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小孩儿
郭坚,原名郭振军,字方刚,1887年生于陕西蒲城县东南乡郭家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辛亥革命时为表达自己的革命志向改名郭坚。一、少怀大志,追求进步思想1895年前后,少年郭坚就读于本村私塾。敏而好学,博闻强记,刚正不阿,崇侠尚义,每遇不平之事,辄能挺身而起,怀匡时济世之志,迥异于一般农村少年。戊戌维新以后,废科举,废私塾,改设新式学堂。郭坚为进一步深造,接受新思想,乃改而就读于蒲城县立高等小学堂。在学习中接受了一些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思想。甲午战争,使国家民族沦于垂危。此时,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民族革命运动,正风起云涌,弥漫全国。各地农民自发的反清风暴,同样如火如荼,汹涌澎湃。在这样的革命形势激荡下,郭坚这位忧国忧民、素具匡复国家大志的进步青年,自然不能安心上学,每听人谈论反清革命,便奋然而起,说:“此正吾人之责也。”特别是1908年震动全省的“蒲案”之后,郭坚的思想深受刺激,他认识到:坐而学,不如起而行。此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从事实际的、有益于革命事业的秘密社会活动。开始有意识地和具有进步思想的人士如常铭卿、张斌、张东白等结交,并虚心向他们学习求教。同时又和地方有一定社会势力的“哥老会”首领人物及社会上行侠仗义的“刀客”暗中联络,在蒲城一带,逐渐发展形成一股颇有社会影响的潜在势力。二、投身陕西革命1911年10月,西安起义时,郭坚闻讯星夜驰赴西安,参加了学生军,“宋向辰率农校学生军先攻军装局,继打固守一隅,集结在北门的清军。学生郭方刚勇猛异常,一人挽机关枪攻破了北城门楼”。革命胜利后,郭坚先在宋向辰任司长的秦陇复汉军政府交通司任守卫。由于对此项工作缺乏兴趣,且亦非所长,不久就到陕西秦陇复汉军东路招讨使陈树藩部。在清军分东西两路进攻陕西时,郭坚和耿直先到大荔募集“刀客”和农民组成了“冯翊军”在陕东迎击清军,后在甘肃清军犯陕时,郭又率部驰援,败敌于淳化通神沟。共和告成后,“冯翊军”被改编为巡缉营,郭任营长,驻防白水、大荔、蒲城等地,隶属于陈树藩的陕西陆军第二混成旅。由于巡缉营组建仓促,成员均为地方自愿参加者,未经训练,纪律松弛,不久便发生了抢掠事件,大统领张凤翙闻知后严令陈树藩查明并惩办了副营长周日新等14人,巡缉营因之解散,郭坚因驭下不严被免职。随后,投到河南镇嵩军刘镇华处,约有年余时间。在河南“白朗”率众入陕后,郭闻讯立即由豫返陕,同胡景翼、耿直等人追随陈树藩追剿。1914年袁世凯佯称追剿“白朗”,密令陆建章率领大军入陕,趁机取代张凤翙任陕西督军,并实行野蛮的封建军阀专政,迫害革命党人,搜刮民脂民膏,激起了陕西人民的强烈愤恨。1915年2月,郭坚、耿直、曹世英、高峻等首开逐陆战幕。但陈树藩在陆建章的高官厚禄收买下,竟然摇身一变成为“渭北剿匪总司令”,向郭坚、耿直率领的逐陆联军发动突然袭击,借以邀宠于陆建章,并挑拨部下胡景翼与郭、耿等的关系。迫于军事力量的悬殊,逐陆联军只能转战陕北。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兴起。郭坚、耿直联合白水地方武装高峻,于1916年3月24日在白水起义,树西北护国军义旗,通电讨袁逐陆,向蒲城进兵。不久,全国讨袁护国运动进入高潮,陈树藩迫于形势,也在三原宣布独立,就任陕西护国军总司令,并以俘获的陆建章之子陆承武为人质,迫使陆建章离陕,继而向袁世凯称臣,夺得了陕西督军的高位。陈将逐陆战争中的各股力量,分别授以官禄,为己所用。郭坚、耿直所部编为陕西游击军,下设六个步兵营和一个骑兵营,以郭坚为统领驻西安,耿直为副统领驻军凤翔。袁世凯死后,老同盟会会员李根源出任陕西省省长。陈树藩将陕西游击军改编为全省警备军,归省长节制,企图利用这支“素无纪律,不堪驱遣”的队伍,挤走李根源,实现自己独霸陕西的阴谋。但郭坚素重义气,和李相见后便情趣相投,表示倾心服从李的领导。此举深为陈树藩嫉恨。三、出师讨逆受挫1917年7月张勋复辟,引起全国公愤。