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猪小呢
2017年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模式
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既是用来指导社会工作者针对某个服务对象开展专业服务的理论依据,也是帮助社会工作者决定个案工作的程序和服务方法的重要依据。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模式,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其理论假设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②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强调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到的压力有关,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a.在成长的早期因愿望没有获得满足或者情绪冲突没有解决而形成的压力;b.当前社会环境的压力过大,导致成长早期形成的问题表现出来;c.对外部环境的理性处理能力以及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欠佳而导致无法有效应付外部环境的要求。
③对人际沟通的假设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际沟通是保证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④对人的价值的假设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坚持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目标就是帮助服务对象发掘自己的潜在能力,促进自身健康地成长。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两大类。
①直接治疗技巧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
②间接治疗技巧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依据医学模式的概念,把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和治疗三个相互紧密关联的实施阶段。其特点如下。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境中了解服务对象从第一次与服务对象接触到完成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资料的收集,这一阶段称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研究阶段。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对服务对象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寻找服务对象问题产生、变化的原因和过程,这个阶段称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阶段。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和分类诊断。心理动态诊断是对服务对象的人格的各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评估。
(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对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调整和修补,这一阶段称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阶段。心理社会治疗模式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根据服务介入的目标,可以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服务介入分为五个层面:①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②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③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④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⑤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关系。
二、危机介人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1、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
(1)危机介入理论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危机介入模式是一种具体的工作方法,虽然没有完整系统的理论基础,但在不断吸收其他理论以及总结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假设和基本的概念。
(2)危机的发展阶段一般分为危机发生、危机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四个阶段。
(3)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危机介入模式有效调适和治疗危机工作的一些重要原则包括:①及时处理;②限定目标;③输入希望;④提供支持;⑤恢复自尊;⑥培养自主能力。
2、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①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②快速做出危险性判断;③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④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三、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
(1)行为治疗模式的三种学习理论行为治疗模式以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三种学习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这三种学习理论都强调:①以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探讨行为习得、改变的规律;②以学习作为核心,研究行为学习的具体机制和条件;③注重外部环境在行为习得中的作用。
