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83

谷穗的宝贝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西潞园社区社会工作者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扈志泉额

已采纳

1、社工也就是社会工作者,基本都是没有编制的。社工属于合同工,职位比较高一点的会享受编制待遇。 2、大多数地区,目前还是采用与劳务市场签订用工合同,社会工作者属于劳务派遣,当地民政为其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计划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社区工作者领取的报酬有,生活补贴、岗位补贴、考核奖金三块。 3、社会工作者一般有当地的街道和民政部门负责管理,社会工作者需要完成的工作很多。就目前而言,由于社会工作者是在社区居委会工作,受居民委员会法的规定,居委会受群众自治组织的约束,街道等上级主管部门对社区居委会都只有指导工作的权力。

西潞园社区社会工作者

305 评论(11)

LovefamiliesBB

1.管理职能

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社区成员进行自治管理,搞好社区卫生、社会保障、文化、计生和治安等各项管理,完成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及确定的管理目标。报考指导

2.服务职能

组织社区成员进行便民服务,动员和组织社区成员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办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组织志愿者队伍,办好社区服务业;协助政府落实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介绍就业和开展优抚救济工作。

3.教育职能

组织引导社区成员开展法制教育、公德教育、青少年教育和“两劳”人员教育,开展职业培训,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开展五好文明创评活动,形成具有本社区特色的文化氛围,增强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4.监督职能

受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成员指派,及时将监督意见向上级机关及部门反馈,对社区内的物业管理履行其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5.配合协助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完成有关任务。

以上所提两点内容是从宏观角度给大家进行解读的,在这里小编需告诉大家,作为社区工作站因所设置的岗位不同,其对应的岗位工作职责也是有所不同的,诸如:民政岗位、计划生育岗位、流动人口协查岗位、社区残联岗位、综合治理岗位、劳动保障岗位、城管岗位等等。

346 评论(15)

小小小小野

城市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包含:1、宣传宪法、法律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2、努力办好辖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3、调解民事纠纷,促进居民内部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4、协助有关部门维护社会治安,确保辖区的安定团结等。

271 评论(13)

小龇everything

可以将垃圾桶进行升级,对小区垃圾站进行改造,让垃圾站与“科技”结合,垃圾投递区与垃圾清运区进行分离,改善传统垃圾桶及垃圾站房的弊端,让社区环境更加健康。万都时代。

297 评论(14)

雪梨的天空shelly

分担街道和各个部门的工作。做资料台账,组织活动,宣传,文明创建,卫生城市,录系统录资料,交报表,小区搞卫生,抗洪,抗疫情是你等等的一切工作。社会工作师证对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来说,十分重要。在我们这里,很多方面都会涉及到社会工作。获得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师证后,就可以活跃在民政、社会团体机构、妇联、慈善机构、社区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等各个领域,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利用社区、个案、小组等专业方法,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公正、维系社会良好秩序等。

344 评论(10)

WHMooooooooo

夏季的高温下,垃圾桶成为脏乱臭滋生的温床。近日不少市民反映,小区垃圾桶桶身较脏,桶站周围的地面脏臭,影响了居民的居住环境。

“每次出门倒垃圾,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儿。”李女士住在北蜂窝路附近。在小区的垃圾投放点,离路边最近的厨余垃圾桶让李女士看了就发憷。

垃圾桶附近的地面粘糊糊的,桶沿儿上也粘着食物的汤汁和残渣儿。李女士说,每次倒垃圾时,她总是要在距离垃圾桶5米远的地方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紧走几步,迅速地将厨余垃圾甩进桶里。可即便这样,桶里冒出的臭气还是熏得人睁不开眼。“厨余垃圾本身就有味道,现在天儿热,垃圾闷在桶里都发酵了,一开垃圾桶的盖儿,不憋一口气,真能把人给熏晕了。”

与李女士有着相同苦恼的还有家住丰台万泉寺256号院的王女士。“垃圾桶距离我家窗户不到3米远,散发出阵阵酸腐的臭味,有时候垃圾就被扔在桶周围,汤汤水水洒了一地,真叫人恶心……”王女士抱怨道。走到9号楼下,还没看到垃圾桶,一股恶臭味就随风飘了过来。只见6个垃圾桶的桶盖、桶壁上,都粘着黄色的污垢,就连桶周围的地面上也满是黑色污迹。一揭开桶盖,里面的蚊蝇就伴着臭味飞了出来。

“只要一开窗,臭味就扑面而来,弄得我们家连窗户都不敢开了。”王女士说,一到晚上,垃圾桶站经常出现垃圾积压的情况,桶装满了,一袋袋垃圾都散落在桶周围。每天早上,工人开垃圾车来清运垃圾。但每次收完垃圾后,也没见有人对垃圾桶和周边地面进行清洗、消毒。虽然垃圾桶被清运一空,但“滞留”在现场的臭味依然让人只能掩鼻而走。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尽管各小区都在推进垃圾分类,但仍有部分小区存在垃圾桶及周边环境脏乱臭等问题。而在房山区西潞园这个有着57栋楼、上万名住户的老旧小区,这个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在西潞园三里9号楼、10号楼之间,有一间由库房改建成的封闭式垃圾小站,里面闻不到一丝臭味,6个垃圾桶和周围地面也十分干净。

“这个垃圾小站原先是物业堆放杂物的库房,经社区与物业协调,将其改造成了垃圾小站。夏季气温高,垃圾异味大也是困扰居民的一个难题。而这样封闭式的垃圾站,能有效防止臭味影响周边居民生活。”西潞园社区党委书记贾习珍介绍说,社区还规定垃圾车不允许进居住小区清运,而是由垃圾分拣员每天两次将各站的垃圾桶直接运到垃圾中转站,这样也能避免垃圾清运过程中产生臭味和污物,污染小区环境。

利用煤厂改建成的垃圾中转站位于西潞园社区居委会对面,远离居民楼。在垃圾中转站里,两名垃圾分拣员在对每一个垃圾桶进行仔细地清洗、消毒。晾晒干净后,再送回各站内。垃圾分拣员姜洪武说:“我们在每个垃圾桶上都喷上了编号,如果发现哪个桶的垃圾分拣不到位,还会对负责该桶的垃圾分拣员扣分,扣分达到一定标准就会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115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