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妖精87623
期中考试转转眼即到,考前的模拟题也成为了所有考生最大的需求点。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初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测试题,欢迎阅读。
一、积累运用(30分)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相应的汉字或拼音。(6分)
文学殿堂圣洁美丽,曾吸引了多少人在其间cháng( )徉驻足:对文学无限憧( )憬、为我们打开一扇知识大门的赵丽宏,在《千家诗》中怡( )然自得的于漪,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的田晓菲……又有多少伟大的文学形象在一刹那照亮了我们心灵:面对cù( )然而至的海难依然保持镇静的哈尔威船长;自认为豁达、洒脱最终茅塞( )顿开的男生贾里;迂腐教条、固执呆板、可笑可怜的郑国人……还有多少生动而曲折的故事在我们的脑海中镌刻出一道道美丽风景:烟波浩miǎo( )的水泊、雄伟险峻的梁山,还有那摇摇欲坠、半明半昧的繁星,缥缈得如同仙境般的赵庄戏台……这些都是文学的魅力——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情感,构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动人画卷。
2.下面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反老还童 群星荟萃 眼花缭乱 小心冀冀
赏心悦目 势不可当 井然有序 惊慌失错
走头无路 镇定自若 相提并论 念念有词
3.根据语境及括号内提示,填写合适的成语。(任选两个作答)(2分)
快乐是什么?孩子说,快乐就是和同伴一起搭积木并__A__(表示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沉溺其中,不觉疲倦);成人说,快乐就是和友人一起品茶而__B__(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老人说,快乐就是和家人一起共享__C__(形容家庭之乐)。
我选______,成语:__________;我再选______,成语:__________。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B.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
C.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
D.北京日报社 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征文活动。
5.(无锡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和思维能力。
B.参展企业代表和与会的外宾就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问题广泛地进行了交流。
C.由于合理的体能训练,使他的体重在两个月内减掉了二十多斤。
D.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大多善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6.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即可不失时机地感受生命旅途的劳顿和艰辛,又能亲历笔力难及的人文景观和民风民俗。
②路上的寻求势必将自己置于不安逸的处境,它不是走马观花,不是游山玩水。
③这样的人生状态,在内心深处产生的巨大而强有力的生命震撼,自然蕴藏着势不可当的大智慧。
④它摒弃了坐在书房里的自得和悠闲,却有着直观现实,直面生命,让脚步和身心融入自然智慧的豪壮。
A.②④①③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③①②④
7.名著阅读。(4分)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________________于1942写成的童话。童话中小王子告别自己的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他先后访问了________个行星,各种见闻使他陷入忧伤,他感到大人们荒唐可笑、太不正常,最后在________的帮助下离开地球,重新回到他的B612号小行星上。童话借此表达出了作者对________的讴歌。
8.阅 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材料二:重阳节形象标志(右图)。
(1)阅读材料一,说说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有什么内涵?(3分)
(
2)材料二是重阳节形象标志图,它由一个双九的图案,结合中国古老的毛笔画元素和菊花构成,有何寓意?(2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9分)
水调歌头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下列词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按提示默写句子。(2分)
(1)这首词中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咏月诗中,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词的上片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__________,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2分)
12.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理解。(3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7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必细察其纹理 ________________
(2)徐喷以烟 ________________
(3)鞭数十 ________________
(4)以土砾凸者为邱 ________________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15.作者小时候把烟和蚊子想象成云、鹤,可见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大师治学
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
③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倒过来,往讲台上一倒,只见满满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④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⑤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
⑥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
⑦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班56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考,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 我也不肯。”他还把考试比成大煞风景的“煮鹤”,说:“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
⑧令人称奇的是,那些被林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其实,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他的这种相面打分看似随意,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之后作出的合理决断,比起偶然性很大的一次考试反而更显出其公平。
16.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17.选文第③段描写林语堂,有神态描写,还有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2分)
18.林语堂“相面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3分)
19.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浸透着林语堂强烈的情感,极富感染力。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表达的情感。(3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洞 茶
毕淑敏
①我16岁时在x 藏海拔5000米的高原当兵。司务长分发营养品,给我一块黑乎乎的粗糙物件,说,这是茶砖!
