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26

蓝梦与信
首页 > 考试培训 >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8想說

已采纳

旺黔诚大树职教给大家解答!

资料分析题是行测里面较难的模块,快速提分技巧其实没有太多用处,重要的是自己对于公式的灵活应用和刷题量。大树职教作为贵州本土的专注于公考/编制类培训的企业,有着很多的经验,大家有关于这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问哦!旺黔诚·大树职教在省考面试中已经连续三年拿下省考面试全省第一!

公务员笔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如何复习?

一、复习时培养“三个能力”

阅读能力:考虑到资料分析材料的呈现形式,能否找到题目所需的数据、并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是尤为重要的事情。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就可以有意识地增加阅读量。并且在备考中,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

列式能力:因列式能力更多体现在对题目考察理论的理解、对材料数据的把握能力上,因此在初学资料分析的时期,建议大家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来确保所接受的知识是准确且符合当前学习阶段的。此阶段的重点即在于夯实理论基础,边学边练、边练边学,为后续巩固和冲刺阶段打好根基。而当基础理论阶段之后,建议大家选取合适的,有计划、有阶段地进行刷题巩固。

计算能力:为了提高考场上的做题速度,建议大家在备考中,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基本计算能力(如两位数/三位数之间的加减法、两位数和两位数的乘法、多位数除两位/三位数等)。并且由于从近几年看,国考更加重视解题技巧,大多题目只需估算即可。因此在提升自己基本计算能力的同时,针对不同的计算形式,学习一定的估算技巧,进一步提升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二、保持刷题节奏

资料分析和图形推理板块,都是比较依赖于做题的敏感度。

某天猛刷300题,然后若干天摆烂一题不做,效果远不如每天、连续刷50题,刷6天。

所以不少同学喜欢某段时间猛刷资料分析,正确率的确会有大幅度提升,但是放一段时间不做题,马上正确率下降。

这点相信参加过国考面试的同学会感同身受,因为几个月不学行测,等国考面试完,准备省考时会发现,刷题手生,一夜回到解放前。

刷题量很重要:

速度和正确率的提升,主要依靠大量刷题。对于数学基础一般、思考较慢的同学,没有上千题的刷题训练,很难靠基础得到满意分数。

一是靠刷题,磨炼速算方法。不管是技术流,还是硬算破解流,都要在实践中提升熟练度。

二是靠刷题,卡时间提速。从最初三四分钟一道题,到一分钟左右一道题,资料分析题目就是最好的磨刀石。

我从计算慢、正确率低,到一分钟一道题,基本全对,主要是连续2个月刷穿基本资料分析题库书,总题量大概2-3千,供大家参考。

选对适合的做题技巧

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直除估算等“硬算暴力破解流”,一类是减少计算量的“技术流”。

如果你思维敏捷,且讨厌硬算,那么选择减少计算量的“技术流”。

如果你方法运用不熟练,不怕大量加减乘除,那么选择直除估算等“硬算暴力破解流”。

我刚开始也非常痴迷各种“技术流”,不仅可以减少计算量,还可以各种炫技,甚至直接看出答案选项。后来发现,“技术流”的方法都有使用条件,不是每道题都可以用。而且我个人思维速度并不快,在紧张状态下,就经常想不到技术流”的方法,反而下意识地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直除。

从做题时间角度看:

“硬算暴力破解流”=思考时间少+计算时间多

“技术流”=思考时间多+计算时间少

如果思维不够快速,不妨选择“硬算暴力破解流”,只要通过大量练习加减乘除等计算方法,就可以压缩计算时间。换句话讲,如果运用“技术流”不够熟练,时间上并不比“硬算暴力破解流”更快,还容易算错。

总结错题

资料分析的错题比较好整理,要不就是算错,要不就是找错了数据,或者计算关系搞错。在分析错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出题人有意设置的“坑”,例如题目单位和材料单位不一致,数据年份不一致等等,做题的时候下意识地去提醒自己不要跳各种“坑”。

熟悉材料结构

熟悉材料结构是建立在大量刷题的基础上,因为资料分析的材料类型总共这么多种,例如表格、文段等等。内容是进出口等经济指标,或者医疗资源等社会资源指标。尽量做到在刷题后期,一看题目,就大概知道数据在那个文段找,在那个表格找,不会找错,对类似材料把玩得很透了,找数据往往是下意识的。

以上是旺黔诚大树职教整理的备考行测资料分析及做题技巧的内容,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或者学习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遴选、事业单位\教师\银行\国企招聘等的内容或者想问的问题,小编都可以给大家解答!欢迎大家前往贵州旺黔诚大树教育官网具体了解!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

199 评论(15)

bluelights

【方法】1、数量关系题:数学比较强悍的,技巧掌握灵活的,基本能在一分钟左右坐一道题的,就先做数学,不然,就舍掉数量关系题。2、常识题、言语题、判断推理题:不要浪费时间,肯定的答案快速选择,不确定的也不要纠结,因为不可能你都会。3、资料题:放在数量题前面做,因为资料题比较简单,肯定都会做。【总体的原则】是:保证每块有60%左右的准确率即可,其他的舍去。举个【例子】:逻辑题一共10题:保证6-7题是认真做的,其余3-4题比较难的就不要纠结了,凭感觉选一个差不多的即可。最后时间实在不够的情况下,【蒙题】,要蒙相同的选项,运气好的话会对不少。【总结】还是要有扎实的理论储备,培养做题的感觉,有些做对的题你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选,但是就是想选这个选项,这就是培养了做题的感觉,这种感觉在言语题上的应用更明显。

