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3

vera911213
首页 > 人力资源师证 > 人力资源场景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issy521121

已采纳

1、阅读人力资源管理的教材类书籍

首先网搜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教材类书籍,应该有很多,读几本就够了。比如中国人大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材,还有高绩效的HR。

很多人过于关注系统全面的人力资源教材。可小编想说,人力资源这行系统全面的书从来就没有过,即使是大咖编制的,也不过是个框架、体系而已。具体内容不可能列举穷尽。因为人力资源太强调实操、个性化问题了。

四级人力资源师的实操技能强调在企业里处理人力资源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种实际问题是基于场景的,同时问题是需要综合技能去解决的,而非单一专业,问题是个性化的。

管理上的事,你很难穷尽。所以德鲁克才说,管理,其本质是实践,管理在行不在知,其验证在于实践不在于逻辑。

当然逻辑前提你要懂,不然你以什么去指导实践呢?

所以快速的读基本人力资源书,作为科普。

2、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

第一步完成之后,最为关键的是,把这些书里的内容整理成自己的四级人力资源师知识框架。

其作用有二:一是内化为你自己能理解的语言,方能记忆深刻,才会成为你自己的东西,二是建立个系统逻辑的框架知识体系,让你以后再学些相关知识、案例,就可以根据这个体系框架自检,哪些学到什么程度,哪些还要重点补足。它未来会成为你的学习地图。

3、学习个性化、碎片化案例、知识

比如某个人讲互联网企业如何做绩效,推行OKR的事,另个人讲他有次工作中帮老板背黑锅和公司高管有了冲突,然后是怎么解决的经验分享……

小编觉得这更为有用,因为四级人力资源师是基于企业不同场景的个性化问题,这些丰富的场景、案例,你多捕捉,时间长了,你会很感谢自己这种学习习惯。虽然你未来遇到的问题未必百分之百相同,但是你见得多了,你能提炼出一些原则、方法供你灵活运用,这就是技能,记住,能运用是技能,掌握知识、工具都不是技能。

学习方式、渠道也很多,比如各类人力资源公众号、知乎、网课、线下培训等。

另外一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要单就人力资源专业而学习专业——功夫永远在寺外,要跳出圈外思考问题。

更多关于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人力资源场景师

288 评论(13)

黄先生Simon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证书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分为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证书的含金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教材较于一级更具有实战应用性,例如不同企业组织架构形式的适用范围、招聘工具的应用场景等等。相比理论更偏向于实战化。2.一张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二级证书对于自己未来职业发展、履历优化,都有很好的价值,尤其是在应聘国企单位的时候。不能说给工资涨多少,不过至少在一摞人力资源应聘者中可以脱颖而出,有二级证书的背景,会比那些没有接受过人力资源系统培训的候选人更有优势。毕业后可以从事企事业单位及其咨询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岗位,从事人力资源开发、招聘、薪酬管理、员工培训、考核、办公室文秘等工作。如果想要报考人力资源二级证书,推荐咨询尚德教育。尚德教育合作海外名校,申请入学,学制短,授课教师经验丰富。尚德教育主营业务是自考业务,附带的也有一些资格证考试,就自考方面来讲,尚德在全国确实做的非常优秀,授课方式主要是直播加录播课的形式进行大班授课,学习过程中会有班主任负责全程的服务。尚德机构2021年特别推出培训费用损失保障,考试不通过可按协议获得保障金补偿。 点击一下,了解更多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的信息

181 评论(9)

