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砖淡瓦
“五社”是指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是指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发挥组织作用,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以社区志愿者为辅助、以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的现代基层治理行动框架。将“五社联动”定位为基层治理行动框架,意味着:第一,它是为基层治理实践提供的原则性指引,而非具体的活动要求,因此其中的行动要素组合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为实践提供了更大的创造性空间,实践者们可因地制宜地开发多种特色行动模式。第二,框架包括了五个要素,其中四个主体性要素和一个资源性要素,相应的基层治理中有两层工作内容,一是充分发展“五社”要素,社区社会组织要素相对发展更充分,社会慈善资源则是当前社区治理中最为短板的要素,下一步需要打通渠道,谋求社区内部资源盘活,外部资源引入,发展社区基金、建立社区基金会等;二是探索“五社联动”促进基层治理的具体实践机制,比如面对社区问题和工作任务,以社区优势资源要素为突破口,找到资源去应对,即扬长型基层治理思路,每个社区既定的优势要素不同,就会衍生出不同的“五社联动”实践路径。“五社联动”作为一种基层治理行动框架,它提供了要素框架、愿景、目标和行动策略参考,以及可供借鉴的实践模式。“五社联动”的要素框架是四个主体性要素加一个资源性要素;“五社联动”的愿景是建设一种以党建为引领的专业支撑型中国特色基层治理体系;“五社联动”的目标是在基层促进多主体联动,以解决社区问题、提供居民服务、强化居民联结,实现社区善治;“五社联动”的行动策略是指一种社区优势要素渐次卷入联动的过程和方法,简称“卷联”。
sml90050056
今天带大家了解关于社工那些你不知道的事……萌芽起步阶段2006年以前,我省社会工作尚未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范畴。随着粤港澳社会服务领域交流日益频繁,上世纪90年代起,广州部分社会服务机构开始社会工作实践探索,如广州市荔湾区逢源街道为满足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与邻舍辅导会合作开展社工服务;广州市老人院与香港圣公会合作,引入专业社工推行院舍老年人社工服务;部分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如广州YMCA等也尝试引入社工积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起步,自1999年开始,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商学院、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相继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力量探索的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为我省社会工作的起步打下了一定的基础。06-10年间(试点探索阶段)2006年,民政部在我省召开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以后,我省迅速启动试点探索,在全省各地逐步建设社会工作示范区,加强对社会工作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协调,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全面推进阶段(2011年至今)2011年,广东省委十届九次会议专题研究加强社会建设,省委办公厅、省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将“每万人持证社工人数”纳入“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我省社会工作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社会工作实践逐步深化,服务领域从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逐步扩大到残障康复、禁毒帮教、社区矫正、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领域,服务地域已从城市扩展到农村,服务对象已从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延伸扩展到流动人口、受灾群众、有特殊需要的妇女等群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直接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主体。我省各地把培育壮大社会工作人才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作为发展社会工作事业的核心,推动社会工作人才扎根一线做服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立足长远树品牌。从政府对社会工作的重视程度来看,小编认为社会工作者慢慢的会以一种职业出现,这不仅仅是为了和居委会的热心大妈进行区别,而是在区分一种助人的模式,深度地解决存在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在未来可能会被更多的人需要,如果这个时候你拥有一个社会工作者证,那就更加好了。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