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由由
第三节小组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小组工作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小组筹备期、小组初期、小组中期、小组后期和小组结束期。一、小组准备期又成为小组前期,指在小组工作正式开始之前,工对组成小组所进行的全面而充分的准备工作阶段。(一)组员的特征此时的组员包括两种,即已经明确希望进入小组的人和潜在的成员。成员有的清楚自己的问题和需要,有的不清楚,需要通过评估来明确。(二)社工介入的焦点这个阶段的关键工作在于对组员的真实需求进行评估,以明确小组目标,选择小组成员和小组类型,进行小组活动方案设计。小组成员的真实需要而不是工或者机构的需要是确定小组目标的出发点。(三)工的任务1、明确工作目标在了解成员真实需要的基础上,建立小组工作目标。小组工作的目标可包括总目标和过程目标。总目标是指组员希望参与小组中能够达到个人目标的基础要求,是宏观的、广义的和原则性的目标,而不是具体的目标。如针对农村妇女建立的小组,其总目标可以是:提升妇女生存和生活的能力,提高妇女的家庭和社会地位等。过程目标是指在小组各个阶段的分目标。因为过程是动态的,因此,过程目标也是发展变化的,是随着不同阶段的问题产生的。如在小组初期,小组目标可以是:增进成员之间的认识,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2、制定工作方案在明确小组目标和性质的基础上,工需要制定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包括两部分,一是成立小组的活动总方案设计,一是每次活动的方案设计,也称活动计划。含以下的内容:(1)活动理念这是进行活动计划的指导思想,即你为什么要制定这个计划?这个计划具有什么意义?你设计活动的依据是什么?(2)活动的目标,这是方案设计的首要工作,与阶段性目标相匹配,如果上一次活动的目标是为了相互认识,那么此次目标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互动,目标大多以条列式列出:促进小组团结;增加互动的机会等也可以使用叙述式,如:本项活动的目标在于使小组成员相互认识,打破成员之间的陌生感,提供互动的机会。(3)小组成员包括参与的人数和成员的特征(4)小组的特点包括小组的性质、时间、规模、人员组合等其中就时间的分配上包括:整个小组的起止时间;小组活动的频率和次数,考虑小组的性质,如青少年成长小组可以一周一次,活动8—10次;三是每个活动单元的时间,通常每个活动单元时间为120—150分钟;四是每个活动单元中的每项活动的时间。主题活动大致为60—90分钟。开场白多长时间、游戏多长时间、讨论多长时间等等,时间越精确,说明策划者考虑问题越周全,也能让组织者更容易把握。(5)具体活动计划即每次活动的操作过程,可以以表格的形式,也可以条列的形式进行,如书本上的表格。教材150页,表格项目包括活动时间、地点、目标、活动内容、所需物质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当然,在总活动方案设计上,可以先将每次活动的计划简单列出,然后将具体的计划附在总计划之后。(6)招募计划即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组员召集和选择,招募时间和地点的选择等。(7)需要的资源(8)预料中的问题和应变计划预估小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作出应变计划。(9)经费预算(10)评估对评估方式的选择。3、选择组员途经包括:一是机构中有需要的服务对象;二是通过与这些服务对象接触发现的又加入小组需要的对象;三是通过宣传途经联系到的对象,小组成员的选择条件一般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同质性还是异质性;以使问题或需求的层次。小组成员以同质性为主,在问题和需求上具有相似性的叫好。既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问题、特征和目标取向。4、申报并协调资源5、物质准备此部分的知识重点:1、小组准备期的工作任务(多选)2、小组方案设计的要素(多选)
八点了解
2017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备考训练题及答案
社会工作是一种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助人自助的专业性社会服务工作,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专门的职业。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备考训练题,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工作者小王在总结上一年度工作时,列出了自己承担的几项主要工作,其中属于社会工作中发挥维持社会秩序功能的活动是()。
A.举办社区运动会
B.建立居民科普宣传小组
C.组织社区巡逻
D.开展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
2.从社会工作的起源看,社会工作最初的服务是()。
A.促进就业
B.救助贫困者
C.心理辅导
D.社区照顾
3.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目标之一。下列属于社会问题的是()。
A.网络成瘾
B.就业服务
C.老人服务
D.婚姻指导
4.目前,尽管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状况有较大差别,但是社会工作在许多国家都取得了发展,并且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制度性手段。因此,一般认为社会工作取得普遍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法律制度的完善
B.行政制度的改革
C.民主政治的发展
D.福利制度的发展
5.社会工作在开展儿童服务时,下列属于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是()。
A.脑瘫儿童康复训练
B.自闭儿童语言训练
C.轻微犯罪儿童行为矫正
D.学龄儿童沟通技巧训练
6. 张某的丈夫平时就有大男子主义观念,因车祸失去了双腿,只能以轮椅代步,又失去了工作,情绪非常低落。张某包揽了全部家务,悉心照顾丈夫,但是丈夫总是发脾气,甚至有时辱骂张某。张某感到委屈,向社会工作者小林求助。根据妇女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要求,小林建议她()。
A.雇保姆照顾丈夫
B.送丈夫去康复疗养机构
C.与丈夫一起改变观点和态度
D.忍耐和维持现状
7.某社区矫正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在对假释人员张苛的家访中得知,他是最近发生的一起盗窃案的作案者。社会工作者最适宜的处理方法是()。
A.根据保密原则,为张某保密
B.劝说张某到公安局自首
C.直接向案发地居委会举报
D.劝说服张某将所盗财物悄悄返还失主
8.社会工作者小王刚从大学毕业,她的同学小张请她帮忙辅导。小王发现小张有严重的抑郁症状,但小王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严格专业训练。面对这种情况,小王应()。
A.婉言谢绝请求,不采取行动
B.根据接助的原则,大胆尝试辅导一下
C.自学补充相关知识后接受请求
D.建议小张到专业机构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9.张某因发生婚外情,造成与妻子关系紧张,不胜烦恼,为此前来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在与社会工作者的交谈中。张某认为婚外情是对婚姻生活的补充,妻子不应该反应这样激烈。对张某的这种看法,社会工作者适宜的做法是()。
A.接受张某的看法
B.批评张某的看法
C.不同意但表示理解张某的烦恼
D.说服张某接受主流价值观
10.社会工作者小陈需要招募若干志愿者帮忙开展禁毒工作。报名者中有位王先生是同性恋者,有人反对让他参加这项工作。小陈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的()原则还是让王先生参加志愿者工作。
A.不批判
B.保护
C.接纳
D.尊重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社会工作具有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组织社区巡逻属于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中维持社会秩序功能的活动。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注意理解社会工作通过提供服务所发挥的作用。