时陈树藩督陕,因与段祺瑞有师生之谊,极力赞成,并有扩张势力野心。当时会议决定,三路进兵,师名“讨逆”。陈树藩对待郭坚,“利用其勇,得其实力,而忌其才,嫌难驾驭,固先使其行,自己驻节潼关,指挥各路,相继前进”。郭坚奉命出师后,陈树藩玩弄手段,电告晋督阎锡山“过河陕军,全是变兵,请念邻邦之谊,费神剿除”,欲借晋军消灭郭坚。郭坚率部入晋,即遭重兵堵截,而陈则派胡景翼和王飞虎布兵黄河西岸,断郭归路。郭部被前后夹击,几乎全军覆没,随军参赞、著名民党人士宋向辰、樊灵山壮烈牺牲,郭坚仅带50人败回陕西。四、相约护法,首举靖国旗帜1917年8月,孙中山先生号召发起反对北洋军阀的护法运动。郭坚与高峻、耿直相约,先由高峻在白水起义,吸引省城军队东调,再由耿直在西安发难,郭为外援,试图一举除陈,响应护法。10月29日,郭率兵由凤翔驰援西安,与西安发难失败撤出的耿直会合于户县,随即将部队开往周至,召开官佐会议,宣布成立陕西靖国军,首举陕西靖国护法大旗。郭、耿分任正副总司令,刘锡麟任总指挥,并把所有驻在西路各县的“警备军”部队一律改用靖国军番号。12月21日,郭坚委托马凌甫在上海报纸上发表了讨陈通电,发誓要“为国除奸”。陈树藩派重兵在进攻岐山耿直部的同时围攻凤翔郭坚,并诱以高官利禄,郭不为所动,弃城经礼泉、泾阳,至澄城寺前镇,与已宣告独立的高峻和先期到达的耿直部取得联系,联合攻克白水。三军白水会师后,经研究,重新正式宣布遵从孙中山大元帅的命令,成立陕西靖国军,司令郭坚,副司令高峻,参谋长耿直。通电全国,并上报广州大元帅府,正式举起了靖国军的革命旗号,与孙中山领导的南方革命政府遥相呼应,成为一体。靖国军建立初期,拟以蒲城作为根据地。在1918年1月25日攻打蒲城战斗中,耿直战死,郭率部移驻临潼交口。耿直殉难的当天夜晚,张义安、董振五、邓宝珊等在三原起义倒陈,函请胡景翼、曹世英援助。胡、曹率部抵三原后,分别以陕西靖国军左右翼名义响应,嗣后,经郭坚、胡景翼、曹世英、高峻等商定合力进攻西安,郭、高率部攻东门,胡部攻西门,曹部攻北门。郭为左翼军东路前卫,一度进军至西安东郊的韩森寨。但由于河南镇嵩军刘镇华入陕援陈,加之靖国军各路没有统一的指挥和协调,围攻省城失败。郭、高所部退守渭北交口、关山一带。1918年3月23日,郭坚计划攻取战略要地大荔。大荔守军系陈树藩手下王飞虎,知郭军勇猛,坚闭城门不出对战,郭坚 “汝为渭北飞虎而不飞,为陈家走狗却不走”激王出战,亦未奏效。攻城一月未克,反被陈树藩围困于羌白镇。郭以帛书“陈贼打我,你贼不管,我贼若死,你贼不远”求援于曹世英,但曹援军被陈树藩所阻。郭在羌白坚守了40余日,终因粮弹告罄,于7月底率部突围至蒲城,与杨虎城、张铎部会合于蒲城兴镇。1918年8月8日,于右任、张钫通电全国,分别就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和副总司令,统一了靖国军编制,郭坚任第一路军司令,任务是经略西路,广东军政府曾授予郭坚陆军少将衔。其后,郭坚指挥所部先后攻克乾县、武功、扶风、岐山等地,西路各县,多被郭部占领。期间,郭坚只身带领百余骑,一昼夜行军170余里,连克千阳、陇县、宝鸡,凤翔守军摄于靖国军疾风迅雷之威力而献城投降。靖国军军威大振,所向披靡。11月6日,郭坚设司令部于凤翔县署,西部各县局势大定。同月,北京政府以奉系师长许兰洲为援陕总司令,指挥甘、川、晋军等入陕“围剿”陕西靖国军。郭坚和云南靖国军第八军叶荃部合力抵御许兰洲于武功、扶风之间的杏林镇,相持两个多月后,退守凤翔。又被围困数月,交通阻隔,城内弹尽粮绝,军民交困。郭以血战连年,强将多殒,力竭势蹙,乃与张钫、樊钟秀会商,决定“联许倒陈”,与许兰洲局部议和,靖国军一、二路军接受改编。五、命运多舛,未改革命初衷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许兰洲率部出陕。郭以所部大都是陕西人不愿离陕为由,仍留守凤翔,与刘镇华议和,但被陈树藩所阻,复被围困。直皖战争后,1921年7月,直系军阀阎相文率冯玉祥等部督陕,对陕西靖国军采取既压又拉的手段,欲强行收编。同时,冯还积极向阎建议,力主除掉郭坚,以达震慑陕军目的。由于郭坚名声大,有雄才大略,其幕中多杰士豪侠,以义气相合投到他的旗帜下,这样他队伍的成份由原来的陕西警备军为主、加之地方武装、军纪素质及战斗力较好的一支武装部队,逐渐变的庞杂起来,滋扰百姓等目无法纪行为屡有发生,“坚名遂为所累”。 