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衣草恋人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人号“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杜牧太和八年(834)所书,此时年32岁。帖为麻笺,纵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杜牧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爱照相的猫酱
我上传了《全国社会工作师考试样题——案例分析题 》《全国社会工作师考试样题——案例分析题》《社会工作师 案例1》《社会工作师 案例 (2) 》《社会工作师 案例分析 》这些文档,不知你能否用的上。文档刚刚上传,正在审核中。
叫我姐姐SAMA
“小杜”是杜牧。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理想气体911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杜牧生活在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从青年起就关心国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复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理想。23岁时写成《阿房宫赋》,以秦朝的滥用民力、奢逸亡国为戒,给本朝统治者敲了警钟。诗歌创作是杜牧最特出的方面,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长篇如《郡斋独酌》,着重表现诗人"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的拯物济世的抱负,直抒胸臆,感激淋漓。《感怀诗》反映唐王朝安史乱后数十年来藩镇跋扈、边患频仍的动乱历史,画面宏伟,意气纵横,可与其《罪言》并读(翁方纲《石洲诗话》)。扩展资料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据唐人的习惯,被称为“杜十三”。杜牧政治才华出众,杜牧十几岁的时候,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振作国事。他在读书之余,关心军事,后来杜牧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长庆二年(822年),杜牧20岁时,博通经史,尤其专注于治乱与军事。杜牧23岁作出《阿房宫赋》。25岁时,杜牧又写下了长篇五言古诗《感怀诗》,表达他对藩镇问题的见解。此时的杜牧已经很有名气,作品流传。大和二年(828年),杜牧26岁,进士及第。同年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大和七年(833年),杜牧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职,后转为掌书记,负责节度使府的公文往来。京衔是监察御史里行。这时杜牧居住在扬州,特别喜欢宴游。大和九年,杜牧被朝廷征为监察御史,赴长安任职,分司东都。八月在东都洛阳上任。因此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的险恶风波。在这里他遇到了宣州市的故人张好好,写下了著名的《张好好诗》。在洛阳期间,由于职务清闲,他四处凭吊古迹,写下了不少诗篇。
大唐帝国皇帝
您好,狂飙小杜是一部由林超贤执导,黄渤、舒淇、王宝强、李小璐等主演的喜剧片。故事讲述了一个被父亲抛弃的小孩,在一个叫“狂飙小杜”的小镇里,经历了一段曲折的人生历程,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家。影片以充满温情的喜剧方式,描绘了一个家庭的温暖,一个小镇的温暖,一个小孩的温暖,一个家庭的温暖,以及一个小镇里的温暖。影片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充满温情的小镇,一个温暖的家庭,一个小孩的梦想,一个小镇的希望,一个家庭的温暖,以及一个小镇里的温暖。
左村爆破兵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写过一首有名的诗 赤壁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芳儿beauty
“小杜”是杜牧。《新唐书》卷一六六云:“牧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有《樊川文集》。其诗能在俊爽峭健之中,时带风华流美之致。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小杜的咏史诗很著名,如:“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登乐游原》)“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前一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岁月倏忽变幻,后一首感慨执政者的荒淫糊涂和世人的居安忘危,透过这些,我们看到小杜心底的悲凉。此外,小杜还有不少咏史诗也很出色,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讽刺天子的荒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感慨历史变化的难以把握等等,都表现着小杜透过历史对现实的关注。小杜抒情写景的七绝,词采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可以看出他才气的俊爽与思致的活泼。较为著名的有《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从上面这几首诗可以看出,小杜的诗风既不像元白那样平易,也不像李贺那样雕琢,反倒于韩愈七绝诗那种较为流畅轻灵的一面,多有吸取。应当注意区分的是,晚唐诗僧贯休《杜侯行》所云“大杜小杜为殷霖”,大杜指杜悰,小杜指杜审权。
萌萌哒蜗牛
小杜指的是杜牧。一、《新唐书》卷一六六云:“牧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有《樊川文集》。其诗能在俊爽峭健之中,时带风华流美之致。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二、小杜的咏史诗很著名,如:“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登乐游原》)“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前一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岁月倏忽变幻,后一首感慨执政者的荒淫糊涂和世人的居安忘危,透过这些,我们看到小杜心底的悲凉。此外,小杜还有不少咏史诗也很出色,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讽刺天子的荒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感慨历史变化的难以把握等等,都表现着小杜透过历史对现实的关注。三、小杜抒情写景的七绝,词采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可以看出他才气的俊爽与思致的活泼。较为著名的有《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从上面这几首诗可以看出,小杜的诗风既不像元白那样平易,也不像李贺那样雕琢,反倒于韩愈七绝诗那种较为流畅轻灵的一面,多有吸取。四、应当注意区分的是,晚唐诗僧贯休《杜侯行》所云“大杜小杜为殷霖”,大杜指杜悰,小杜指杜审权。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