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芬芳2008
培训教材使用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定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一般包括两本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人力资源管理师专业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学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4.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5.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DaisyYaoYao
人力资源主要考三部分的内容: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专业知识。1、职业道德只在理论考试模块有,占分10%,一般基本上都能做,不需要看什么书。2、基础知识这本书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只在理论考试模块有,占分大概在20%左右。具体可以参考相关政策。3、专业知识这本书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级)》。考什么级别就看什么级别书。这部分书的内容在理论考试占70%左右,在操作技能考试占100%,若考1级,在公文筐考试占100%。所以考试的人基本上只可能这一本书。
那一年里
推荐你看《人力资源管理必读12篇》。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体系从西方引进,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大多数是基于业界通行的六大学术模块进行发展与应用,始终没有摆脱为了人力资源管理而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定式,结果是各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促进业务高速发展的价值。
《人力资源管理必读12篇》一书,立足于企业经营的高度,引入企业与员工合作发展、追求多赢的经营机制,提出四大体系:组织体系、人才体系、激励体系分配体系,以便尽可能地调动与激发员工的潜能,取得企业与员工利益的最佳化,也许这种思路就是未来人力资源管理走出困局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同行,觉得在这本书中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与深思:
一是视角敏锐、分析深入。本书用专业的眼光、职业的敏锐发现并入木三分地剖析了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界所面临的困惑与问题。我们大多数企业及人力资源管理者在遇上问题时,几乎都是在进行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调整与优化,殊不知这种西方引进的理念,在国人身上用起来会否水土不服。经济、人文乃至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也让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体系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于是从理论基础上重新思考、定位与塑造人力资源管理显得十分必要,《人力资源管理必读12篇》就如一场及时雨,在这方面为大家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思路。
二是打破常规、创新务实。本书勇于打破常规,提出与现有理论体系大不相同的思路,并应用于实务管理中。比如该书中的激励体系,由激励体系取代绩效管理,在剖析人才需求时,把西方理论与中国传统人文思想进行深入对比与分析,从而得出企业应该如何满足人才需求,并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应激励政策与措施,在目前业界的绩效管理之重点“目标极端化、论功行赏化”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才激励、过程激励、绩效分类等许多新的思路方法与实例;再如分配体系,由分配体系取代薪酬管理,引入财务上投资分配、损益分配等资本运作的理念,在目前业界的薪酬管理之重点“计薪资、发福利”的基础上,增加了投资分配、损益分配、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等许多新的思路、方法与实例。
三是十年磨剑、心血力作。本书把数十位世界名师、大家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工作及研究的知识、经验与智慧进行思考、沉淀,并花了长达三年时间整理与提炼,终于让此佳作面世,真可谓是十年磨剑之心血力作。我特别关注过书中的每一幅插图,都很专业,且创新、精辟,有深度与高度,书中的每一个理念,虽很前沿,但绝非纸上谈兵,都是可以用于实践、可以施行的。
《人力资源管理必读12篇》的以学者心态、实干者的作风,为广大HR从业者带一份丰厚的精神食粮,是一本相当有价值、有分量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书籍,此书既授人以鱼,同时也授人以渔,谨此推荐给广大企业投资者、经营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阅读、学习与探讨。
挂在盒子上723
人力资源管理书籍推荐,都可以当作入门教材看,人力资源MASTER很不错哦!