②拿东西时砖茶一不小心掉到雪地上,我没有捡,弯腰太 费体力。一旁的老医生心疼地说:关键时刻砖茶能救你命呢。我不以为意。老医生告诉我,它叫青砖茶,用茶树的老叶子压制而成,发酵后颜色黢黑,茶碱含量很高,茶碱可以兴奋呼吸系统,如果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喝一杯砖茶,可缓解症状。它是高原之宝。
③没到过藏北高原的人,难以想象砖茶对于边防军的意义。高原上的水,不到70℃就开锅了,无法泡出茶中的有效成分。我们只有把茶饼掰碎,放在搪瓷缸里,灌上用雪化成的水,煨在炉火边久久地熬煮,渐渐地,一抹米白色的蒸汽袅袅升起,缸子中的水慢慢红了,又慢慢黑了… …平原青翠植物的精魂,在这冰冷的高原,以另外一种形式复活。
④慢慢喝茶上瘾,便很计较每月发放砖茶的数量。有一次领完营养品,我端详着分到手的砖茶,委屈地说:“司务长,有人抠走了我的茶,你看,还留下两道深痕。”司务长说:“哈!应该是三道痕的。那不是被人抠走的,是厂子用机器压下的商标,这茶叫‘川’字牌。”我追问:“这茶是哪儿出的啊?”司务长说:“‘川’字牌,当然是四川的。”
⑤从此我与这砖茶朝夕相伴,它温暖了我的胃,安慰了我的心,清醒了我的脑,成为我无声的知己。
⑥11年后,我离开高原回到北京,寻遍北京的茶庄,却再也找不到我那有三道痕标记的朋友,失望之余,觉得它好像变成了我在高原缺氧时的一个幻影,与我悄然永诀。
⑦此后三十余年,我品过各种各样的天下名茶,用过林林总总的精美茶具,见过繁复古雅的饮茶仪礼,却总充满迷惘困惑,茶不能大口喝吗?茶不能放在铁皮缸子里煮吗?茶不能放盐巴吗?茶不能仰天长啸后一饮而尽吗?
⑧一次出差到了四川,满怀希望地买了一块茶砖,以为将要和老友重逢。喝下却全无当年的韵味,我绝望了——舌头老了,甘凛的砖茶味道和那段难忘的岁月搅缠在一起,永远留在了藏北高原重重的冰雪之下。
⑨今年,我在湖北赤壁终于见到了老朋友。赤壁有个老镇遍植茶树,因地名羊楼洞,所产砖茶被称为“洞茶”。那里有三条清澈的天然泉水,三水合一,即为一个“川”字,成了砖茶的商标。
⑩有了上次的 教训,我不敢贸然相认。砖茶沏好,我轻浅地抿了一口。
B11晴天霹雳,地动山摇!所有的味蕾,像听到了军号,怦然怒放!
B12天啊,离散了几十年啊,我终于再次和你相逢!你甘暖依然啊,你温润如旧!
B13一时间,熟悉的感觉如烟霞般升腾,那青春年华的神采风貌, 如老式照片在水盆中渐渐显影,越发清晰。
B14那些冰雪漫天的日子,呷一口洞茶徐徐咽下,强大而涩香的热流注满口颊,旋即携带奔涌的力量滑入将士的肺腑,让戍边的人忆起遥远 的平原,缤纷的花草,还有挚爱的亲人。他们疲惫的腰杆重新挺直,成为国境线上笔直的界桩;他们疲乏的双脚重新矫健,巡逻在千万里庄严的国土之上。
B15青山绿水中的赤壁茶林啊,你可知道曾传递给边防军人多少温暖。你曾给予边疆战士多少力量!你可知道你对我有着怎样的意义!