8月13日,郭坚被邀入省为冯玉祥所杀。“此事发生,陕局遂陷于僵持状态。阎相文无法收拾,不几日就吞服鸦片自杀。冯玉祥取得了陕西督军的地位。”陕西靖国军义旗为郭坚首举,因郭坚率部能征善战,百折不挠,是靖国军中一支劲旅,因而使陕西靖国军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由于郭坚被杀,靖国军亦从此一蹶不振,逐步走向衰亡。9月1日,胡景翼宣告取消靖国军名义,所部隶属直系接受改编。郭坚所部群龙无首,各自为政。于右任在三原无法立足,就把靖国军总司令部的旗子插到武功杨虎城部,后又退到凤翔。1922年6月,于右任从凤翔微服出走,绕道甘川赴沪,杨虎城部随后退到了陕北,郭坚部下党玉昆、麻振武等被刘镇华改编,陕西靖国军及护法靖国运动就此结束。孙中山先生在致函邓宝珊反对陕西靖国军接受直系军阀改编时指出:“陕西靖国军起义以来,血战历年,苦心孤诣,中外共仰……郭司令坚附伪督被害,即其前车之鉴……陕靖国诸君万不可稍自暴弃,功亏一篑。”孙中山先生对陕西护法靖国正义之师、革命之举的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及殷切期望。从1917年至1921年郭坚驻军凤翔与岐山期间,曾在凤翔创办“右辅中学”,出版过《捷音日报》,除报道军事外,还宣传革命思想,矫正社会观念。在凤翔首次成立了县农会、天足会,宣传妇女缠足之害,提倡放足,效果颇佳。1919年5月,凤翔县中小学学生受郭坚支持,上街游行,提出“打倒军阀”“抵制日货”的口号。纵观郭坚一生,“远慕孙中山之革命,近愤陈树藩之祸陕,树立靖国军之旗帜,据凤翔形势富庶之地,纵横渭河南北及关中全部地区,电掣雷轰,骁勇绝伦。正义之处,颇为进步人士所推崇”。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缅怀郭坚先生,不仅是回眸百年前三秦大地曾经的辉煌与惆怅,更是要携手同心实现先烈们振兴中华、富秦兴陕的心愿和梦想。
内务府大总管
1、五陵闲云:唐王帝国共有二十一位皇帝,建有二十座皇陵(武则天与高宗合葬乾陵),其中有十八座陵墓位于陕西关中地带,通常称为“唐十八陵”,桥陵、泰陵和让皇帝李宪等五座位于蒲城,号称“五陵闲云”,为蒲城八景之一。桥陵为睿宗李旦陵墓,泰陵为玄宗即明皇陵墓,石刻雄伟,庄严威猛,堪称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瑰宝。 2、双塔夜影:双塔之南寺唐塔原系慧砌寺舍利塔,位于城内西南角今蒲城中学院内,该塔为方形四面十级楼阁式砖塔,砖砌单壁中空,高约39米,每底边长米。底层特高,南面辟券门,入门迎面立有唐代石佛像一尊(缺头与右手)。整个塔身造型玲珑秀丽、挺拔俊逸。该塔始建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十二月地震时,塔身开裂,顶端两层崩塌;1953年对该塔进行了修复,现塔内下面三层安装有楼梯,以供上下,该塔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寺宋塔位于城内北街崇寿寺旧址内(今县博物馆之后),系密檐式方形砖塔,四面十三级、高约47米,每底边长11米。始建于北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造型雄伟挺拔,简洁秀丽,塔身每层檐角处,原均有悬铃,明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塔身受损,塔尖失落,悬铃也全部脱失。1985年已全面进行了修复,并安装楼梯至顶层。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城两塔,遥相呼应,“双塔夜影”为蒲城八景之一。有诗曰:“巍峨双塔插苍穹,幻影分明夜色中,高出女墙虹饮阔,远横金界月当空。” 