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sharon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查七年级数学科试卷班级____ 姓名_____ 座号____评分______(说明:全卷80分钟完成,满分100分)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 1.下列各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A. 和2 B. C. D. ( ) 2. 下列式子: 中,整式的个数是:A. 6 B. 5 C. 4 D. 3( ) 3. 一个数的平方和它的倒数相等,则这个数是:A. 1 B. -1 C. ±1 D. ±1和0( )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B. C. D. ( ) 5. 数轴上点A,B,C,D对应的有理数都是整数,若点A对应有理数a,点B对应有理数b,且b-2a=7,则数轴上原点应是: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点( ) 6.若 =A. B. C. 6 D. (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 ( ) 8.方程1-3y=7的解是:A. B. C. D. 七年级数学 第 1 页 共 1 页( ) 9. 一个多项式加上 则这个多项式是:A. x3+3xy2 B. x3-3xy2 C. x3-6x2y+3xy2 D. x3-6x2y-3x2ya x w -2 3 ( )10.若 b c 表示“ a-b+c” , y z 表示”x-y+z+w”, 则 × 3 -6 表示的运算结果是: A. B. C. D. 二 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11.绝对值不小于1而小于3的整数的和为______;12.- 的倒数的绝对值是______;13.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则2a+3cd+2b=______;1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007应记为______;15.单项式 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16. ______;17. ______;18.如果5x+3与-2x+9是互为相反数,则x-2的值是______;19.每件a元的上衣先提价10%,再打九折以后出售的价格是______元/件;20.观察右图并填下表梯形个数 1 2 3 … n图形周长 5 a 8a 11a … 三 计算(每小题4分,共24分)21) 22) 七年级数学 第 2 页 共 1 页23) 24 ) 25) 26) 四. 解答题 (每小题6分,共18分)27.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28.解下列方程并检验。七年级数学 第 3 页 共 1 页五 列方程解应用题(每小题6分,共12分)30.把一批图书分给七年级(11)班的同学阅读,若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若每人分4本,则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31.小明去文具店买铅笔,店主说:“如果多买一些,可以打八折”,小明算了一下,如果买50支,比原价可以便宜6元,那么每支铅笔的原价是多少元?六 解答题32. 附加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不计入总分)1. 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为1,-3,5,-7,9,…,如果其中三个相邻的数之和为-201,求这三个数?2.计算 七年级数学 第 4 页 共 1 页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数学科试卷(答案)一 .选择题1)D 2)C 3)A 4)C 5)C 6)D 7)B 8)C 9)C 10)B 二 .填空题11)0 ; 12) ; 13)3 ; 14)×103 ; 15) ,3 ; 16)0 ; 17)-2 ; 18)-6 ; 19) ; 20)3an+2a ;三.计算题四.解答题当m=900时, (人)五.列方程解应用题30)解:设这个班有x个学生,根据题意得: 3x+20=4x-25 解得:x=45 答:这个班有45人。31)解:设原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x×50=6解得:x= 答:原价为元。六.解答题 附加题1. 解:设三个数中间的一个为x,依题意得: -(x-2)+x-(x+2)=-201 解得:x=201 ∴-(x-2)=-199 , -(x+2)=-203答:这三个数为-199、201、-203。
jerrystone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考前12个单元。根据查阅相关资料,初一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考到第12单元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方程,所以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考前12个单元。期中考试是为了检验学生半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而进行的一次考试,有利于学生比较正式地检验自己平时的学习水平,根据这个成绩,学生可以及时的调整学习心态和方法,更有效率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期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前半学期的学习成果。
