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ny80231
1、众日渐增多,广播台利用演播前1分钟投了两条广告,获利颇丰。评书演播到1年后,方某始得知此评书是自己小说改编而成。方某就到广播电台询问稿酬,广播电台称该稿酬已付给了陈某,方某找到陈某,陈某称广播电台付的酬劳只是其演播费,并没有其他稿酬。问: (1)评书《呼家将》属何种性质的作品?由何人亨有著作权? (2)评书《呼家将》的写作与播出须经何人授权?为什么? (3)此案中广播电台应尽何种义务? 2、(浙江,多选,2分) 可以成为著作权主体的有( ) A、公民 B、法人 C、其他组织 D、国家 E、无国籍人 3、(浙江2002、07,案例,9分) 李成是某市小有名气的画家,1998年因该市一家礼品公司的委托,创作了“小城风光”系列山水画共10幅,李成将原作交与公司,公司按约定支付了酬金2万元。后礼品公司制作了100套瓷瓶,每套10个,瓶的釉面用的是李成所画的10幅山水画。李成认为礼品公司未征得自己的同意擅自将自己的作品在瓷瓶上使用,并公开销售,侵犯了自己的权利;而礼品公司则认为这批画李成本来就是接受自己的委托而创作的,公司付了钱,取得了作品,以后对作品如何使用,已与李成无关,故不承认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当。问: (1)从李成与礼品公司的关系而言,这批画属于什么作品? (2)这批画的著作权应归谁所有?为什么? (3)礼品公司在这批画上享有什么权利? 4、(卷,单选,1分) 甲在创作武侠小说《神腿》的过程中,乙提供了辅助活动。小说创作完成后,由出版社丙出版。该书的著作权应归属于( ) A、甲 B、甲和乙 C、丙 D、甲和丙 5、(卷,单选,1分) 小说《师长》的作者甲授权乙将该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制片人丙委托导演丁将该剧本拍摄成电影。该片拍摄完成后,其著作权归属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6、(卷,单选,1分) 甲公司职工乙退休一年后作出了一项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有关的发明,你认为乙的发明应属于( ) A、职务发明 B、非职务发明 C、协作发明 D、委托发明 7、(浙江卷,多选,2分) 演绎作品是指( )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 A、汇编 B、改编 C、翻译 D、注释 E、整理 8、(卷,单选,1分) 刘某从画家孙某处购买了一幅画,刘某在对该画享有物权的同时,对该画还享有( ) A、改编权 B、出租权 C、复制权 D、展览权 9、(卷,单选,1分) 法人作品的保护期限起始日为( ) A、作品完成日 B、作品发表日 C、作品登记日 D、作品出版日 10、(历届律考题) (单选)根据我国的著作权取得制度,中国公民的著作权在下列何种情况下产生( ) A.随作品的发表而自动产生 B、随作品的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 C、在作品以一定物质形态固定后自动产生 D、在作品上加注版权标记后自动产生 11、(历届律考题) (单选)张强7岁,有绘画天才。他作的画很受人们的喜爱,有的还获了奖。张强对他的绘画作品( ) A、享有著作权。因为绘画是合法行为,不论作者有无民事权利能力 B、享有著作权。因为绘画是一种事实行为,并不需要作者享有民事行为能力 C、不享有著作权。因为绘画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要求作者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D、不享有著作权。因为绘画是合法行为,要求作者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12、(历届律考题) (多选)著作权法第2条第2款规定:“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国境内发表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以下各项中,哪些属于这一规定的范围( ) A、外国人未发表的作品以合法方式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 B、外国人作品在中国境外首先出版后,三十天内在中国境内出版的 C、外国人已发表的作品经授权注释、整理后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 D、外国人未发表的作品经授权改编、翻译后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 作者(单位视为作者的情况与职务作品的区别) 13、(历届律考题) (单选)甲教授完成一本学术专著,现有以下人员主张自己也是该书的作者。其中谁的理由符合著作权法的规定( ) A、乙主任:“我曾经为这个课题申请经费进行了组织协调,并主持过这个课题的研讨会” B、丙研究生:“我曾经为甲教授的这项研究查找资料,还帮他抄写过一部分手稿” C、丁讲师:“我曾经撰写过该书的两章,尽管甲教授后来对这两章作了较大的修改,但基本保持了原稿的结构和内容” D、戊教授:“甲教授在研究这个课题时,曾多次与我讨论有关的学术问题,我提出的一些意见已被他采纳”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14、(历届律考题) (单选)甲、乙、丙合作创作一首歌曲。甲欲将该作品交某音乐期刊发表。乙以该期刊发表过批评其作品的文章为由表示反对。丙未置可否。下列有关该事件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乙坚持反对则甲不能将作品交该期刊发表 B、甲有权不顾乙的反对而将作品交该期刊发表 C、在丙同意的情况下,甲可以不顾乙的反对而将作品交该期刊发表 D、如果丙以同样的理由表示反对,则甲不能将作品交该期刊发表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两种情况的区别(作者只享有署名权的情况与单位只享有优先使用权的情况) 15、(历届律考题) (单选)刘某由所在工作单位安排,承接了一个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在工作期间出版了一本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专著并获稿费15000元,此稿酬应归谁所有( ) A、应全部归刘某所在单位 B、归刘某所有,由刘某所在单位缴纳所得税 C、归刘某所有,但刘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D、归刘某所在单位,但应拿出一部分奖励刘某 16、(历届律考题) (单选)某厂技术员张某利用工作之便,编写了一本《机床修理与调试》。