326 评论(12)

卡卡7031

先放给那。等把会的写完了。再好好考虑那个问题。

128 评论(12)

piaopiao1234

1)代入法2)质因数分解3)特值法,4)公式法,5)整除法

241 评论(14)

小吃货圈圈y

不建议去做数量关系,实际考试做题中,没有时间去做数量关系题目,行测分数考高分的都是有选择的做题,数量关系是性价比最低的题目

106 评论(14)

夹心大便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理题型涉及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考生需掌握各题型的解法及技巧。如,数量关系题型涉及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利润问题、相遇问题等。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计算题解答技巧,如:1)代入法将选项直接代入题干,验证答案。①直接代入:把选项一个一个代入验证,直至得到符合题意的选项为止;②选择性代入:根据数的特性(奇偶性、整除特性、尾数特性等)先筛选,再代入排除。2)质因数分解把几个数先分别分解质因数,再把各数中的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和独有的质因数提取出来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3)特值法,如:①利润问题:可把未知量成本设为特值,常设为1或100。②工程问题:设工作总量为“时间们”的公倍数。4)公式法,如:①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②利润问题③三者容斥公式:A∪B∪C=A+B+C-A∩B-B∩C-C∩A+A∩B∩)整除法当计算工程中要求一个乘积的结果,如列式是M=AB,求M,此时可利用M是A或B的整数倍来猜答案。

282 评论(11)

mrs探险家

可以利用以下五个技巧进行答题:

一、代入排除法;

二、数字特性法;

三、比例法;

四、赋值法;

五、十字交叉法。

我们可以利用以下五招解数学题:

一、代入排除法

代入排除是最直观快捷的行测解题方法。在两种情况下考虑用代入排除法:一是看到多位数

问题、年龄问题、同余问题等题型,用代入排除;二是没有思路和方向的时候,考虑代入排除。

【例 1】有四个学生恰好一个比一个大一岁,他们的年龄相乘等于93024,

问其中最大的年龄是多少岁?( )

岁 岁 岁 岁

【答案】C

【解析】直接求解比较麻烦,考虑代入排除。带入A选项,最大的16岁,这几个人就是6,

15,14,13。四个数的乘积尾数为0,不符合,排除。同理排除BD。因此答案选择C选项。

二、数字特性法

【例1】(2008-广东-15)某年级有4个班,不算甲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1人;不算丁班其余

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4人;乙、丙两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班的总人数少1人,问这四个                      班共有多少人?

 

【答案】A

【解析】考虑数字特性法中的奇偶特性。乙、丙两班总人数比甲、丁两班总人数少1人,

运用奇 偶特性可知乙、丙与甲、丁之和也就是四个班总人数必然是奇数,排除B、C。

由题意(乙+丙+丁)+(甲+乙+丙)=131+134=265,可以推出四个班人数小于265,

因此答案选择A选项。

三、比例法

比例是各数或各物理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凡是符合等式A=M×N的形式,其中,A、M、N代表

不同的物理量,且三个量中必须有一个量确定,都可以采用比例法。在实际的应用中,诸如路

程=速度×时间,收入=单价×销量等均符合条件。当A固定时,M与N成反比例关系;

当M固定时A与N成正比例关系。

【2012浙江-53】A、B两地间有条公路,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走半小

时后,乙才出发,一小时后两人相遇,甲的速度是乙的2/3。问甲、乙所走的路程之比是多少?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V甲:V乙=2:3,T甲:T乙=,

则S甲:S乙=2××1=1:1。因此,答案选择B选项。

【2008年山东-43】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 3:1,

另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 4:1,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则混合后的酒精和水的

体积之比是多少?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溶液问题。两个瓶子体积相同,酒精和水的体积比分别为“3:1”和“4:1”,

分别将瓶子分成“3+1=4”和“4+1=5”份,因此,要变成“和同”的比例形式。

4和5的最小公倍数为20,则3:1=15:5,4:1=16:4,

混合后酒精和水的体积比=(15+16): (5+4)=31:9。

因此,答案选择A选项。

四、赋值法

【例 1】(国考2012-71)2010年某种货物的进口价格是15元/公斤,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量

增加了 一半,进口金额增加了20%。问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价格是多少元/公斤?

【答案】 B

【解析】题中2010与2011两年中的进口价、进口量和进口金额发生改变,故可赋值2010

年的进口量为2公斤,则2011年的进口量为3公斤,两年中单价、数量和金额的数量

关系如下图所示:

2010年进口额=15×2=30 元,则2011年进口额=30×(1+20%)=36元,

那么2011年的进口价格=36÷3=12元 故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价格是12元/公斤。

因此答案选择B选项。

五、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在溶液问题、经济问题、工程问题和和差倍比问题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1】(2010贵州-9)要将浓度分别为20%和5%的A、B两种食盐水混合配成浓度为15%的

食盐水900克。问5%的食盐水需要多少克?( )

     

【答案】C.

参考资料

华图教育.华图教育网[引用时间2018-4-13]

98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