思美味520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水平测试 一、做出你的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果向东走2km记作+2km,那么-3km表示( ).(A)向东走3km (B)向南走3km (C)向西走3km (D)向北走3km2.学校、家、书店依次座落在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上,学校在家的南边20,书店在家北边100,张明同学从家里出发,向北走了50,接着又向北走了—70,此时张明的位置在 ( ).(A)在家 (B) 学校 (C) 书店 (D) 不在上述地方3.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 4.若 的相反数是3, ,则 的值为( ).(A)-8 (B)2 (C)8或-2 (D)-8或25.如果 ,那么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2007年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嫦娥一号”卫星将发射升空飞向月球.已知地球距离月球表面约为384000千米,那么这个距离用科学记数法(保留三个有效数字)表示应为( ).(A)× 千米 (B)× 千米 (C)× 千米 (D)× 千米7.若 是三次三项式,则 等于( ). (A)±1 (B)1 (C)-1 (D)以上都不对8.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 (B) (C) (D) 9.某种品牌的彩电降价30℅以后,每台售价为 元,则该品牌彩电每台原价为( ).(A)元 (B)元 (C) 元 (D) 元10.一列数:0,1,2,3,6,7,14,15,30,____,_____,____这串数是由小明按照一定规则写下来的,他第一次写下“0,1”,第二次按着写“2,3”,第三次接着写“6,7”第四次接着写“14,15”,就这样一直接着往下写,那么这串数的最后三个数应该是下面的( ). (A)31,32,64 (B)31,62,63 (C)31,32,33 (D)31,45,46二、填得圆圆满满(每小题3分,共30分)1. 的相反数是 , 倒数是 ;绝对值等于3的数是 .2.若m、n满足 =0,则 3.如果 是任意两个不等于零的数,定义运算○+如下(其余符号意义如常): ○+b= ,那么[(1○+2) ○+3]-[1○+(2○+3)]的值是_____________.4.用计算器计算(保留3个有效数字): = .5.通过希望工程的帮助,我国西部某省近三年来走入“希望小学”读书的失学儿童约有 人,这个数据是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它有________个有效数字,精确到 位.6.单项式 - 的系数是 ,次数是 .7.如果 是同类项,那么 = .8.当 =2时,代数式 的值等于-17,那么当x=-1时,代数式 的值等于_______________.9.一个三位数,十位数字为 ,百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2倍,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2,用代数式表示这个三位数是 .10.(旅顺市)小王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 输入 … 1 2 3 4 5 …输出 … …那么,当输入数据为8时,输出的数据为 .三、用心解答(共40分)1.(10分)计算:(1) ; (2) .2.(7分)当 时,求代数式 的值.3.(7分)有这样一道题:“计算 的值,其中 ” .甲同学把“ ”错抄成“ ”,但他计算的结果也是正确的,试说明理由,并求出这个结果?4.(8分)一辆货车从超市出发,向东走3千米到达小李家,继续向东走1. 5千米到达小张家,然后又回头向西走9. 5千米到达小陈家,最后回到超市.(1)以超市为原点,向东为正,以1个单位长表示1千米,在数轴上表示出上述位置.(2)小陈家距小李家多远?(3)若货车每千米耗油0. 5升,这趟路货车共耗油多少升?5.(8分)邮购一种图书,每本定价 元,不足100本时,另加书价的5%的邮资. (1)要邮购 的正整数)本这种图书,总计金额是多少元? (2)当一次邮购超过100本时,书店除付邮资外,还给予优惠10%.计算 元, 本时的总计金额是多少元? 四、综合提升(共20分)1.(10分)从2开始,连续的偶数相加,它们和的情况如下表:加数的个数n S1 2 = 1×22 2+4 = 6 = 2×33 2+4+6 = 12 = 3×44 2+4+6+8 = 20 = 4×55 2+4+6+8+10 = 30 = 5×6(1)若 时,则 S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表中的规律猜想:用n的代数式表示S的公式为: … (3)根据上题的规律计算 … 的值(要有过程).7.(10分)某织布厂有工人200名,为改善经营,增设制衣项目,已知每人每天能织布30米,或利用所织布制衣4件,制衣一件用布米,将布直接出售,每米布可获利2元;将布制成衣后出售,每件可获利25元,若每名工人一天只能做一项工作,且不计其他因素,设安排 名工人制衣,则:(1)一天中制衣所获得的利润为P=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一天中剩余布出售所获利润为Q=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3)当安排166名工人制衣时,所获总利润W(元)是多少?能否安排167名工人制衣以提高利润?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1.C 2.B 3.A 4.D 5.D 6.B 7.B 8.C 9.D 10.二、1. 2.9 3. 4. 5.2,万 6. ,6 7.2 8.22 9.211 +2 10. 三、1.(1)-395;(2) .2. .3.提示:因求值式化简结果是 ,与 值无关,2.4.(1)略;(2)8千米;(3) =9. 5(升).5.(1) ;(2) .四、1.(1)72;(2) ;(3) = - =1001×(1001+1)-50×(50+1)=1003002-2520=1000452.2.(1) ;(2) ;(2)当 时,W=P+Q= + =16648(元);不能,因为若安排167名工人制衣,33名工人所织的布不够制衣所用,造成窝工.
