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84

圣莱德厨房电器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在中国起步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iaomianwowo

已采纳

专业社会工作20世纪50年代以前就已传入中国,1952年的院系调整被取消。1987年民政部和北京大学签订了联合办学的协议,决定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建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这标志着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内地开始恢复。上海浦东新区在2000年前前后开始在医院、学校和社区设立社会工作站,这成为中国内地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标志。2003年3月,上海出台了《上海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论证暂行办法》,同年11月开始,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这些都标志着社会工作者的资格开始在我国实行。2004年6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了《国家职业标准——社会工作者(试行)》,该标准成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要象征,标志着中国社会工作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从教育领域逐步发展到实务领域,并在国家层面和全国范围开始推广。2006年7月20日,人事部、民政部联合发布了《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国人部发[2006]71号)2006年10月11日,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2007年8月20日,深圳通过社工“1+7”文件,社会工作专业化在深圳获得迅速发展。2007年10月,民政部确定75个地区和90个民政事业单位为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2008年6月,进行了首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万名考生参加了考试,20086人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4105人取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下证书。目前事业单位从事民政社会工作的有40万工作者,全国社区从业人员约有40多万,加上基层的民政助理员、民政干部5万人。全国有200多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每年培养的社工人才约为10000人,尽管按照社会需求,这些人远远不够用, 但实际上却仅有10%-30%的学生选择了相应的社会工作,其他相当部分则进了机关、企业等单位从事“不对口”的工作。不少社工专业的学生觉得自己“就业前景太不乐观”了,专家认为,造成这种“不乐观”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专业化走在了职业化的前面。

社会工作者在中国起步

285 评论(8)

卷卷卷和毛

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工作随着社会学被取消了,学校社会工作自然也无立足之地。代之而起的是以政治性的育人教育为核心的学生工作,这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合拍的。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学的恢复和发展,局部的、民间的学校社会工作实践也开始尝试。比如,北京市社会学学会成立后,一些以前从事社会工作的老教授、老专家在雷洁琼教授的支持下,成立了社会福利组,该福利组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在北京市宣武区培智中心学校( 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学校) 开展面对残障儿童的福利服务,难能可贵。20 世纪90 年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开展针对外来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社会工作服务,在学校社会工作发展方面做了开创性工作。进入21 世纪,特别是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后,上海、深圳等地的学校社会工作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起来。2008 年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在四川省广元市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一直延续下来,并实现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本地化。学校社会工作在支持困境学生、帮助边缘青少年、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至今,我国的学校社会工作还没有制度化。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负责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学校社会工作的重要性。面对市场化改革的巨大变化和剧烈的社会转型,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少年成长,建设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应大力促进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当前,我国的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缓慢有一些制度性原因:一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负责人不理解社会工作,他们常常依赖已经制度化的、体系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心理辅导、学校安全保卫来解决学校、学生中的某些问题,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欺凌问题的处理就是如此。二是他们对学校社会工作者岗位职责不甚了解,再加上当前我国政府对教育系统编制的严格控制,这使得系统性地在学校内部设立社会工作岗位遇到困难。面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上述情况,需要通过积极的建构来发展学校社会工作。要做教育(学校)行政管理者的工作,因为他们是决定是否发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决策者;要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者、心理工作者合作,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促进社会工作的新结构因素的发展;要发展普惠的发展性社会工作,既对有困难学生给予社会支持,对困境学生进行帮扶,又要舒缓广大学生压力、培养其社会性、促进其全人发展。在发展策略和发展途径上,可以探索“外嵌式发展”与“内嵌式发展”相结合的方式。所谓“外嵌式发展”是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服务支持等方式,由学校外部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或社会工作团队,进入学校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社会工作力量是进驻学校的合作者和协同者。“内嵌式发展”则是指在学校内部发展社会工作要素,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将社会工作与学校工作相结合,整合性地发展学校社会工作。这种“内嵌式发展”是在不增加学校编制的情况下,通过学校内部人力资源和功能整合,使原有学校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者、心理工作者和其他人员学习社会工作知识、了解社会工作价值观、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开展社会服务的活动和策略。从发展方向的角度看,应积极推进“外嵌式发展”与“内嵌式发展”的结合与融合,发展“大学校社会工作”,进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社会工作制度。

195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