B16我用当年方法熬煮洞茶水,把它洒向大地,对天而祭,司务长和老医生都因高原病早早仙逝,他们在天堂一定闻得到这质朴的香气,沉吟片刻后会说,是这个味道啊,好茶!
(有删改)
20.本文写了作者与“洞茶”几十年一波三折的情缘。请参照所给语句,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每空用8个字回答)(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寻找砖茶,失望困惑→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22.第B12段运用了第几人称的写法?有什么作用?(3分)
23.作者在第B15段说“你可知道你对我有着怎样的意义”,请联系全文,说说“洞茶”对于“我”有哪些意义。(3分)
三、作文(50分)
24.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很少。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励、关怀、理解 和空间,有的人则只需要一张 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的人渴望成长,无惧挫折,有的人则害怕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
亲爱的同学,你认为成长最需要什么呢?请以“成长,需要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请在上面题目的横线上填入一个 你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如宽容、挫折、成功、快乐等),然后作文。600字左右。
美丽苗条龙龙
期中考试在即,大家准备好了吗?下面我整理了初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测试!
一、基础知识部分。(20分)
1、下列加框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澄清(chéng) 糟蹋(tà) 颤抖(zhàn)
B.凝视(níng) 应和(hè) 玷污(zhān)
C.敷衍(yǎn) 收敛(liǎn) 岔道(chà)
D.瞬间(shùn) 栖息(qī) 聒噪(guò)
2、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
A.分歧 瘫痪 憔悴 不可抗拒 B.决别 仗义 脸颊 形影不离
C.欹斜 徘徊 海鸥 美不胜收 D.惭愧 辉煌 辛辣 蛛丝马迹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
A.《我的老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魏巍写的。
B.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C.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D.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①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 )着万顷绿地。
②初到台湾的“团团”和“圆圆”表现不( ),在众目睽睽下悠然自得,以它们顽皮、娇憨的俏( )向台湾同胞拜年,祝台湾同胞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③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谁( )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 )不该错过。
A.滋养 俗 样子 只要/就 B.滋养 错 样子 如果/就
C.滋润 错 模样 只要/就 D.滋润 俗 模样 如果/就
5、下面加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B.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游戏的害处。
C. 他工作能力强,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好班长。
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①所以,那些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在受挫时,是绝不会消沉的。
②人生之旅是曲线的,人类的历史也是曲折的。
③因为,他们总会透过暂时的风雨,探测到未来的阳光。
④一切的挫折、低谷,只是前进道路上的小插曲而己。
⑤但曲折,并非人生前途的黯淡和历史潮流的倒退——人生之途虽然曲折,但前程似锦:人类历史虽然曲折,但时代总是在曲折中前进。
A.④②⑤①③ B.②⑤④①③ C.②③⑤④① D.④③⑤②①
7、对下列句子的运用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晋祠,真不愧为这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比喻)
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设问)
C、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拟人)
D、千万条腿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8、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
B、《济南的冬天》——老舍——北京人,现代作家
C、《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D、《论语》——儒家经典著作——孔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9、关于《繁星春水》,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作者冰心,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B、诗作以“小诗”为主,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
C、诗作的内容包含三方面:一是对母爱的歌颂,二是对童真的颂扬,三是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
D、小诗“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出自这部诗集。
10、下面语言不得体的一项是(2分)( )
A.“人人讲究卫生,争当文明市民”(街道旁标 语)
B.“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学校 标语)