3、杨虎城将军纪念馆:位于蒲城县县城东槐院巷29号,原址系杨虎城将军1934年秋所建的宅院,1983年11月,作为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分东西两院,东院为正院,南北长75米,宽10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从前向后,分门厅、两侧外厢房、大厅、女厅(带卷棚)、两侧内厢房、后楼等;西院为花园、南北长50米,宽10米,建筑面积258平方米,从前向后有门房、花园、书房、两侧厦房和后上房等。建筑系关中地区传统的砖木结构、花窗格门、浮雕精致、色泽明快、秀而不俗,现保存基本完好。展出的主要是杨虎城及其母孙一莲生前用过的桌椅、床柜等家具及杨母六十大寿时亲朋及邵力子、马鸿奎、蒋介石等人赠送的寿屏。同时还陈列了反映杨虎城生平及“西安事变”的照片、图片及杨虎城将军的手书和墨宝。已成为陕西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4、六龙壁:大家知道北京有个九龙壁,蒲城县文化馆前也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六龙壁,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高约6米,长约17米,为琉璃花砖精砌而成。历经多年风雨洗礼,显得有些破败,可依然显得生动而富有灵气,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壁正面为“六龙泳舞”图,背面塑“六狮舞蹈图,各有石匾一面,本县明末书法家、山西巡抚樊东谟大书“文章祖”、“帝王师”六字于其上。下面是象征性的石门两扇,每扇中间各刻方孔九个,人称“石门九眼”。牌坊上雕刻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牡丹、荷花等花纹,为六龙壁增色添彩。关于“六龙壁”的修建,本县民间流传着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晚明时期,蒲城南郊瓦郭村(今属贾曲乡)有一位青年农民,立志学习烧制琉璃的绝技,回到家乡后设计建造了这座“六龙壁”。可惜,在旧社会科学技术不为当权者重视,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位能工巧匠的姓名,早已湮没了。但是,他勤学苦练的精神,却在劳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5、王鼎纪念馆:为了迎接香港回归、纪念抗英名相王鼎尸谏155周年,于1997年6月26日在他故居遗址建成。位于蒲城县内达仁巷54号,原址系王鼎的出生地。王鼎后裔遵照先父原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王菊人遗愿,将这所占地面积1063平方米,房屋十多间的故居正式捐赠给国家,用于开办王鼎纪念馆,纪念馆大门两侧是“五好家庭”全国代表袁世清同志拟写的对联“血浓于水,道光愦庸失王土,丧主权,青史悲鸣文死谏;叶系于根,共和鼎盛雪国耻,园缺镜,香港回归告忠魂。”纪念馆二门的门楣上悬挂着陕西省省长程安东同志题写的黑底金字横匾《王鼎纪念馆》;门两侧是本县书法名人贺钟秀书写的对联:“死末完节莫谒王,生不全忠休朝鼎”。正中置有米高的王鼎半身立姿塑像,塑像呈古铜色,由国家级美术师陕西省雕塑院院长王天任亲手雕塑,其神态逼真。上房内陈列有王鼎家谱、书信遗稿、遗物和道光皇帝为王鼎七十寿辰书写的寿匾“靖共笃祜”,王鼎为本族叔母吴孺人书写的“贤孝可风”木匾以及林则徐在蒲城期间书写的匾额“观察第”、“味兰书屋”、“槐荫山房”、“慈惠徽音”等诸多墨宝,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王鼎一生的历史业绩。林则徐听到老师王鼎尸谏的消息悲痛万分,写了《哭故相王文恪公》诗两首,赞王鼎“伤心知己千行泪,洒向平沙大幕风”。1845年,林则徐被招还北京时,特到蒲城,拜望了王鼎故居,并亲到王氏的坟莹祭奠了王鼎。1864年,任陕西巡抚时,还为王鼎守心丧三个月。王鼎尸谏虽然没有达到保住林则徐、保住香港的目的,但是他不畏权贵、刚直不阿的浩然正气,永远值得人们缅怀和追念。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 6、蒲城文庙(现为县博物馆):原是始建于唐贞观四年(630)的一体制完整、房舍对称、风格别致的四进院落式古典建筑群。