(2)行为治疗模式的治疗技术行为治疗模式的技术比较多,其中简单实用的有放松练习、系统脱敏、满灌疗法、厌恶疗法、模仿五种。其中,放松练习是行为治疗技术中应用最广的治疗技术之一,最常见的是一种渐进式紧张——松弛放松法。模仿是运用比较广的一种行为治疗技术,包括榜样的示范和模仿练习。
行为治疗模式的特点
行为治疗模式是以服务对象的行为学习为中心开展的,特点有:①注重服务对象行为的评估;②关注服务对象行为的修正;③侧重服务对象修正效果的评估。
四、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1、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
(1)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人本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其理论假设涉及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以及自我概念、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等重要的基本概念。
(2)人本治疗模式的治疗策略人本治疗模式认为,有效的辅导方式不是运用具体的辅导技巧消除服务对象的困扰,而是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罗杰斯把这种能够充分运用自己各种潜在能力的人概括为五个方面的特征:
①能够依据自己的真实愿望选择生活方式,并勇于承担行为的责任,忠于自己;
②积极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具有丰富的创造力;
③能够充分把握每一时刻,珍惜和享受生活,适应力强;
④能够准确领悟周围的人和事物,具有基本的安全感,是理性的人;
⑤面临众多的选择时能够体会到心理上的极大自由。
2、人本治疗模式的特点
人本治疗模式改变了以往个案辅导模式的工作重点,注重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创造一种有利于服务对象自我发展的辅导环境。在实施过程中人本治疗模式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①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②强调个案辅导关系,罗杰斯认为个案辅导关系需要具备真诚、同感和积极关怀三项充分必要条件,这包括表里如一、不评价、同感、无条件接纳、无条件的爱和保持独立性六方面的内容;③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夏天的风kiki
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基本技巧
会谈技巧是个案工作中最基本的技巧,主要包括了关注技巧、非语言技巧、倾听技巧、澄清技巧、提问技巧、总结技巧等。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基本技巧,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 、会谈技巧:
会谈技巧是个案工作中最基本的技巧,主要包括了关注技巧、非语言技巧、倾听技巧、澄清技巧、提问技巧、总结技巧等。它们无论是在个案的那个阶段都可以适应,而且也是必须使用的技巧,尤其是在个案接案阶段,应用沟通技巧建立有信任的专业关系,让案主尽快地自我探索,了解和发现个人的问题。
1.关注技巧
对别人的关注表示你与案主同在,所以,有效的关注有两个意义:让案主感到你与他在一起;使你成为有效的倾听者。从技术层面上看,关注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微观技能的层次;身体语言的层次;和体现人情的层次。
2.非言语技巧
非言语行为反映你与自己,与助人过程和案主之间的内在协调。你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都应该毫不含糊地表明:你心甘情愿地与案主一起工作。如果你关怀案主并愿意为他的幸福而尽力,但你的非言语行为传达了相反的意思,那就太不公平了;如果你实际上对案主并不关心而你的非言语显示出一幅愿意尽心的样子,那是不真诚。
在个案中,社工的身体可以作为沟通的工具和管道,你的非语言行为所传达出的讯息,对案主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非言语行为可能促进案主对你信任、开放、并开始自我探索;它也可能引发不信任,抗拒而拒绝自我表露。所以,你不仅认识到你的身体作为沟通的管道,你还要学会用你的身体作为沟通的媒介。
3.倾听技巧
完全的倾听包括三个方面:观察和觉察到案主的非言语行为——姿势、面部表情、举动、语调等;倾听和理解案主的语言信息;倾听会谈的上下文,对整个人进行倾听。
4.澄清技巧
在个案会谈开始阶段时,社会工作者在做出任何结论之前,一定要证明案主的信息内容的'真正含义。当你无法确信自己是否明白案主的信息,并需要详细叙述时,检查你从案主信息中听到的内容。
澄清技巧是要求案主对于含糊而模棱两可的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详细叙述澄清反应通常以疑问句的形式表达。“你是说……?”“你能再说一下吗?”“你能澄清……吗?”“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从案主的回应里,社会工作者能够肯定澄清是有效的,因为案主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加入了先前信息遗漏的部分。所以,社会工作者不要过早地做出判断和结论,而是花时间检查案主信息中省略和含糊的内容。
5.提问技巧
有效使用提问:提出的问题要围绕案主的关注点;提出问题后,要给案主必要的时间来回答;一次提一个问题,堆积问题会使案主糊涂,他们也可能回答最不重要的那个问题;尽量避免指责性、评判性的问题,指责性的提问令人产生防卫心理;提问服从目的。不要提漫无边际的、目的不明确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应帮助案主具有实质意义;提问时将注意力放在案主身上;避免把提问作为主要的反应方式;
个案工作时不断的提问会产生许多的问题;案主对工作者的依赖性;工作者把自己放在专家的位置上;减少案主的责任和参与度;容易引起案主的反感;太多的问题令案主有被考问或盘问的感觉,当不情愿的案主产生被盘问的感受时,提问更有害。
6.总结技巧
总结代表了案主想要讲的主要意思,社会工作者应该有能力把它在适当的时候表达出来。总结是把案主的口语表达、情绪感受和行为进行综合,整理后向案主表达,找到谈话的重点,帮助案主更加专注而具体地探索自己的问题。
总结技巧能够将案主提供信息的若干元素联系起来,把零散的想法和感觉整合起来;辨别出明显的主题或者模式,促进案主更细致地讨论某个主题;引导谈话的方向,打断案主重复、凌乱的谈话;调整会谈节奏,提供双方心理适当的空间;回顾在过去会谈中的成效,社会工作者在总结中提到案主的长处会更加有用,协助案主发觉自己未曾利用的资源和能力。
二、 反应技巧:
反应技巧是对案主的言语和思想进行编制,将案主的主要思想用工作者的语言表述出来。有效的内容反应不是鹦鹉学舌,而是能够引起进一步的讨论,或者增加对案主的了解。强调案主所表达的最关键的语词和想法很有用。
案主:我知道如果我一直这样混没有什么好处,但是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我只能这样了.