2.【答案】B
【解析l从社会工作起源的角度看,早期的慈善家们最初帮助的是城市中的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儿童和老人、因失业等原因而致的贫困者等基本物质生活或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人。也就是说,社会工作最初的服务是救助贫困者,其对象是物质生活最困难的群体。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从社会工作起源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工作最初的服务对象。
3.【答案】A
【解析】社会工作认为,社会问题是指那些非纯生理性的问题,即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它包括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关系等各种原因而产生的问题。社会问题不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与人们的希望相违背的现象,而且与人们对它的认定有关。随着社会的变迁,也会产生一些新的、以前从未遇到的问题。这样,被人们认识到的新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就向社会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无论如何,社会问题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现象,它不利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中的社会问题定义,注意区分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中的两种社会问题的定义。
4【答案】D
【解析】社会工作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福利制度相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及福利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不同国家的社会工作的实际对象可能会有不同。比如,发达国家将大部分遭遇自身难以克服困难者纳入社会工作对象,而在大多发中国家社会工作只惠及那些最基本的`对象。不过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社会工作的对象在不断扩大。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的发展原因,注意理解其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密切联系。
5【答案】D
【解析】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指能够发展社会资源和青少年潜能,使青少年的能力得到增强的社会工作服务。工作涉及青少年本身和他们生活环境。其主要内容为提供文化、体育、娱乐场所;设计或举办各种活动;提供国内外时事信息的服务;提供生理、心理、性、情绪、行为、人际交往、法律常识、社会适应等知识的辅导;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辅导。A、B选项属于治疗性社会工作;C选项属于预防性社会工作。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注意理解其主要内容。
6【答案】C
【解析】妇女社会工作是针对女性需要、为了促进女性的正常生活和发展而开展的专业服务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是要帮助女性解决她们面临的、阻止她们正常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另外,女性发展也是社会工作不可忽视的领域,在增强女性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其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增强其处理家庭日常生活及家庭关系的能力等方面,社会工作都可以发挥支持作用。针对张某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她增强处理家庭关系的能力,与丈夫一起改变观点与态度,促进其正常生活与发展。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妇女社会服务的要求,理解社会工作在促进女性发展方面可以起到的作用。
7.【答案】B
【解析】矫治服务也包括矫治社会工作,指的是社会工作者和志愿人员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对罪犯或有犯罪危险的违法人员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使之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其行为模式,以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服务。矫治服务包括在监狱中的服务和在社区中的服务,后者又叫社区矫正。在矫治服务中,社会工作者秉持人格平等与人为善的观念,真诚地对待有罪错者,可以发挥惩罚性刑罚起不到的作用,特别是在挽救少年犯方面,矫治社会工作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矫治服务的作用,在以人为本的观念的指导下,矫治服务得到了较快发展,在我国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
8【答案】D
【解析】作为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小王应遵守严格专业标准,避免渎职和失职的行为,小王没有接受过抑郁症方面的严格专业训练,不能达到专业标准,为避免服务对象的利益受到损失,他应当建议小张到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和治疗。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的专业准则,根据案例理解专业准则的适用情境。
9.【答案】C
【解析】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之一,在这里,尊重的含义不仅在于对服务对象保持符合社会文化习俗的礼节和称谓,更重要的是要认识服务对象自身的生命价值和其他基本权利,充分保障他们获得基本的资源和可靠的专业服务的权利,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满足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尊重不仅是一种思想上的认知,还是一种道德上的实践。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应将自身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更不应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的言行和价值观,也不能向服务对象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尊重原则,根据案例理解尊重原则在工作实践中的操作。
10【答案】C
【解析】对服务对象的接纳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之一。在专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将他们看作是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对服务对象的价值偏好、习惯、信仰等都应保持宽容与尊重的态度,绝不能因为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种族(或民族)、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信仰等因素对他们有任何歧视,更不能因为上述原因而拒绝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服务。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