计师的就业方向很多,不仅可以再事务所做审计,也可以在企业和公司做财务管理、投资、融资等,还可以在银行、券商、保险公司做分析、投资、研究等工作,还有的注册会计师就是高校的老师、教授。具体如下:1、会计师和审计师事务所毫无疑问,按照执业要求,会计事务所对持证人的需要是最大和最迫切的。2、投资银行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并购、私募股权、投资等。投行需要的专业技能是财务和法律,如果你既考过CPA,又考过司考,那你是投行最喜欢的人。3、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业务雇员全是会计。他们的主要技能是会计。一般银行行长递给你的名片上,除了行长职务外,最得意的就是CPA或高级会计师。 4、其他智力服务机构评估公司,评级公司,甚至律师事务所,他们更喜欢一个有法学背景的CPA学生加入,因为法律和财务是永远纠缠在一起的。5、国有大中型企业(央企)中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是高级财务人员的中坚需求者,对CPA持证人的非常重视,拥有CPA证书在企业内部的晋升非常迅速,企业甚至会安排部分资金奖励在职学习和获得CPA证书的员工。6、最后一个是政府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等诸多主管经济工作的政府机关机关目前招考的岗位要求中要求候选人拥有CPA证书。 如果你选择在事务所工作: a、会计师事务所的部门从大的角度来说主要分两块:一块是业务部门,主要有最主要的审计部门,以及企业风险管理部、税务部和咨询部(分为管理咨询和财务咨询)等等。另一块就是后勤部门,主要包括人力、财务等。 b、会计师事务所主要的工作内容有:①检查会计账目,提出查帐报告书;②设计财务会计制度,指导制度的执行;③为有关财务会计问题的咨询,提供建议和意见;④代办申报所得税、申请专利权、企业成立及变更的登记、债权债务的清理、企业的解散清算等事项;⑤参与拟订公司章程、经济合同、协议、契约及有关财务会计的各种文件等事项;⑥在发生经济纠纷、经济案件时,担任代理人,参加调解、仲裁等工作;⑦担任委托单位的常年会计顾问,办理上列各项业务。 工作待遇还不错,二线城市一年可以到8万+以上的年薪,上不封顶,根据个人能力而定,有一点就是需要经常出差,都是根据项目,到不同的地方。希望回答能够帮到您
Leap丶飞。
1. 根据公司中长期经营计划,组织编制年度综合财务计划和控制标准;2.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对财务部门的日常管理、年度预算、资金运作等进行总体控制;3. 主持财务报表及财务预决算的编制工作,为公司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分析;4. 对公司税收进行整理筹划与管理;5. 比较精确的监控和预测现金流量,确定和监控公司负债和资本的合理结构;6. 对公司重大的投资、融资、并购等经营活动提供建议和决策支持,参与风险评估、指导、跟踪和控制;7. 与财政、税务、银行、证券等相关政府部门及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中介机构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
淡粉浅蓝
毕业两年,现在是注会,问我自己实现“人生最高奋斗目标”了吗?远远没有。职业生涯的第一个5年规划都还没完成。我在内资所,去年一年出差180天,出差的时候工作时间早上8点半,晚上9点。在单位各种后期大概做了40天(晚上也要加班)。淡季坐班无数天…当然,我们部门已经算很轻松的(没有在现场待到22点以后的情况)。收入是15万左右,所以算下来时薪是很低很低的(但刚毕业我们8小时外的时间本来就不值什么钱……)。学习氛围很棒,工作的内容很多教科书上都没有,有不懂的都可以问身边的同事,他们基本都是知无不言的。还有解决不了的疑惑上下班回酒店的路上可以问问做了十几年的经理,他也会耐心解答。学到的东西确实比较多,常规审计都有一套流程,按着做就差不远了,但要理解深刻还是需要花点功夫的,能在细节上处理不出错就很厉害。