liuyuecao110

2016年,泛人力资源领域职业转型者,在笔者的朋友圈发生的其实并不多。去做教练、顾问、猎头、做投资人、转战民企、往二三线城市走、兼职做些智力输出、跟投项目、创业当老板还是其他转型方向呢?2016年,帮通用中国公关了15年的姐夫李,和自己正式宣战......2016年,在德勤中国干了11年人力资源招聘的亚瑟王,树起了借见独立专家智库的大旗......以下人物简介来自互联网搜索并编辑整理而得2016年2月转型家:凌震文 Tony Ling转型人物素描凌震文先生曾任大众点评网人力资源副总裁、IBM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他在组织发展、人力资源的学习与发展方面有12年以上的从业经验。他在加入IBM之前曾任阿斯利康中国人力资源副总裁。他与他的团队曾被《ChinaStaff》授予"2006年度最佳人力资源团队奖"。在加入阿斯利康之前,他曾在北美进修了三年,之后又在加拿大担任人力资源顾问,并于2003年加入阿斯利康。他的早期工作经历包括:可口可乐中国的发展经理人、东大门咨询公司(后被翰威特并购)顾问。转型前后职业背景:中信资本运营合伙人转型方向:做投资人、顾问、做智力输出一句话点评:搞钱,也是搞人2016年3月转型家:金丽华 Jennifer Jin转型人物素描Jennifer历任职渣打银行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及诺华制药东亚区人才发展执行总监,在财富五百强企业有着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2015年四月加入创业公司集合号(集合号于2013年创建于美国旧金山,公司致力于为创新公司、高成长型企业以各类产业机构提供人力资源SaaS软件及管理咨询服务。),目前担任Jynhe LLC的Founder。转型前后职业背景: Jynhe LLC Founder转型方向:转战民企、跟投项目、智力输出一句话点评:在搞钱的公司里面搞人,现在继续帮人更好的搞人2016年4月转型家:卢汉森 Dominic Penaloza转型人物素描卢汉森先生是优士网首席执行官和联合创始人。他长期活跃在亚洲,在消费者互联网行业拥有长达10年的丰富经验,在私募股权和投资银行方面也具有6年的经验。在创立优士网之前,他是世友网络的创始人和CEO。世友网络是一个社交平台,拥有220万注册用户和包括雅虎日本在内的220个分销商,被TechCrunch誉为是Facebook和Math的混合体。卢汉森先生毕业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同时在理查德艾维商学院获得荣誉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转型前后职业背景:裸心 首席创新官&首席产品官转型方向:跟投项目、做智力输出一句话点评:职业社交终不悟、化作空间走线下2016年5月转型家:汪宇 Rick Wang转型人物素描:老汪/自媒体人/人力资源领域的跨界创业者。16年时间专注人力资源领域,亲自参与设计、并组织实施数十个亚太区、中国区企业的内部人才选拔、人才发展项目,推动了500+名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职业发展。作为一名在人力资源领域混迹了16年老兵,老汪选择了职场自媒体这个领域,以老汪的个人价值判断和个人喜好为准绳,坚持说真话、说实话、说人话,和20万用户在一起,谈企业和人、谈企业中的人和人,以及人和自己的关系转型前后职业背景:职见Hotline创始人转型方向:创业当老板,智力输出一句话点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图样图森破怎么破?2016年6月转型家:李国威 Geoff Li转型人物素描:资深公关和媒体人,闻远战略创始人,曾担任通用电气(GE)中国品牌与传播总监15年,领导GE在中国的广告、公关、企业社会责任、声誉管理、危机传播管理,曾在通用汽车、华晨汽车、生力啤酒担任公共传播职务,前新华社国际部、伦敦分社记者; 人力资源测评工具Lumina认证师,著有职场畅销书《金领手记-领导为什么不生病》,《国际公关》,《中国广告》专栏作者......转型后职业背景:闻远战略创始人转型方向:创业当老板、做智力输出一句话点评:国际公关创业者、威而不怒老司机,上车吗?2016年7月转型家:杨璇波 Carter Yang转型人物素描杨璇波(Carter Yang)先生于2000年加入猎头行业,2001年创立了点才公司,一家从零开始的本土猎头公司。2008年点才和英国上市猎头公司华德士(Robert Walters)联姻, 杨璇波先生执掌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的帅印。到后来创业Talentbook人才榜,现在重新回归担任艾利安中国总经理转型前后职业背景:Managing Director, China at Allegis Group转型方向:其他一句话点评:左三圈右三圈,猎头扭扭,猎腰扭扭2016年8月转型家:邢志明 Frank Xing转型人物素描:近20年职场阅历,曾任美国上市公司软通动力(ISS)人力资源总监、创建过自己的管理咨询公司。在过去15年中,一直关注国内外人才招聘服务模式的演变和管理创新最佳实践,为众多企业、政府和高管提供人员重组、认证评估、运营外包和城市揽才等专业服务。