博物馆内之“蒲城碑林”堪称名碑荟萃,一是《大唐故金仙长公主志石之铭》为藏石中最大的一方,长宽各1.2米,乃金仙公主之妹玉真公主所书,楷书33行,行33字,端庄娟秀,风致洒脱。女子书碑在唐罕见,在后世亦不多见,因堪称一绝。二是明代当地书法家王进德所书“百里金汤”四字,用笔泼辣,体势开张。此碑原为木匾,悬于县城陛庙内木坊。1932年由书法家周爱诹重摹上石并跋文刊刻。三是宋米芾所书欧阳修《昼锦堂记》,第二三中部断残,据新修《蒲城县志》载,此石乃1963年龙池公社李蔚仙先生所捐,是否米之真迹待考。四是《云摩将军李思训碑》,乃驰誉海内外的书法名碑,立于开元八年(720),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撰文并行书。30行,行70字。现碑文上部尚清晰,下部残损难辨。碑高2.8米,宽1.3米,厚0.5米。碑额高1.3米,上篆书“唐故君武卫大将军李君府碑”12字,六条巨龙环绕盘亘,气象恢弘。碑在三合乡北刘村李思训墓前,墓今不存,碑楼为1957年所重建。李思训,字子建,为李唐宗室,开元初被封为右武卫大将军彭国公,后封为云麾大将军、秦州大都督,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名将,亦是书画并擅的艺术家。开元四年唐睿宗李旦葬桥陵,李思训是陪葬的惟一名臣。该碑1956年列入陕西省名胜古迹第一批重点文物,1979年列为全国第一批书法艺术名碑,系全国十大名碑之一。五是还有列为全国第一批书法名碑的《大唐代国长公主碑》,为开元二十二年(734)十二月立于三合乡双庙村西,现保存完好。正书,31行,行61字,长公主丈夫郑万钧撰文,儿子郑聪书,哥哥李隆基题隶书,当时传诵一时。清王昶《金石萃编》说“观此碑笔法婉丽,极似河南(褚遂良)”,亦是不可多得的书法佳制。六是国家一级文物《高力士碑》,原先仅有墓道碑一块,由肃宗之后的代宗根据玄宗遗旨所立。奉旨撰文者为唐代尚书驾部员外郎潘炎,书写人是太中大夫将作少监翰林张少悌,是研究中唐及高力士本人的珍贵文物。可惜在200多年前已经断裂为三截并流失民间,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被有关部门陆续找出,但碑文上半部已经字迹模糊。七是《义门王氏先茔碑》,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立于蒲城上王乡,记录五代时期就以“孝义名于乡里”的东苇村王氏家族变迁与行孝的历史,该家族元延佑间曾被朝廷题匾“蒲城孝义之家”,列入国史,并得到县令“王氏孝悌,以兴民让”的表彰。由“一代宗师”欧阳玄撰文,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危素书,赵期颐篆额。八是《苏孝慈墓志》,又名《苏慈墓志》,隋朝仁寿三年(六○三)立石,此志计三十七行,每行三十七字,于光绪十四年(1888)在陕西蒲城县出土。因出土较晚,故字口清晰完好,细观此册楷书,点画清峻,笔意精到,字形结构匀称妍美,端庄平和,除结字略扁而稍带六朝遗意之外,与唐人楷法已十分接近,是魏碑向楷书过渡时期的代表作品。
catmouse1972
什么样的生命最有价值?怎样才能使生命的价值得以提升? 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为家乡和社会作出贡献时,这样的生命才会有价值。脚踏实地,从现在做直,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珍爱生命,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并为之不懈努力,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为社会所做的贡献。
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是错。 所有关于人生与生命本质的答案,不在别人口中,不在书本上,也不在所有的捷径尽头, 你只有历经了一切的风霜雪雨,一切的黑暗沉沦,一切的一切后,才能给你自己一个答案,而那个答案,只适用于那时的你.