信汇中正领导力
推荐理由:诚如书名,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著作。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集结世界顶级人力资源管理大师经典,从激励、员工、薪酬、绩效、组织发展、招聘、培训等面向与模块入手,即充分体现人力资本管理的细枝末节又不失实战高度,帮助企业破除组织人力资源顽疾,让CHO(首席人力资源官)比肩CFO(首席财务官)。
费罗迪 [阿根廷]
推荐理由:介绍了人才搜寻、评估、招揽、融入的方法经验,里面有很多有价值而且有趣的研究成果,同时还提供了一套系统又实用的人才决策工具。
魏文静
推荐理由: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岗位职责说明书、员工招聘与录用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以及员工培训与职业发展几个方面分别阐述,全方位总结企业最新营销的制度、流程和表格等。书中的流程、制度及表格比较全面的涵盖了整个人力资源工作体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公用性。
潘新民
推荐理由:内容全面,实用、风趣,适合各类型公司现代人力资源从业人员阅读。此书分别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公司管理的方方面面和相关办公室生存技术,希望读者能从中举一反三,领悟人力资源管理的真谛。
马同华
推荐理由:本书以可读易懂的方式,从绩效考核理念到绩效考核规划,再到绩效考核落地实操,最后通过大量的绩效考核案例,系统性地阐述了人力资源绩效技术及方法,手把手教你做绩效考核。作者结合多年的企业实战经验,为本书读者提供一套看完就会做的绩效考核完整方案。
杰森 · 福克斯
难道只有胡萝卜加大棒和奖励才能调动员工的动力和创造力吗?其实还有第三种选择。本书作为激励策略与设计专家,介绍了如何借鉴游戏激励机制,运用游戏化思维来重新设计工作,进而唤醒员工的活力与创造力,进一步推动企业走向卓越。临危受命的变革引导与推动者,可以通过书中介绍的激励策略,发现组织中的另类与忍者,充分调动他们的活力、智力与创造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取得非凡的业绩。
弗雷德里克·莱卢
现代组织的管理运营方式似乎已经达到了极限——无论是处于组织机构的底层还是高层的人们,工作都是苦闷的、折磨的,或是空虚的,因此试图寻求一种更有生命力的、更有精气神、更有意义的工作方式。弗雷德里克•莱卢经过大量研究后总结提炼出一种可行的突破现有组织机构模型的局限性的新的组织机构模型——进化型-青色组织。《重塑组织》先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人类意识的进化阶段及其相对应的人类组织机构模型, 从而大胆设想提出人类意识进化的下一个阶段及与之相对应的组织机构模型(进化型-青色组织),然后选取列举了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具有进化型-青色组织特征的十多家规模不等的营利及非营利组织机构的日常运营决策制定等涉及组织机构各个方面的真实案例,并提出了如何创建一个青色组织,或如何将现有的组织转型成一个进化型-青色组织。
.
概念源起
“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曾先后于1919年和1921年在约翰.R.康芒斯的两本著作《产业信誉》、《产业政府》中使用过,康芒斯也被认为是第一个使用“人力资源”一词的,他所指的人力资源与我们所理解的人力资源相差甚远,只不过使用了同一个词而已。
发展历程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问世于20世纪70年代末。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虽然不长,但人事管理的思想却源远流长。从时间上看,从18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被称为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人事管理让位于人力资源管理。
发展历史
第一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除了能自动计算人员薪酬外,几乎没有更多如报表生成和数据分析等功能,也不保留任何历史信息。
第二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对非财务人力资源信息和薪资的历史信息都进行设计,也有了初级的报表生成和数据分析功能。
第三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这一代HRMS的数据库将几乎所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都进行了收集与管理,更有强力报表生成工具、数据分析工具和信息共享的实现。
人事管理阶段
人事管理阶段又可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工业心理学阶段、人际关系管理阶段。
(一)科学管理阶段
20世纪初,以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等为代表,开创了科学管理理论学派,并推动了科学管理实践在美国的大规模推广和开展。泰勒提出了“计件工资制”和“计时工资制”,提出了实行劳动定额管理。1911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这本著作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因而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二)工业心理学阶段
以德国心理学家雨果·芒斯特伯格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推动了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进程。雨果·芒斯特伯格于1913年出版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标志着工业心理学的诞生。
(三)人际关系管理阶段
1929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率领一个研究小组到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九年的霍桑实验,真正揭开了对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又可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两个阶段。
“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1954年就由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企业所广泛接受,并逐渐取代人事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也不断成熟。人们更多的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企业的战略服务,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如何向企业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阶段。
人力资本管理阶段
将人视为一种资本来进行管理。人作为资本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具有以下的特点:
1.人力资本可以产生利润
2.人作为资本,可以自然的升值
3.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产生利润
4.人作为一种资本,参与到利润分配中。
以人为本管理阶段
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是将人视为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应首先考虑的因素。在企业中,客户的“上帝地位”被员工取代。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当企业满足了员工的各种需求的时候(如工作环境、薪酬、尊重等),员工的工作效率、创作力将会极大的提升,可以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人力资源经济师书一般会在每年7月初在中国人事考试图书网开始预售,在7月中旬开始按照预定顺序开始发货。除了中国人事考试网之外还有各新华书店都会开始有售。
中级一般考两门(专业课+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大家都一样,类似教材如下专业课一共有15种可以选的经济专业中级资格,设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个科目(专业知识与
人力资源经济师书去京东买,推荐人力资源经济师2022新版经济师官方教材中国人事出版社金融人力资源工商管理 武汉市江汉区昭宣图文店 1年 湖北 武汉市 。
2023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用书有哪些?2023年初级经济师考试教材一共多少本?更多关于初级经济师考试用书的相关内容,请关注猎考网初级经济师频道。目前,人力资源和社
中级一般考两门(专业课+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大家都一样,类似教材如下专业课一共有15种可以选的经济专业中级资格,设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个科目(专业知识与
优质人力资源师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