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叉叉
1、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是隶属总政治部领导的任职教育院校,正军级建制,是全军院校教学优秀单位、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全军研究生培养单位重点建设院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前身为1977年12月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校;1986年6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1999年5月,空军政治学院转隶并入南京政治学院。
2、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的军事院校,创建于1955年,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坐落于重庆市歌乐山南麓风景秀丽的林园,占地面积2600亩,“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周恩来曾在此下榻。
刘伯承、刘华清、余秋里等我军著名将领及全国著名雷达专家毕德显教授曾在此学习并担任过领导职务,毛泽东等人曾多次对该院做过特殊指示。
建国初期,这里是全国唯一的军事高等通信院校,我军先后在此开办过“西南军政大学”、“通信兵工程学院”、“雷达工程学院”等军事院校。
以此为基础,七十年代中期后,又先后组建了南京、武汉、西安、广州、张家口合肥等电子通信院校,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曾经几易校名,1986年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
3、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是一所培养全军后勤通用专业军事人才的高等教育院校,主要承担后勤综合业务、后勤基层管理、油料勤务、军需勤务、军事设施勤务、军事物流管理、军事物资采购管理。
以及财务审计等领域的本科、任职培训、研究生教育、士官培训、文职人员培训、外军留学人员培训以及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干部培训等任务,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和军队“2110工程”整体条件重点建设院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于2017年以后勤工程学院和军事经济学院为基础组建而成,始建于1961年。
原后勤工程学院成立于1961年11月,以河南新乡第三军械预备学校为基础,历经多次调整组建,1975年恢复后勤工程学院校名。
原军事经济学院于1946年7月创建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最初为东北民主联军供给学校,1986年定名为军事经济学院。
4、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简称“空军军医大学”、“四医大”,坐落于古都西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医科大学。
是国家“211工程”、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军队培养高、中层次医学专门人才的摇篮。
1941年,八路军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创建;1948年11月,进驻西安,先后更名为西北军区人民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学院;1952年10月,奉中央军委命令,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原第五军医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1954年,原第四军医大学和原第五军医大学合并组建为第四军医大学。
1959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2017年,因中国军队改革,转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并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并对外保留第四军医大学校名。2017年9月,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5、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管理部,是全军唯一培养军事交通运输和军用车辆装备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高等学历教育院校”。
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在已成为一所多专业、多层次的综合院校,为全军培养军事交通运输方面的高级工程和指挥、管理人才。
学院于1973年复建,1978年开展本科学历教育,198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1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还为外国军队培养军事留学生。2001年12月顺利通过了军队校本科教学评价,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地处天津市河东区,占地面积95万平方米。是全军军交运输系统唯一的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院校。是全军培养军事交通运输、军用车辆装备和军用物资储运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最高学府。
是集保障指挥与工程技术于一体、多科性教学科研型军事院校,主要面向全军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生,同时承担任职教育和外军留学生培训任务。
学院组建于1973年,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在已成为一所多专业、多层次的综合院校,为全军培养军事交通运输方面的高级工程和指挥、管理人才。
扩展资料:
专升本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亦称统招专升本),考试对象仅限于各省、直辖市、全日制普通高校(统招入学)的专科应届毕业生。
个别省份的命名有所差别,如河北省称为普通高校专接本,广东省称为普通高校专插本,江苏省称为普通高校专转本。其余省份皆称为普通高校专升本。
第二类是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其拥有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分业余和函授两种学习方式)、网络教育专升本(远程教育)、开放大学(原广播电视大学)专升本。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专升本
爱吃的呆猫
您好,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是一所以管理学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湖北省人民政府。学院成立于1984年,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属于本科二级学院。学院下设管理学院、工程技术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文法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部门。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层次主要分为专科和本科两种。而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是本科二级学院,也就是说,它的学历层次是本科层次。因此,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是本科院校,属于本科二本或二本以上院校。总之,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是一所以管理学为主的本科二级高等职业院校,属于二本或二本以上的院校。
你真美呀?