郑成功(福建南安)、戚继光(山东登州)、林则徐(福建福州)、邓世昌(广东番禺)、丁汝昌(安徽巢湖)、刘步蟾(福建福州)、左宗棠(湖南湘阴)、丘逢甲(广东蕉岭)、林泰曾(福建福州)、沈葆桢(福建福州)、冯子材(广西钦州)、刘永福(广西钦州)、关天培(江苏淮安)、朱德(四川仪陇)、彭德怀(湖南湘潭)、杨靖宇(河南确山)、贺龙(湖南桑植)、刘伯承(四川开县)、杨虎城(陕西蒲城)、赵尚志(辽宁辽阳)、赵一曼(女)(四川宜宾)、徐向前(山西五台)、聂荣臻(四川江津)、李宗仁(广西桂林)、佟麟阁(河北高阳)、左权( 湖南醴陵)、彭雪枫(河南镇平)、周保中(云南大理)、马本斋(河北献县)、赵登禹(山东菏泽)、张自忠(山东临清)、戴安澜(安徽无为)、蔡廷锴(广东罗定)、将光鼐(广东东莞)、孙立人(安徽庐江)、吉鸿昌(河南扶沟)、谢晋元(广东蕉岭)、吕正操(辽宁海城)、郝梦龄(河北藁城)、李林(女)(福建尤溪)、马占山(河北丰润)、池峰城(河北景县)、冯治安(河北故城)、吉星文(河南扶沟)、何基丰(河北藁城)、王铭章(四川新都)、 *** (安徽桐城)、聂耳(云南玉溪)、冼星海(广东番禺)、张寒晖(河北定县)、麦新(江苏常熟)、唐淮源(云南江川)、饶国华(四川资江)、高志航(吉林通化)、李桂丹(辽宁新民)、刘粹刚(辽宁昌图)、乐以琴(四川芦山)、沈崇诲(湖北武昌)、武士敏(河北怀安)、马宝玉(河北蔚县)、葛震林(河北曲阳)、胡德林(河北容城)、胡福才(河北容城)、宋学义(河南沁县)、金振中(河南固始)、白文冠(女)(河北河间)、红嫂明德英(女)(山东沂南)、戎冠秀(女)(河北平山)、冷云(女)(黑龙江桦川)、安福顺(女)(黑龙江)、李凤善(女)(黑龙江林口)、杨桂珍(女)(黑龙江林口)、胡秀芝(女)(黑龙江林口)、郭桂琴(女)(黑龙江林口)、黄桂清(女)(黑龙江)、王惠民(女)(黑龙江)、刘傻子(河北正定)、王东沧(河北安平)、许佩坚(河北饶阳)、李混子(河北新乐)、王伟(浙江湖州)等。
最有价值的生命 有一段对话是这样的:有一道雨后的彩虹看到弧形的石桥,对她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可比我长久多了。” 石桥回答:“怎么会呢?你那么美,在人们的记忆中必然是永恒的。” 不错,彩虹的生命没有石桥永久,石桥也的确没有彩虹的美丽。但是,我认为彩虹与石桥的看法都是片面的。石桥固然不美,但它长久地稳固地架于两岸之上,默默地把彼此沟通,默默地为人们工作,这是它生命的价值;彩虹的存在固然只是雨过天晴的瞬间,但它那瞬间的美丽却给人们留下永久的记忆。这同样是生命的价值。 正如裴多菲所说:“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生命是有限的,人生之途不过几十年的道路,我们无法无限延长它,无法求得它的永存。但是我们可以追求美好,可以奉献自己的一切,几十年默默的奉献可以换得永恒;一次轰轰烈烈的壮举,一次瞬间美好的展现,也可以说是生命的永恒。所以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生命本身,而在于奉献。只要有所奉献,不管是长久的默默无闻的奉献,还是在短暂的瞬间发出灿烂的光芒,这样的生命都是永恒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只属于人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已奉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来――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在我们的社会里有许多人正像石桥那样,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无私的奉献。他们没有自吹自擂,常常是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因为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也许你还记得《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描写的那次壮烈的松骨峰战斗,在那些带火扑敌的烈士中有一位名叫李玉安。然而,我们发现这位“烈士”至今还活着。他被救以后,回到家乡黑龙江,当了一名普通的粮库工人。同,几十年来,他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丝毫没有向别人透露过自己怕过去。直到1990年,当人们知道他就是当年朝鲜战场上的英雄时,许多人大为不解,甚至为他没能得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遗憾。李玉安舍弃了自己本可得到的名种优厚待遇,而选择了做一名普通工人,默默地奉献自己毕生精力。就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李玉安,这位朝鲜战场的英雄,他这长久地默默地奉献充分体现了他的生命价值。 还有的人生命虽不长久,但就在短暂的生命中,却闪现出灿烂的火花,永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不也是生命不朽的价值吗?我国现代著名作曲家,《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聂耳,还有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叔叔,他们虽然只经历了人生的二十几个春秋,但是留给我们的伟大精神,又有谁能够忘记他们呢?大诗人裴多菲也只走过了短短的二十几年的人生道路,然而他的诗篇为后人世代传诵,这难道不是他生命的永恒吗? 可见,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或如石桥长久默默地付出,或如彩虹展现瞬间的美好――只要你肯奉献,那么生命便是可贵的,因为每个人只拥有一次。生命是永恒的,因为它与民族、为正义、为真理、为理想而辉煌。 奉献便是生命的永恒,奉献便是生命的价值。
