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4

美人儿不哭
首页 > 人力资源师证 >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变化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头发长很慢

已采纳

小编通过对比分析两个年度的考试用书和考试大纲,总结了一些变动之处,一般来说,有变动的地方往往就是考试的重点之处,感兴趣的考生们可以看看小编总结的一些变动之处。

各个科目新考纲变动之处如下:

《经济基础知识》:章节变化占比%,考点变化占比15%。新增了“政治经济学”与时政,难度与以往相比有所上升。

《工商管理》:该专业的章节变化很大,变化章节占比73%,考点变化占比5%。该专业科目新增及删减了多个考点,变动属于比较大的。

《人力资源管理》:该专业总体变化很小,其中章节变化占比5%,考点变化2%,变动之处在第十九章,新增2个考点。

《金融》:该专业章节变化很大,占比90%,考点变化占比15%,新增了多个考点,考试难度明显上升。

《建筑与房地产经纪》:大纲变化较小,章节变化%,考点变化2%。

《财政税收》:章节变化25%,删除了原教材第十二章“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考点变化12%。

《知识产权》与《保险》:这两个专业大纲变化较小,教材基本无变化,考点变化占比2%。

《运输经济》:章节变化%,考点变化5%,总体来说,大纲变化较小。

《农业经济》:该专业大纲变化适中,章节变化20%,考点变化8%。

《旅游经济》:该专业大纲变化较大,变动章节占比%,考点也变动了30%。

更多中级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变化

123 评论(14)

兰兰110110

为了在考试的时候考到一个好的成绩,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常考知识点:劳动力需求”,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常考知识点:劳动力需求

一、短期劳动力需求

(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劳动力边际产出量

在经济学中,新增一个工人所增加的产出被称为劳动力的边际实物产出(MPL),简称为“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量”。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量是理解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核心概念。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基本思想是:如果把一种生产要素逐渐越来越多地增加到数量固定的另外一种生产要素上去,那么不断增加的这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边际产出量最终会下降,甚至会变为零。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表明,只要其他生产要素(通常指资本)的数量不变,随着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每一单位追求的劳动力为总产量所带来的增加量即他们的边际产出量会先上升,而后逐渐下降,然后达到零甚至为负的规律。

(二)竞争性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1、劳动力边际收益(MRPL)反映的是每增加一个工人所增加的收益。与MPL的联系是:劳动力的边际收益等于劳动力边际产出量的价值量。

2、在短期中,企业的劳动力边际收益曲线就是它的劳动力需求曲线。

由于实物生产率的边际收益递减必定造成收入生产率的边际收益递减,所以它的形状也同样反映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3、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只要条件在MRPL>W时必然会增雇工人,一直增雇到最后雇用的一个工人的MRPL=W时为止。这显示了两个重要情况:

第一,在短期中,企业的劳动力边际曲线就是它的劳动力需求曲线。

第二,工资率与企业愿意雇用的人数,即劳动力需求之间存在着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因而劳动力需求曲线应是下倾的,即斜率为负。

二、长期劳动力需求

分析短期劳动力需求行为时,一般假定企业拥有一定数量的资本,且资本量不随工资率的变化而变化。但生产要发展,企业不可能永远不增加劳动力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

工资率变动在长期中能够比短期中对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产生更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能够得到充分的实现。

(1)所谓规模效应,又称产出效应,它是指工资率变动首先直接作用于生产规模或产出规模,然后再进一步影响劳动力需求量的作用过程及其结果。

原理:工资率上升 —→ 成本上升 —→ 缩减生产规模 —→ 劳动力需求下降

(2)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是指工资率变动通过影响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相对投入比例而对劳动力需求量产生影响的作用过程及其结果。工资率上升时,企业势必会更多地依赖资本来进行生产,而更少地使用劳动力,向“资本密集化”的生产方式转变。

原理:工资率上升 —→ 增加资本需求,减少劳动力需求

工资率下降 —→ 增加劳动力需求,减少资本需求

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方向是相同的,即在长期内,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都使劳动力需求减少,工资率下降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都使劳动力需求增加。所以,工资率变动对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是两种效应所引起的变化之和。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走向,只能是向右下倾斜的,其斜率为负。

三、劳动力需求弹性与派生需求定理

(一)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η)是指某种劳动力的工资率(W)变化1%所引起的此种劳动力的需求量(L)发生变化的百分比。公式为:

η=劳动力需求变动%/工资率变动%=(△L/L)/(△W/W)

η的值为负数,但经济学通常重视的是弹性的绝对值。

(1)|η|>1时,富有弹性。如果劳动力需求曲线是富有弹性的,那么当工资率上升时,劳动力需求量下降的速度会超过工资率上升的速度,工资总量就会下降。反之,工资率下降,工资总量将上升。

(2)|η|<1时,缺乏弹性。如果劳动力需求曲线缺乏弹性,那么当工资率上升时,劳动力需求量下降的速度会慢于工资率上升的速度,工资总量就会上升,反之,工资率下降,工资总量将下降。

(3)|η|=1时,单位弹性。

(二)派生需求定理 希克斯——马歇尔

影响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因素:

①最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指产品价格变动1%所引起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产品需求弹性越大,生产此种产品的劳动力的需求弹性也越大。

②要素替代的难易度。其他生产要素对劳动力替代越容易,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就越高。

③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也越大。

④产品总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重。总成本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重越大,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越高。

(三)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是指一种劳动力的工资率变化1%所引起的另一类劳动力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如是正值,即一种劳动力的工资率提高促进了另一种劳动力的就业量增加,说明两者是总替代关系;如是负值,说明是总互补关系。

217 评论(12)

创兴门窗

改名之后会有一定的影响,是两种不同的证书,而且在改革之后,会更加体现出专业的特点,而且含精量也会有所更改。

120 评论(13)

哼哼家的猫猫

改名字之后,对证书的考取要求会更加严格,会有很多规定的总则,对考生的素质会全面考虑。

238 评论(8)

相关问答

  • 经济师人力资源考点变化

    根据中国人事考试网发布的报考题型,2023年经济师考试报名工作即将开启。人社部发布了《关于印发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规定和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具体变

    白色七巧板 评论(2) 2025-09-13
  • 经济师人力资源变化

    2013年经济师考试整体上教材变化较大,新教材有必要买,辅导书就推荐你看“梦想成真”系列教材,不错的资料。

    whiskey456 评论(4) 2025-09-14
  •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变化

    小编通过对比分析两个年度的考试用书和考试大纲,总结了一些变动之处,一般来说,有变动的地方往往就是考试的重点之处,感兴趣的考生们可以看看小编总结的一些变动之处。

    美人儿不哭 评论(4) 2025-09-12
  • 人力资源中级经济师变动

    人力资源管理师并不等同于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师报名科目中包含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试通过后取得的证书名称为“人力资源管理师”,这里的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证书可以

    yoyobear1988 评论(2) 2025-09-14
  • 经济师人力资源的书有变化

    1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考试内容有: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务科目考查的内容与“人”有紧密联系,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职场经历等都密切相关,实用性和可操

    兔几小兔几 评论(1) 2025-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