报告上的各种数据都有勾稽关系,这些勾稽关系要理清,各种明细表的数字都有合理性假设,这层也需要理解。还需要知道自己所做科目的风险性,哪里会出幺蛾子,在哪些方面哪几个流程上马虎不得。碰到什么情况需要和同事沟通和经理汇报,还有很多琐碎的事情,要和各方争取,做好沟通工作。客户比较优质的话,你可以学习规范的企业有哪些内部控制,是怎么运作的,重要的科目是怎么设置的,核算流程是怎样的,他们的ERP应该怎么用,好好的内控,咦,控股股东怎么凌驾于内控之上的,他处心积虑做那些目的是什么。客户比较一般的话,你可以学习中小企业是怎么偷税漏税的,他们怎么同政府公关同供应商耍赖皮把客户当上帝的,高管是怎么掏空自己公司的,它是怎么陷到今天这种境地的(结合行业、公司历史沿革、管理风格考虑)。整个工作氛围还是蛮轻松的,有幸碰到几个逗逼同事,会议室就是多人脱口秀现场。晚上加完班,和可爱的同事一起逛超市、水果店、撸串、看电影,忙里偷闲也蛮不错的。公司的合伙人(资深注会)一般不出差,为防堵车,他早上7点半就到了;加班的晚上他也待到9点多……光坐那么长时间都挺累的啊,所以也蛮辛苦的。有无数的复核意见要提——十万个为什么这样,你们做的都是什么呀,你到底知不知道啊;无数我们填的乱七八糟的报告要看,上面都画满叉叉和问号,跟改作业的老师差不多。打电话要跟客户解释为什么你们不能这样乱来,为啥子我们收费是这样的,我给你算一算比一比呀其实一点都不贵呐,发票开了应该给我们打钱了啊十号马上到了工资要发不出了啊!不是我不想做你们,手下实在没人手了啊!好啦好啦,麻烦也体谅一下我们啦!很多客户,每个都挺费口舌的,就是这样循环吧~大概只有在数钱的时候比较开心吧,大部分时间比很多人都要烦心。工作就是生活,觉得无所谓的话可以长期在事务所发展,想有个比较平衡的生活,也可以在学一点技艺后往其他相关行业转。——————————————————————————————评论包括私信里很多提问的,我水平有限没办法讲很清楚。1. 注会是不是一条好路?要结合自身爱好和条件,甲之蜜糖,乙之砒霜。2. 怎么备考?度娘之,甄别之,放手去做。3. 和四大比?和其他事务所比?没什么好比的,不一样的风格。开在同一条街上的两家水果店,生意好不好,店员收入,老板会不会讲几句英文,西瓜让不让切开卖,给不给开发票,办不办会员卡,能不能用支付宝打折可能都不一样。但都是卖水果的。4. 我是二本、我英语六级没过、我已经工作X年,请问我能进事务所吗?这些都不是拒绝你的理由,也不会是接受你的理由。为什么不说说你有什么让hr心动的优势呢?注会过X门,江湖人称excel小王子,英语很棒,身体可棒啦跑三千米不带喘的,可以自带优质百万项目(开玩笑啦,但真有,合伙人会颤抖地签下你)之类的。缺人缺得厉害,我们hr可是经常在加夜班到处挖人的……
fishmoon00
偶像学长,张建敏!中国驻捷克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曾任外交部翻译室副主任,是国家领导人身边的翻译之一。
每个学语言的人大概都曾把外交官当做梦想职业,对外交官师长师姐绝不吝啬彩虹屁。
开学典礼听过张建敏学长的经历之后(新生考试中,因成绩突出得以跳级,直接读大二,布什总统访华翻译,尼克松访华翻译!!)心里暗自做起一个外交官的“白日梦”,在外交场“叱咤”。一部杨幂主要的内地电视剧《亲爱的外交官》更是把各位翻译专业、语言专业的同学推向家长局饭桌的讨论。
“你家小孩翻译专业的是不啦?那是要当外交官的哟”
“张建敏”、“乔菲”(杨幂剧中角色,翻译官)都是被人家的小孩!
高中毕业后,张建敏被保送到上海外国语大学。在新生考试中,成绩突出的张建敏得以跳级,直接读大二。1990年,年仅20岁的张建敏大学毕业。
得知联合国译训班招生,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报名,结果一试而中,从此与外交事业结缘。在外交部翻译室,张建敏通过努力,从稚嫩的新手一步步成长为一名高级翻译。
“在翻译时,我们也有一些笔记技巧,可以帮助记忆,但笔记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最关键的还是要抓准意思,最好能跟上讲话人的逻辑思路。”这是张建敏对于翻译工作的见解。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