为该书的著作权归属问题张某与工厂发生争议。依照法律,该书的著作权:( ) A、归张某享有,与该厂无关 B、该书是职务作品,著作权由张某享有,但该厂在两年内可以使用 C、该书著作权由张某享有,该厂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D、该书是职务作品,但未经张某同意,该厂不得许可第三人优先使用 17、(历届律考题) (多选)工程师何某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编制计算机财务惯例软件一个,该单位决定销售该软件,并承担全部责任。依照法律:( ) A、该软件著作权全部归本单位享有 B、单位可对何某予以奖励 C、何某仅享有该软件署名权 D、该软件发表权归何某享有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18、(历届律考题) (单选)甲乙两人系同事,甲曾委托乙创作一剧本,乙碍于情面答应为其创作,但双方没有订立任何书面合同,也未作出明确的口头约定。乙按时完稿交甲审阅,甲看后让乙再作修改。后甲因工作关系调到他省工作,乙修改完作品即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发表。甲知悉后,提出著作权属于自己。依法律规定,此剧本的著作权属于谁( ) A、甲、乙均不享有 B、甲、乙共同享有 C、甲一人享有 D、乙一人享有 19、(历届律考题) (单选)甲受乙的委托,为乙画了一幅肖像。双方未就这幅画的版权归属作出约定。乙去世后,其继承人丙将这幅画卖给丁。丁未经任何人同意,将这幅画复制出售。对丁的这一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 A、丁的行为是合法行使权利的行为 B、丁侵犯了甲的著作权 C、丁侵犯了乙的著作权 D、丁侵犯了丙的著作权 美术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与作品原件所有权的关系 20、(历届律考题) 画家吴忠经常即兴作画,赠送好友谢某,几年后谢某已收藏吴忠画30多幅。谢某从中选出25幅,以《吴忠画册》为名出版了署名吴忠的25幅画,吴忠得知后十分气愤,认为谢某及出版社侵犯了自己的权利。依照法律,谢某侵犯了( ) A、吴忠所赠画的财产所有权 B、吴忠对赠画的发表权 C、吴忠对赠画的展览权 D、吴忠的姓名权、作品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21、(99上,判断,1分) 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保护,包括对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概念、发现、原理、算法、处理过程以及运行方法( ) 22、(99上,多选,1分) 口述作品也属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但它不包括( ) A、报告 B、讲演 C、寒喧 D、授课 E、日常交谈 23、(99上,多选,1分) 从法律保护的角度分析,计算机软件具有以下特征( ) A、是一种资金密集型的工业产品 B、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产品 C、是一种智力劳动成果 D、极易被复制或仿制 E、是一种技术更新周期很短的产品 24、(99上,多选,1分) 软件的著作权属于( ) A、承担责任的软件开发者 B、软件使用者 C、指导并组织开发工作者 D、提供软件开发的物质条件者 E、利用软件的构思进行独立的开发者 25、(2000上,单选,1分) 《南方青年报》社拟从发表在副刊《芳草地》上的随笔中筛选出部分文章辑成《岁月》出版。在此,《南方青年报》社( ) A、应征得入选文章原作者的同意,并支付报酬 B、应征得入选文章原作者的同意,但不必支付报酬 C、不必征得入选文章原作者的同意,也不必支付报酬 D、不必征得入选文章原作者的同意,但应支付报酬
Ashtray喵
一张试卷啊,就做一些简单回答的吧:1、无效;2、法规;公共利益;3、使用费;4、注册;5、整理人;6、经济宪法;7、8略;9、计算机软件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保护;10、略
小葛装饰
1、是否能够获得发明专利权,严格的说,是有争议的问题。如果是考试,答案应当是“不能够获得发明专利权。”理由:发明专利申请必须同时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其中“实用性”是指:是指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申请的主题必须能够在产业上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其中,要求技术方案必须具有“工业上的再现性”,具体是指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专利申请公开的技术内容,能够重复实施专利申请中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重复实施不得依赖任何随机的因素,并且实施结果应该是相同的。根据提出给出的内容,其不具有再现性性,即:其不具备实用性,因此不能够获得发明专利权。2、如果猪癌净具有显著稳定的效果,可以认为其具有再现性,则具有授权前景。但是,其不能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理由:专利法规定的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并且,这里所述的形状、构造是不包括微观的形状、构造。本案所涉及的技术方案是“液态物质”,显然不是具有固定形状、更不具备构造的方案,因此不是实用新型保护的客体。该种方案如果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可以获得受理通知书,但是在初步审查中会以专利法第二条为由予以驳回。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