社会工作者1:你想改变现状但好象没有更好的办法。
社会工作者2:你希望能够改变这种情况。
反应技巧的作用:让案主了解你对他的理解,如果你的理解是全面的,案主会进一步地澄清他的想法;鼓励案主对一些关键想法或思想做出进一步的解释,使他们深入地探讨某个重要的话题;帮助案主更集中注意具有重要性的特殊情景、事件、思想和行为,而不是分心。准确的内容反映还可以打断案主罗嗦的重复;可以帮助案主做决定,重复关键词语和思想会使问题的实质显现出来。
三、对质技巧:
只有在专业关系良好,个案工作过程出现接纳、信任、温暖、同感时,才能运用对质的技巧;对质把焦点集中在案主的感受、想法和行动中明显存在的差异、矛盾、冲突和含糊的信息上;对质的目的不是生硬地撕去案主的防卫,而是邀请案主来挑战那些矛盾的问题;帮助案主意识到在他们的想法、感受和行动中存在着差异或不协调。
在个案工作过程中案主的语言和非言语行为明显存在不一致。案主通常不会或者很模糊地意识到这种矛盾的存在。使用对质的方法就是对案主自相矛盾的地方进行描述,在描述这些矛盾时,使用对质反应非常有助于展现矛盾,或将这些矛盾的两个方面联系起来。准确地找出案主的不和谐和自相矛盾的地方是对质的一个重要步骤。
对质技巧的基本原则:
第一,对质是要帮助案主检验自己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对社会工作者的行为进行防卫。
第二,清楚使用对质的动机:对质不是对案主的攻击;不是寻求机会烦扰案主;
第三,对质不应作为消除社会工作者挫折情绪的一种手段;对质针对的是问题中的矛盾本身,而不是案主;对质应是积极的,是提供具有建设性和指导性反馈的手段,而不是提出异议和批评。
四、表达技巧:
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当你认为你的不公平可能会影响你的案主的关系时,如果案主希望你就告诉他可以做另外的见面。工作者在表达时要尊重案主的,不要认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是唯一的,必须接受的。
内容表达:社会工作者传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以及信息等;与内容反映的区别:内容反映是社会工作者反映案主的陈述;内容表达是工作者表达自己的意见;
情感表达:社会工作者识别自己的感受并向案主表达,情感表达可以是针对案主,也可以是自己或者其他事情。与情感反映的区别;情感反映是社会工作者反映案主陈述中的情感;情感表达是社会工作者表达自己的感受.
社会工作者的情感表达是为了帮助案主的自我探讨和认识,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表达欲望和宣泄自己的情感,因此社会工作者所表达的内容、方式应有助于案主的陈述和咨询的进行。
五、及时技巧:
及时,或直接共同沟通——直接地和开放地讨论在个案关系里正在发生的事情的能力——是与沟通情感紧密相关的技术。及时一个很主要的方面是处理在目前关系中所发生的一切。你这个反应是在处理过去的议题。当你用及时技巧时,案主很可能参与在一个直接的开发的谈论中。所以,你必须用开发、没有防卫的方法来和案主谈论。
六、个人分享技巧:
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分享或自我表露本身并不是主要目的,而且是促进案主的进一步探讨。个人分享的功能:示范作用:案主经常发现分享个人的信息是很难的事情:他们也许认为分享个人信息是不恰当的;他们也许对自我暴露很不舒服;他们不知道该怎样进行自我暴露。帮助案主发展新观点;好的个人分享能够使案主继续和社会工作者讨论而不会改变方向。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