人生的价值确实分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这两者是不可划分的,更不可能绝对割裂。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这里面也包括你,你本身就是社会的一部分。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价值而实现个人价值的。比如说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是为了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那么他要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必须去教书啊,要去做这么一件事情才能谈得上实现自我价值啊。但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他不是也产生了社会价值吗?因为他教书的对象肯定是别人啊,属于社会中的一个人。他在教书的过程中帮助到了社会中的人,于是产生了社会价值。如果你要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和尚?看上去好像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就是自己吃斋念佛就行了,自己静思己过就行了。可别忘了他们要想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还是要去渡化别人的。人是社会中的人,要实现自我价值必然要依靠社会中的因素,所以两者是不可割裂的。
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自己的目标。 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路,走下去就是最有价值的人生。 不要让别人的评论迷惑你自己。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最有价值的生命 有一段对话是这样的:有一道雨后的彩虹看到弧形的石桥,对她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可比我长久多了。” 石桥回答:“怎么会呢?你那么美,在人们的记忆中必然是永恒的。” 不错,彩虹的生命没有石桥永久,石桥也的确没有彩虹的美丽。但是,我认为彩虹与石桥的看法都是片面的。石桥固然不美,但它长久地稳固地架于两岸之上,默默地把彼此沟通,默默地为人们工作,这是它生命的价值;彩虹的存在固然只是雨过天晴的瞬间,但它那瞬间的美丽却给人们留下永久的记忆。这同样是生命的价值。 正如裴多菲所说:“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生命是有限的,人生之途不过几十年的道路,我们无法无限延长它,无法求得它的永存。但是我们可以追求美好,可以奉献自己的一切,几十年默默的奉献可以换得永恒;一次轰轰烈烈的壮举,一次瞬间美好的展现,也可以说是生命的永恒。所以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生命本身,而在于奉献。只要有所奉献,不管是长久的默默无闻的奉献,还是在短暂的瞬间发出灿烂的光芒,这样的生命都是永恒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只属于人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已奉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来――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在我们的社会里有许多人正像石桥那样,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无私的奉献。他们没有自吹自擂,常常是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因为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也许你还记得《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描写的那次壮烈的松骨峰战斗,在那些带火扑敌的烈士中有一位名叫李玉安。然而,我们发现这位“烈士”至今还活着。他被救以后,回到家乡黑龙江,当了一名普通的粮库工人。同,几十年来,他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丝毫没有向别人透露过自己怕过去。直到1990年,当人们知道他就是当年朝鲜战场上的英雄时,许多人大为不解,甚至为他没能得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遗憾。李玉安舍弃了自己本可得到的名种优厚待遇,而选择了做一名普通工人,默默地奉献自己毕生精力。就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李玉安,这位朝鲜战场的英雄,他这长久地默默地奉献充分体现了他的生命价值。 