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18

士多啤梨cake
首页 > 人力资源师证 > 国际人力资源师课程内容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石语angeline

已采纳

专业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西方经济学、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

1. 培养应用型人才。该学科充分结合物业管理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经过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高校教师和课程设计专家的综合论证,做到了不仅使学生所学知识符合实际岗位的需求,同时也能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增添后劲,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

2. 培养能力型人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不是单纯的知识堆砌和叠加,更重要的是技能和工具的掌握。通过系统地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培养要求

该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扩展资料

1、人力资源管理师改革后不允许没有工作工作证明的考生报考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

据悉,在人力资源管理师改革前并不要求报考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考生提交有关工作证明,而自改革后,有关人事工作经验成为报考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判定标准之一,而且考生还应该根据报考的等级提交相应的学历证明和从事职业工作年限证明。

2、不同等级的人力资源管理师对工作年限证明的要求不同。

对于报考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来说:大专学历报考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考生需要提交3年以上工作证明;本科学历报考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考生需要提交1年以上工作证明;大专以下报考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需要提交6年以上工作证明;取得四级证书后报考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需要提交3年以上工作证明。

对于报考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来说:本科学历报考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需要提交5年以上工作证明;取得三级证书后报考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需要提交4年以上工作证明;本科学历并取得三级证书报考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需提交3年以上工作证明。

参考资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百度百科

国际人力资源师课程内容

173 评论(9)

肖肖肖肖肖雪*

1、大一到大二的主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培训与开发。2、大三到大四的主要课程:员工素质测评、职业生涯管理、招聘与选拔、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

131 评论(9)

进击的银酱

本科的时候有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培训与开发、员工素质测评、职业生涯管理、招聘与选拔、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我们学校就开设了这些。

186 评论(12)

小苏果果

1、大一到大二的主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培训与开发。

2、大三到大四的主要课程:员工素质测评、职业生涯管理、招聘与选拔、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

3、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 ,简称HR)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或者表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减去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后的人口。

扩展资料:

人力资源特性,是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特殊性值,是其他资源所不具备的特殊素质,是人力资源科学性、实践性的表现。

一、不可剥夺性。人力资源是人的价值意义的内在贮存与外在表现,它是同人的生命力密不可分的,是同人的尊严与权益相联系的。不可剥夺性主要表现为:

(1)不能压取,不能骗取,不能夺取;

(2)一切不科学的办法都将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3)一切不正当的手段都将带来人力资源的破坏;

(4)尊重、支持、满足人的需要是发挥人力资源作用的最佳方法。因此,不能剥夺,只能在任用中通过良好的管理与开发让其自觉运用与发挥。

二、生物性。生物性是人力资源行为特征的因由与结果。生物性既存在双向的物质运动,也存在双向的精神运动,还具有单向的抵抗运动。生物性必然带来人力资源使用与开发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三、社会性。人力资源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信仰性,传统性,人群性,时代性,地域性,国别性,民族性,职业性,层级性,文化性。社会性反映出人的立场观点、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基本思想依据。

四、时效性。人力资源的培养、贮存与运用是同人的年龄有直接关系的。不同年龄阶段反映出人力资源不同类别发挥的不同程度。这种不同时效的反映,也是一种自然规律制约的结果。它为人力资源使用的社会政策与技术手段提供了重要参考。如青少年时期,主要是培养教育资源增存阶段;青中年时期,主要是资源运用与发挥时期;老年时期,主要是剩余资源价值发掘阶段。人力资源的时效性显示出用时有效,用必及时,用逢其时,过时效用不大或无效用;用必须因类而不同,因目的而不同。

五、资本积累性。人力资源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活资本,是最现实的生产力。这种资本是靠不断地培养、教育、维护而形成的,是投资长期积累的结果。其结果显示出:

第一,投资伴随人的终生,资本的积累也伴随人的终生;

第二,由投资形成的这种活动资本量具有反复利用性;

第三,滚动式的资源(资本)运用发挥形式,必然造成无限增值性。资本积累性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过程中,必须加大投资以支持良好的培养、教育和维护。

六、激发性。激发,来源于人的满足需求心理。人力资源的激发性在实践中表现为:拉动力量的激发,协同与启示力量的激发,推动力量的激发,刺激力量的激发。激发性为潜能开发提供了理论方法,是激励机制的出发点。

七、能动性。能动性,是人在自我价值实现中的自主运动行为,是人力资源作用发挥的前提。能动性表现为正向能动与负向能动,其对社会的作用意义是不同的。人力资源的政策应使其充分发挥正向能动,减少和避免负向能动。

八、载体性。载体性是人力资源具备装载、运输、传递的能力,是不可剥夺性的必然结果。人力资源的载体性取决于:

一是确实有能力承载;

二是确实承载了有用资源;

三是确实能输出承载之源。人力资源的载体性,为人才的交流提供了前提条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人力资源

299 评论(9)

毛毛512512

人力资源管理师主要的学科有: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会计学、薪酬管理、工作分析与评价、福利管理、劳动关系、战略管理、绩效管理、培训与开发、雇员流动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主要的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培训与开发、招聘与配置、人力资源规划、劳动法、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具有较为深厚的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基础知识与分析方法,熟练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理论和技术,能独立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不同功能模块方案设计、操作和实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将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获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的基本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资格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31 评论(15)

相关问答

  • 人力资源师核心课程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

    MrcuriosityZ 评论(2) 2025-07-25
  • 国际人力资源师课程培训

    现在办这种培训的挺多的,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所以办这些培训的水平也就参差不齐,建议网上查询一下只要是正规的应该水平都差不多。

    小优的爱人 评论(4) 2025-07-25
  • 人力资源经济师课程内容

    主要考组织设计和组织文化、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甄选、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培训与开发、劳动关系、劳动力市场、工资与就业、人力资本投资、社会保

    我爱吃土豆儿 评论(1) 2025-07-24
  • 国际人力资源师培训课程

    应付考试足够了。我个人认为好的人力资源师,应该学习《组织行为学》,然后就是超强的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中国的人力资源师只能说是可以做人事工作,离人力资源还远得很。

    么么哒狂人 评论(4) 2025-07-25
  • 国际人力资源师课程

    劳动争议模拟法庭编号 课程内容 课时 授课形式 证

    我是阿晨 评论(5)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