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小饭
历史学考研主要考历史学、英语、政治,这三门科目。历史学(中国古代史30%、中国近代史20%、世界古代史20%、世界近代史30%),一共300分,答题时间3个小时。
历史学专硕的考试科目为333综合教育、英语2、政治这三门,若报考的学校对专业课有要求,就根据其要求购买参考书。
1、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中国自1840年以来直至现在的160多年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是区别于世界近现代史,专以中国为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叙述主体的一门学科。
2、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是世界历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属历史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起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3、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的年轻分支学科,又与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关系。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政区和疆域的变迁,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在西方也有类似的研究。然而,历史地理学作为现代地理学的组成部分首先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
佳佳13817062298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5) 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6)辛亥革命;(7)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8)新民主主义革命;(9)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3.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0)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2)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5)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6)“文化大革命”;(17)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18)“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5.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9)雅典民主政治;(20)罗马法。6.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2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2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7. 俄国十月革命(24) 俄国十月革命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25)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6)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27)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9. 古代中国的经济(28)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9)手工业的发展;(30)商业的发展;(31)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等等
lalack1987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宋代科举考试的特点:轻诗重实际能力;明清科举考试的特点:八重取士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文人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它是封建王朝的一种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它被称为科举考试,因为它采用了按科目选拔学者的方法。从隋朝到光绪二十七年,科举考试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治权力的要求,加强权力的集中,因此,选拔官员的权力被移交给中央政府,科举制度取代了九级制度和正正制度。隋炀帝三年,设进士部,通过考试选拔进士。“进士”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王鉴》中,其本义为“进士”可得头衔和俸禄。当时主要的试验政策,是关于当时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论文,称为试验政策。虽然这种以科选吏、以试选吏的方法在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制度,但它将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选举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唐代科举考试的特点是:题材繁多,重在诗词
唐代科举考试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进士科举的兴起,成为士人成为官员的主要途径。唐代进士考试往往是基于诗和赋,不仅如此,应进士考试的文学创作成一本书,投给当时的文学名人政要或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推荐,为了提高可视性和机会,这种做法被称为xingshu。
宋代科举考试的特点:轻诗重实际能力
由于时间的限制,论文一般都是这样写的。但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它也有一些优秀的作品。由于宋代实行文官政治,大量文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有发言权,而且还是文学界的领袖。因此,宋代的文人多为官僚、学者、文人的复合型人才,其知识结构比汉唐时期要广得多。
明清科举考试的特点:八重取士
明清科举考试均以八股文为主要内容。八篇文章每改一字,明朝《四书》题名规定要写200字以上,《五经》题名规定要写300字以上。为了赢,考生往往写的越来越多。清康熙43年,规定八篇文章不超过700字。仅仅在八篇论文的形式上,其内容也有自己的规律。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