还有的人生命虽不长久,但就在短暂的生命中,却闪现出灿烂的火花,永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不也是生命不朽的价值吗?我国现代著名作曲家,《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聂耳,还有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叔叔,他们虽然只经历了人生的二十几个春秋,但是留给我们的伟大精神,又有谁能够忘记他们呢?大诗人裴多菲也只走过了短短的二十几年的人生道路,然而他的诗篇为后人世代传诵,这难道不是他生命的永恒吗? 可见,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或如石桥长久默默地付出,或如彩虹展现瞬间的美好――只要你肯奉献,那么生命便是可贵的,因为每个人只拥有一次。生命是永恒的,因为它与民族、为正义、为真理、为理想而辉煌。 奉献便是生命的永恒,奉献便是生命的价值。
有价值的学习,我认为是需要自己首先对某一件事喜欢且愿意去学习,并且能够充分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充分的发挥其自身价值的学习才会有价值,有意义。 人生应该这样度过 浑沌草 人生是生命在人间的一次旅行,人生是生命的一段过程,并非生命的终极目标。 无论我们的人生坎坷难行,还是顺心如意,人生是非常美好的,短短的几十年时光,是任何财富也难以购买来的,失去了,永难挽回。 要追求丰富多彩的人生,要勇于体验各种不同的情景,不要怕挫折,不要怕失败,不要怕风险,不要怕逆境,不要怕失去什么,我们来人间时一无所有,回去时也无法带走一片树叶,一切都是体验,无所谓成功,也无所谓失败,还是那句话,人生如梦,四大皆空,充分感受,无亏我生。 要具有反叛精神,否则,走不出他人思维法力的束缚,要敢于尝试,勇于开拓,体验新生活,要有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在荆棘丛林或荒原上开辟道路,虽然会遍体鳞伤,虽然会时时处处迷茫,但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具有最大价值的人生。 人生一定要乐观积极,要奋发向上,只要还在呼吸,只要生命还没有离开人间,就绝对不能绝望放弃,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向人生和生命的最高境界分秒跋涉攀登。 要鄙视懦弱,鄙视懒惰,鄙视悲观,鄙视无所作为的消极人生。 人生必须向光明前进,决不能向黑暗妥协,一定要把自己的才华智慧发挥到极致,决不能留下任何的追悔和遗憾。 最伟大的人生是为全人类服务的人生,是为人类带来光明、希望和幸福的人生,只有具备这样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才会生发出大智大慧,才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活力和能力,才能明辨是非,头脑清醒,才能勇往直前,不怕任何困苦和艰难。 一定要寻找志同道合者,心灵同频共振者,要避免寂寞和孤独,多人结伴同行胜过一人踽踽独行,一人快乐不是乐,众人快乐才欢乐。 人生一定要有良师益友,心灵越美好良师益友越多,终生若没有良师益友做伴,其人生必然悲苦,必然枯寂,必然没有生机,必然走向哀鸣。 人生要冰清玉洁,清清白白,襟怀坦白,光明磊落,恨,也要恨得光明;爱,也要爱得正大,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决不搞阴谋诡计,决不鬼鬼祟祟,要活得坦然,不怕半夜鬼叫门。 偷偷摸摸的事绝对不做,一切偷偷摸摸的事都是鬼门关,都是把自己宝贵的生命卖给了魔鬼,终生难以洗刷,难以得救,难以昂首挺胸,难以神清气爽,难以有所作为。 我们已经知道,宇宙是由“意识、结构、能量”三要素构成的,这给我们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人生是有限的,而生命是无限的,只要完善意识,就会获得完美的生命结构,有了完美的生命结构,就能获取相应的能量,就能把自己的生命延伸到无限的时空中去。 我们同样已经明白,修行修炼修的是“性、爱、道,”见性,并随性而动,就是佛;见爱,爱人如己,就是神;见道,顺道而行,就是仙。 奥妙无穷,发展的前景如此广阔,人生多美好。活着,就有希望,只要努力,就有辉煌灿烂的锦秀前程,只要我们放弃一己之私利,只要我们展望未来,不被眼前的得失所迷惑,就能体验到美妙的情感,就能度过一条条大河,翻越一座座山峰,到达理想的彼岸。 为人类开创生命禅院时代是我们最高的人生理想,将生命从人间延伸到天堂千年界、万年界、极乐界仙岛群岛洲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生命存在形态和相应的生活空间,这是颠扑不破的事实,一切灵觉开启了的人们,就让我们在“敬畏上帝、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走上帝之道”曙光的映照下,将自己有限的人生投入到无限的创造中去,提高认识、转换思维、完善意识、完美生命的结构,开辟全新的生活,充分享受人生和生命的无穷乐趣。 脱俗成名,超凡入圣,“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就让我们以十万年的时光来安排我们的人生,当回首人生往事,说:啊!我的人生无怨无悔! 2007-1-5 -----(生命禅院)
最有价值的,就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做一个想要的,自己! 人生价值是指人生对于满足社会、他人和自身需要具有的意义,它是人生观的重要方面,也是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