C.“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本院”(医院门口标语)
D.“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注意交通安全” (道路旁标语)
二、古诗文默写。(8分)
11、《论语》中阐释“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12、子夏曰:“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3、水何澹澹, 。
14、 ,江春入旧年。
15、 ,浅草才能没马蹄。
16、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7、子曰:“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
三、阅读分析。(27分)
(一)《陈太丘与友期》(7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8、解释划线词语:(2分)
太丘舍去—— 元方入门不顾——
19、翻译句子:(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友人惭,下车引之
20、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分)
(二)《春》(10分)
……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2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你说一说。(2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2、“春花图”中,作者写蜜蜂嗡嗡地闹着、蝴蝶飞来飞去,对写春花有什么作用?(2分)
23、作者调动了各种感官去描写无形的春风。请问,文中划线句子是从哪个角度去描写春风的?写出了春风什么特点?(2分)
24、“春雨图”中,作者除直接写雨外,还写了些什么?给我们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分)
25、最后三个自然段,除了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外,还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这三段写出了春天的哪三个特点?(2分)
(三)妈妈是我心中的一团火(10分)
①当我刚呱呱出生时,护士就不让妈妈见到我,悄悄地把我抱到哺婴室去。医生 地告诉她,我的左肘以下没有手。
②有一天,7岁的我走出厨房嘀咕道:“妈妈,我不会削土豆皮,我只有一只手。”妈妈在做针线活,她头也不抬地说:“你回厨房去削土豆皮,今后再也不许用这个借口拒绝干活了。”我当然能削土豆皮,用我的右手持刀削皮,左上臂帮着托一下就行了。妈妈知道办法总会有的,她常说:“只要你尽最大的努力,就没有你不会做的事。”
③在我读小学二年级时,一天,老师要求我们从猴架这边荡到那边去。轮到我时,我摇头示意不会荡。有些孩子在背后笑我,我哭着回家。当晚,我告诉了妈妈。她拥抱我一下,并做出“让我想想办法”的表情。第二天下午她下班后,把我带回到学校去。她教我先用右手抓住杠棒,用力引体向上,再用左上臂夹住杠棒。当我费力地照她说的做时,她始终站在一边鼓励我。以后每天她都带我去练习。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第二次把我们全体同学带到猴架处的情景。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都目瞪口呆。
④这就是妈妈对待我的办法:她不代替我做什么,不宽容我,而是坚决认为我能找到办法自己干。有一次我参加一个舞会,没有一个男同学来邀请我跳舞。我回家后哭了,妈妈久久不发一言,然后说:“喔!亲爱的,总有一天那些男孩子和你跳舞时会跟不上你的拍子的,你会看到的。”她声音虚弱嘶哑,我撕开蒙着头部的被子 kuī 见她在流沮。于是我懂得妈妈为我忍受了多少痛苦。她从来不让我看到她哭泣,因为她不愿我感到内疚呀。
⑤如今当我有不顺心的事时,总感到妈妈仍在我身旁,仍在对我说:勇敢地面对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26.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第④段)。 kuī_______见 (1分)
27.在第①段的横线里填上一个意为“温和而曲折地(表达意思)”的词:_________ (1分)
28. 比较一下第②段妈妈让“我”削土豆皮的事和第③段妈妈教“我”荡猴架两件事,说说母亲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所不同? (2分)
29. 当“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都目瞪口呆。这是一种侧面描写,它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0.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1. 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请写出来(不少于50字)。 (2分)
三、作文(45分)
32.文题:那一天,阳光好温暖w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②体裁要求:记叙文;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
1、C 2、B 3、D 4、D 5、B
6、B 7、B 8、D 9、C 10、C
二、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博学而笃志
13、山岛竦峙
14、海日生残夜
15、乱花渐欲迷人眼
16、枯藤老树昏鸦
17、曲肱而枕之
三、
18、离开 回头看
19、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
友人惭愧,下车拉元方
20、做人要守信用,懂礼貌
21、拟人,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态,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22、侧面描写(烘托)了花多、花美、花艳、花香
23、触觉 温柔(温暖、温和、柔情)
24、树叶、小草、灯光、行人、农民、房屋
安静而和平
25、拟人 新、美、力
26、窥
27、委婉(婉转)
28、前者因信任我能独立完成,所以放手;
后者难度较大;除鼓励外还具体帮助我,体现母亲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
29、“我”在妈妈的帮助下取得了成功
30、勇敢地面对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31、略
32、略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