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5

amandawei201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保险标准最新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andy晓琳

已采纳

企业会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而且还享受国家规定的休假、探亲假、婚丧假和实行计划生育的优待等福利。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从事社会工作是一项非常崇高和体面的工作,报酬也很不错。社会工作者的工资在全国不是统一标准的,其中深圳、东莞、广州等地由于社工事业得到政府重视,部分费用由财政支付,所以待遇稍微高一些,大概在5000-8000左右。其他城市,例如杭州、武汉等地,工资一般在3000-5000左右,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者工资待遇还不算太高,不过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这个行业就业前景以及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许多社会问题也随之增加。可以说,社会工作者职业涉及的面极其广泛,医院内从事病人心理疏导工作的人员、司法机构处理和疏导家庭纠纷的人员等,均属于社会工作者范围。专家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公民将慢慢形成社工意识,而政府也将随之出台配套政策。社会工作,这个新兴的职业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有社会工作者证书能够从事的工作比较多,主要有:公务员岗位、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相关岗位、与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相关的群团组织和相关民间组织的相关岗位、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岗位、民间社会服务机构等。社会工作者能做以下几种工作:1、组织社区服务活动,发展便民利民社区服务,完善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和弱势群体服务网络,开展群众性社会互助活动,帮助失业人员就业;2、协助政府做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企业退休人员和失业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协助有关部门维护社会治安和流动人口管理,开展劳动教养人员教育活动,调解民间纠纷;3、做好社区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发展社区卫生事业,开展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4、维护社区成员的合法权益,对社区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对社区燃气、卫生、供水、供电、供热等公共服务和物业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社会工作者保险标准最新

170 评论(15)

俊之独秀

残疾人工作者待遇不够社工标准:: 1、政府不够重视。 2、社工人才缺乏。 3、宣传力度不够。 3、扶持措施不够。 三、解决建议: 1、加强社工事业宣传。要利用“国际社工日”等契机,加强社工事业宣传,让社会知晓社工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了解社工工作开展的方法和渠道。还要加强对成功案例的宣传,使社会看到社工工作的意义,认可其专业价值。 2、保障社工的工作待遇。社工与教师、医生、律师一样,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各级政府机构、包括社区、社福机构、残疾人机构、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应标准化编制化配备相应的社工公益性岗位,实行编制管理,保障社工的工资福利待遇。 3、加强社工人才培养。要通过出台鼓励措施等方法加强社工人才培养培训,壮大社工工作者队伍,提高其工作技能,使社工在社区帮教、困难群体精神关怀、心理辅导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各类困难群体的幸福感。 4、做好“双工”协作协调。目前我市的义工(志愿者)事业蓬勃发展。在助人利他方面,“义工”、“社工”(简称“双工”),义工和社工各有所长,可以优势互补,共同推进我市爱心助人事业的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更上新的台阶。委员:刘春生

357 评论(12)

又肥又馋的兔子

残疾人工作者待遇不够社工标准,残疾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并可责令其按所欠工资的1至5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残疾人最低工资标准职工因工致残后,可分为以下三种致残等级情况,按不同标准享受不同的待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3)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随着各个地方的政策不同,导致相关的费用也不同。详细的话你可以到相关部门询问。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文件)中,关于最低工资这方面有明确规定:第57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或建立劳动关系后,试用、熟练、见习期间,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其所在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第58条:企业下岗待工人员,由企业依据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支付其生活费,生活费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下岗待工人员重新就业的,企业应停发其生活费。女职工因生育、哺乳请长假而下岗的,在其享受法定产假期间,依法领取生育津贴;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企业,由企业照发原工资。第59条: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可以看出残疾人的最低工资标准在各地方式不同的,职工因工致残后可分为三种致残等级情况按不同标准享受不同的待遇。

350 评论(15)

泡菜汤Ojz

残疾人工作者待遇不够社工标准,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是,首先,政府应该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来保护残疾人工作者的权益,以确保他们受到公平的待遇。其次,政府应该制定更加具体的政策来改善残疾人工作者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此外,政府应该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加大对残疾人工作者的支持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182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