曾担任《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蓝皮书》起草组成员,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等级评定专家组成员。转型前后职业背景:THANK星球 创始人转型方向:创业当老板、顾问、猎头一句话点评:当情怀遇见猎头,人工邂逅智能2016年9月转型家:王文佶 Arthur Wang转型人物素描:23年世界500强HR高管,外企第一代职业经理人。11年德勤大中华区招聘总监,在任期间以招聘创新屡或殊荣:新三版挂牌咨询公司COO/CEO,投资、参与创业项目四个,其中“数联寻英”(大数据招聘)获2016云计算大会优秀创业项目。招聘兄弟会联合创始人、智领荟VHR创始成员;第一部HR众筹网络剧“我们办人事”(全网1亿点播)投资人,编剧;复旦港大企业家俱乐部负责人之一,2014年复旦年度校友候选人。转型前后职业背景:借见智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转型方向:转战民企、创业当老板、顾问、教练、智力输出一句话点评:借高见以补短、借他见以跨界、借异见以明辨、抒己见以集智2016年9月转型家:孙园媛 Sara Sun转型人物素描:孙园媛,笔名孙圈圈。前美世咨询总监,现为移动学习内容产品【圈外】创始人兼CEO,领英洞察专栏作家。此前8年多的咨询生涯中,曾为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设计过组织架构、绩效体系、人才培养体系,自己也经历过几次职业转换,加之目前创业项目是帮助年轻人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深知,掌握努力的正确方法多么重要。转型前后职业背景:移动学习内容产品“圈外”创始人兼CEO转型方向:创业当老板、顾问、智力输出一句话点评:颜值*才华=无限想象空间2016年10月转型家:王文斌 Gawain Wang转型人物素描:王文斌先生在2003年就创立过中国人力资源沙龙HRSalon,在人力资源行业内也具有不小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在人力资源和科技领域均具有丰富的运营和管理经验,同时对互联网技术在人力资源中的实际应用有着 深入的研究和灵敏的触觉。近年,王文斌先生更把视野关注到全球人力资源市场领域,对于美国和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发展有着更深的理解。2016年王文斌先生带领团队创办了优面宝。转型前后职业背景:优面宝 创始人转型方向:连续创业继续折腾一句话点评:HR圈子老司机开新车在路上2016年11月转型家:许贵生 Seb Xu转型人物素描许贵生,默瑞网络BigCard创始人及CEO,有10年的互联网HR及招聘经验,曾在腾讯总部负责中高层的招聘项目(2011-2014),2014年开始创业。Seb拥有10年的互联网HR及招聘经验,曾供职于Cisco、腾讯等知名企业负责招聘项目,对微信核心团队的快速扩张起到极大帮助。作为一名HR出身的创业者,Seb的创业之路似乎和许多创业者并不一样。最新创业项目“海绵保”,海绵保可以通过数据积累,根据企业动态数据来调整费率,在定价上能帮助企业获得主动权,控制风险,降低成本。转型前后职业背景:海绵保(保险领域的B2B2C金融科技公司)CEO转型方向:创业当老板、跟投项目一句话点评:原来跨界之王在这里2016年11月转型家:叶阿次 Aci Ye转型人物素描: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MBA,现任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营运总监,此前担任阿尔卡特朗讯中国区人力资源运营总监。有10多年的HR专业经验。在HR运营效率、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等方面有系统的研究和经验,除了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年,还担任上海交通大学经管学院职业导师、上海大学MBA中心人力资源导师、南京大学商学院EDP中心客座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MBA中心顾问团成员,金桥人力资源协会理事等社会职务。转型前后职业背景:外滩商学院 院长转型方向:创业当老板、顾问、教练、智力输出一句话点评:秉承契约精神,振兴商业文明!2016年11月转型家:曾松柏 Sam Zeng转型人物素描蚂蚁金融服务集团2016年11月4日宣布,将携手北京外企服务集团、德科集团合资成立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云平台人力窝。人力窝的战略将锁定在小微企业的HR(人力资源)服务,未来将保持独立运营;蚂蚁金服将在产品和技术上予以支持,未来所覆盖的企业也有望与人力窝进一步融合和打通。未来人力窝可以做成一个平台,更多的HR相关外部产品、公司都可以作为一项模块加入进来。此外,人力资源场景中亦存在很多金融场景,包括企业的支付服务需求、保险业务相关服务,以及理财和信用需求等。转型前后职业背景:蚂蚁金融服务集团资深副总裁、人力窝董事转型方向:其他一句话点评:未来无限量,明朝更好看!时间事件如有出入请以实际情况为准/仅供参考全世界有多少人,一生只做一件事?