武汉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怎么样?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归口管理全校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继续教育的职能部门,也有独立办学的职能,学院努力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实体化办学新思路,拓展办学空间。武汉大学继续教育是学校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50年代初期,学校就开始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现已形成包括高等函授教育、夜大学、成人脱产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远程)教育和教师培训、干部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培训多层次、多形式的完备的继续教育办学体系,是武汉大学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 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归口管理全校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继续教育的职能部门,也有独立办学的职能,学院努力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实体化办学新思路,拓展办学空间。 依托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优越条件,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开设高中起点专科和专科起点本科专业100个,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每年招生5000余人;网络教育从开始试点,已开办了20余个本、专科专业,在湖北、浙江等15省、市设立了25个校外学习中心;同时,作为自学考试主考学校之一,至今为社会培养本专科毕业生10余万人,注册考生30余万,现有主考专业19个。学院积极稳妥发展各类学历教育的同时,还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和高端培训。一方面,承担国家测绘局、水利电力行业和医疗卫生系统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任务,一方面针对社会需求,面向行业、党政机关和区域开拓高端培训市场。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规范办学、严格管理、注重质量。几十年来,为社会培养大量专门人才。先后荣获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优秀学校、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和全国自学考试先进助学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1月18日,为进一步统筹好原继续教育学院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的资源,更好地发挥继续教育和师资培训工作在学校办学中的作用,学校决定合并、重组新的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武汉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武汉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武汉中心、武汉大学考试中心、武汉大学全国干部教育培训中心)。 新的继续教育学院抓住新机遇,站在新起点,提出新要求,实现“1+1>2”的理想目标,办出“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大力发展干部培训、行业培训、高端培训,创造出武大特有的品牌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xiaohoulee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地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415号,该校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就座落于一城秀水半城青山的武昌省府重地、南湖之滨、东湖之侧。周围高校林立、学习氛围浓郁;位居中心城区、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办学实力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以久负盛名的湖北省团校为基础建立,湖北省团校的前身是1951年建立的******中南局团校,办学历史悠久。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是一所共青团湖北省委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大专院校,以培养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湖北青年职业学院已成为全国共青团系统骨干高等学校,是我省青年干部培养基地和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定点人才培养基地,也是我省唯一颁发“双毕业证”(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湖北省团校)高等学校。(部分经过考核获得湖北省团校毕业证书的学生,既是专业人才,也具备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基本技能。)
2014年,省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团省委配套2500万元,在湖北青年职业学院建设湖北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共青团湖北省委已在学院建成了湖北青年公益组织孵化器,从而使学院成为我省唯一一所为青年学子创业梦想提供“双孵化”支撑(企业孵化和社会组织孵化)的创业型高等学校。学院还建有湖北省青少年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免费为学生提供创业培训课程,协助学生创建属于自己的工商企业。在高职院校中,创业特色的办学优势十分明显。
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
自开办高职教育以来,已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1万多人。
学院设有信息工程系、商贸系、旅游与乘务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艺术设计系、公共课部等6个院系部,并针对紧缺型人才需求现状,建有光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现开设16个专业,,30多个特色专业方向,形成了社会工作、信息技术、艺术传媒、建筑工程、商务旅游等五大专业群,其中有2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广告与会展专业、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2个国家实训基地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信息安全技术专业)、1个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专业、2个省级实训基地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旅游管理专业)、6个楚天技能名师领衔建设校级重点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广告与会展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信息安全专业)、1个“黄鹤英才”专家领衔建设并与重点大学联合专本硕连读专业(社会工作专业)。
学院建立了青年干部培训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湖北省青少年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省人社厅职业资格证考点、全国首批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等教辅机构,青年干部培训、社会青年培训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培训鉴定人数年均约1万多人。
学校教学设备齐全,现有固定资产35,730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000多万元。馆藏图书万册。拥有一批现代化实习实训中心、和“校中厂”,建设有中央财政支持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网络与信息安全实训基地),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中旅集团实训基地)、31个校内实践基地,其中10个“校中厂”。与华为、中国电信、烽火科技、新八建设集团、上海通用、武汉地铁集团等50余家优质企业建立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开设20多个订单培养高薪就业班,设有50余家校外优质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和3个“校中厂”。
师资队伍
学生是学校第一主体,教师则是第一主导。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以国务院津贴获得者专家、楚天技能名师、校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为引领,以校内专业带头人、负责人为龙头,以骨干教师、兼职教师为中坚,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型、开放式的教学团队。
学校聘有国务院津贴获得者专家2名,拥有教育部专家1名、正教授2名、“黄鹤英才”专家1名、共青团中央表彰的优秀教师3名、8名“楚天技能名师”、“双师素质”教师31人、30余名优秀兼职教师。建立了50余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将一批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
学校坚持以“以素质为本”,聘请李敬一、吴天祥、尹北琛、徐本禹等10多位著名特色素质导师,全力打造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
人才培养特色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第一主体的办学思想,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 “青”字号特色素质教育,使学生既掌握良好的专业技术技能,又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在校生入党比例高于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进步快、成长快、成才快,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
学校以“阳光朝气、厚德专能”为校训,推广职业教育领域最先进的“学生主体、具体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确保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校风、教风、学风,风清气正。爱国、爱校、尚德、尚能成为全校师生的普遍价值追求。
根据国内最权威的教育评价机构麦可思的调研,我校毕业生培养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毕业半年后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毕业一年后8%的学生进入高收入大学毕业生行列。毕业生协议就业率在全省排第十五名,创业比例排第十名。近两年5%的在校生获得省以上教学竞赛大奖,远高于一般高等学校,80%以上毕业生在国家大城市就业,远高于一般高等学校。
才俊辈出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湖北省团校是全省青年之家、成才高地。在6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无数青年学子,曾在这里挥洒青春、奋发学习,一批批青年才俊从这里走向社会,走向人生的辉煌。他们之中,既有一批像万绍芬(原江西省委书记)、陈万波(湖北省移民局副局长)、吴烨(浠水县委书记)等一样的党政干部,也有一大批像王光杰(深圳姓名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樊哲军(武汉军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等一样的创业成功人士,更有无数奋战在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骨干,可谓群星灿烂,辉映荆楚。
筚路蓝缕,励精图治。今天的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正通过整合优质社会教育资源、加快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办学的比较优势、加大校园建设力度等战略性措施,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塑造优良的学校形象,努力把学校办成理念先进、内涵丰富、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一流名校,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做出更大贡献。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