狐狸猫fiesta
1.初一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重点总结
图形的初步认识
一、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
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
3、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
二、点和线
1、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点C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4、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
三、角
1、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绕着端点旋转到角的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3、绕着端点旋转到终边和始边再次重合,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4、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
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四、角的比较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类似的,还有叫的三等分线。
五、余角和补角
1、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3、等角的补角相等。
4、等角的余角相等。
六、相交线
1、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2、注意:
⑴垂线是一条直线。
⑵具有垂直关系的两条直线所成的4个角都是90。
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
⑷垂直的记法:a⊥b,AB⊥CD。
3、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
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6、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7、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有一条公共的边,另外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
8、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七、平行线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初一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重点总结
函数
1、各个待定系数表示的的意义。
2、熟练掌握各种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有几个的待定系数就要几个点值。
3、利用图像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组)的解,利用图像性质确定增减性。
4、两个变量利用函数模型解实际问题,注意区别方程、函数、不等式模型解决不等领域的问题。
5、利用函数图象进行分类(平行四边形、相似、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以及分类的求解方法。
6、与坐标轴交点坐标一定要会求。面积值的求解方法,距离之和的最小值的求解方法,距离之差值的求解方法。
7、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运用,还应注意结合图像性质解题。函数图象与图形结合学会从复杂图形分解为简单图形的方法,图形为图像提供数据或者图像为图形提供数据。
8、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有: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分式的分母不为0,0指数底数不为0,其它都是全体实数。
3.初一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重点总结
【知识点】:
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补充:
画直线。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如:直线长4厘米。是错误的。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4.初一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重点总结
一、几何图形
几何学:数学中以空间形式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叫做几何学。
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可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叫做立体图形,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1、几何图形的投影问题
每一种几何体从不同的方向去看它,可以得到不同的简单平面几何图形。实际上投影所得到的简单平面几何图形是被投影几何体可遮挡视线的部分在平面内所留下的影子。
2、立体图形的展开问题
将立体图形的表面适当剪开。
一、点、线、面、体
1、点、线、面、体的概念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由平面和曲成围成一个几何体。
2、点、线、面和体之间的关系
(1)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2)体是由面组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
二、线段、射线、直线
1、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
(1)线段:线段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条有两个端点的崩直了的线。线段可以量出长度。(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射线无法量出长度。(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直线无法量出长度。概念剖析:①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即线段有明确的长度,“射线和直线都无法量出其长度”,即射线和直线既没有明确的长度,
也没有射线与射线、直线与直线、射线与直线之间的长短比较之说;
③线段只有长短之分,而没有大小之别,射线和直线既没有长短之分,也没有大小之别;
2、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1)线段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两个端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2)射线的表示方法只有一种:用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个点来表示,端点要写在前面。
(3)直线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直线上的两个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概念剖析:①将线段的两个端点位置颠倒,得到的新线段与原来的线段是同一线段,即线段AB与线段BA是同一线段;
②将表示射线的两个点位置颠倒,得到的新射线与原来的射线不是同一射线,即射线AB与射线BA不是同一射线,因为它们的端点和方向不同;
③将表示直线的两个点位置颠倒,得到的新直线与原来的直线是同一直线,即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直线;④识别图中线段的条数要把握一点:只要有一个端点不相同,就是不同的线段;⑤识别图中射线的条数要把握两点:端点和方向缺一不可;
5.初一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重点总结
整式的加减
一、代数式
1、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二、整式
1、单项式:
(1)由数和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3、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
(1)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叫做降幂排列。
(2)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叫做升幂排列。
三、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前是“十”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2、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1)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合并同类项步骤:
a.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b.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c.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4)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时注意:
a.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
b.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
c.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说明:合并同类项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