专栏作家“七芊”抛出了问题,每个人各有自己的答案。专注或许是对的,主动求新求变可能是更加进取的数字化攻略!2016年即将过去,笔者满怀敬畏之心,向以上前辈大咖致以发自内心的敬意!然而总结和启发还是要有的,笔者斗胆总结如下:转型小步怎么迈?厚积薄发产内容转型是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不同的转型方向,指向不同的成功路径或者失败结局,本身强大的个人品牌,足以为转型者优雅的成为天生爆款奠定基础。著书立说是大部分人在精神层面的渴求,在以上案例中,笔者仔细盘点了其中两位在领英上的内容影响力,足以说明,选择合理的分发渠道,进行创作内容收割粉丝注意力,是转型前必备的一小步(数据统计时间截止2016年12月25日):李国威 Geoff Li在领英专栏发布的内容及其影响力(收割了3171458粉丝)叶阿次 Aci Ye在领英专栏发布的内容及其影响力(收割了167435粉丝)如果有了领英百万级粉丝,微信公众号十万级粉丝,转型前后的抉择会不会更痛快?接下来做好转型时间的选择,回归本我价值,如何衡量转型优势并最终明确转型方向,然后迈出一小步。这个时候职场从业厚积多年的知识经验,需要有策略的进行内容的加工和生产。进入互联网下半场,人与内容、人与话题、人与问题正在不断建立起充分又丰富连接关系,理论上来讲,现在任何一个人遇到任何一个问题,都有了可到达的提问对象,可对比的采纳建议,可追溯直至问题解决的前提保证。市场环境看起来不错,也正是转型者们生产内容的好时机,此外还需要有好的内容分发渠道。据笔者不完全统计,除了大部分人知道的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的头条号,还有百度百家号、凤凰号、搜狐号、还有支付宝推出生活号、易信有易信号、迅雷有迅雷号、UC有UC云观、网易有网易号、一点资讯等等,那么多平台哪个有你的潜在粉丝?,哪里你的个人品牌竞争环境最厉害?哪个粉丝留言通知体系最顺畅?全部上?什么时间顺序上?带来流量如何促活?如何留存?如何变现?如何预测和评估?希望各位读者能从上面的数据和案例中找出一些答案,如果有进一步兴趣,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就数字化时代的个人品牌塑造与经营等话题向笔者留言探讨。变现能力如何强?个人品牌需迭代经历了2016知识分享内容付费元年,知识更新速度之快前所未及、传播广度和被挖掘深度前所未有。150个人脉的邓巴数理论估计是要更新了,一生只做一件事情,有可能在未来变成了贬义词也不一定,但是无论你是斜杠式的多重职业者,还是垂直聚焦的问题达人,你必须要确保自己的个人品牌具备高识别度。你可以仔细盘点下,如果不认识你,但是每当提到你的名字,就能联想到你的行为、思想和某些事件的人有多少?他们是谁?他们可能会在哪里?1000铁粉如何养成?有了之后你有如何成功打通个人品牌变现通道呢?是注册值乎,开通在行之外还有哪些知识付费内容变现法呢?创建收费社群还能不能干?出书/写研究观察报告但是又如何提升写作水平?个人品牌IP化制霸,2017年马上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245 评论(10)

相关问答

  • 人力资源师市场

    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就业前景还是相当广阔的,从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全国的热度来讲,应该是非常有前景的行业,而且薪资也不错,企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如果你打算在人

    joannatang2008 评论(5) 2025-09-11
  • 人力资源师市场前景

    人力资源部,与财务部、市场营销部并称驱动企业的三驾马车,说起人力资源这类工作,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因为你的医保、社保、劳动合同都由这个部门保管,并且最重要的是你的

    我爱吃土豆儿 评论(3) 2025-09-10
  • 川师人力资源市场

    心理学专业就业前景相比十年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十年前,心理学算是冷门专业,本科毕业大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销售等擦边的职位,但当年考研上去的,现在基本都在学校从事

    咣咣中奖 评论(2) 2025-09-11
  • 职场人力资源师

    人力资源师的困境与突破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正日益突出,但其实人力资源师的困境也不少。下面是我分享的人力资源师的困境与突破方法,一起来看一下吧

    依钱钱512 评论(3) 2025-09-10
  • 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市场前景

    人力资源管理师含金量是非常高的,他的就业前景是非常不错的,所以是可以考取的。

    咚董董动 评论(3) 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