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泽瑞言
一般是一个星期左右。保险必须满足以下几个特征:1、保险是集合多数单位或个人的行为:保险是具有社会经济互助性质的活动,体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有相同危险的千家万户的投保人缴纳保险费,集中起来,分担某一户的经济损失。2、保险对约定的灾害事故和约定的事件负责:保险是承担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致的损失,但保险所保的不是世界上的一切危险,而是有一定的范围,即保险公司中所列明的保险责任,或者合同双方当事人特别约定的危险或者约定的事件。约定的危险范围广泛,包括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身的意外事件;约定的事件,主要是对人身保险而言,是指人的生、老、病、死、残等事件。3、使用科学的计算方法:通过大数法则就可以比较精确地预测危险,制定出合理的费率。保险费率的高低与危险发生频率、损毁程度相适应。这样就做到公平合理,符合商品经济经营保险业务的基本要求。4、建立专用基金:聚集被保险人缴纳的保险费(或储金)构成的专用基金即保险基金,是保险人得以履行赔偿和给付(或返还)义务的基础。5、保险组织经济补偿或给付:保险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不确定性,保障经济生活的安定,保险人是经济补偿和保险金给付的承担者和组织者。6、保险是一种经济形式:保险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体现国民收入分配中一种特殊的分配再分配关系,通过货币(保险基金)的运行来实现其经济补偿和给付的职能。
520贝基清净果
很偶然的看到了这个贴吧,不知道怎么的,想把自己这几个月的经历给大家述说一遍,可能吧里都是平安的员工,也可能会被乱骂,但是这篇短文章希望对刚想加入的人有所启示!本人四十出头,常年在上海工作与生活,累积工作了差不多近二十年,但是因互联网的崛起,所以造成原来工作单位的改革,很不幸在这次改革中我被淘汰了。2017年初拿着公司补偿的几万元,开始在茫茫人海里寻找机会,不过在上海这样的超级城市里,适合一个四十多岁人的工作确实不多,要么就是有过硬的技术,要么就是有超强的人脉关系,否则适合你的机会真心不多。转眼间,到了六月中旬,那天突然电话响起,我一看是陌生电话就知道又是叫我面试的,电话里一个女生告诉我,他们是一家综合金融公司。我第一反应是不是保险,是不是平安,因为这类公司口碑都不好。那女生原话说:我们是平安综合金融,不是做保险,我们主要做车险与房贷,还有信托与陆金所等等。现在因为业绩与人员都大幅增加,所以想招一些有管理经验的人一起共同发展!同时我们对有经验的人才都是有底薪的,一般大专以上是5400。。。。当你听到这几句话时,其实已经基本解决了你的疑惑。第一:不是卖保险的!第二:生意非常好缺人!第三:公司产品线非常丰富,很好做,有车险、贷款、理财等等!最后:公司是有底薪的!其实我现在回想起来,才知道这些话术是多么的经典,那是经过多少人的实践与修改得出来的最优方案,还有一个所有人都忽略的问题,那就是之后我才知道的,打你电话的小女生她并不是平安的,她只是你的上级临时雇佣的临时工,所以她的行为并不能代表公司,也就是说她和你说的所有话,就算全部录音了也完全没有法律可以保护你!大公司啊,太厉害了!第二天,怀揣着对新职业的梦想也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去参加了面试,这位经理是个中年女性,口才十分了得,经过了半小时洗脑式的“面试”后,告诉我想培养我,问我是不是接受这份挑战。我想想自己既然没有工作,何不尝试一下呢?所以欣然答应了!然后有位小助理来又是下金管家又是拍照一阵折腾,接着第二天去交什么身份证和学历复印件,第三天去拿单据,最后告诉我要先去培训,我问什么时候可以算上班,因为自己还想着那份底薪呢,助理告诉我要培训完考证,有证了就可以入职了!想想也是,其实这个时候你又进入了另一个陷阱,那就是时间成本。因为第一周面试,第二周培训,这个时候已经浪费了二周,不得不佩服大公司做事的缜密!第二周,在上海曹杨路的长城大厦,我看到了一个让人惊讶的培训场面,二个楼层多个教室,全部座无虚席,连教室里的走道都放满了椅子。老师说这一期总人数1800左右,我算了一下,一年光这个培训点的学员有八万左右!其实这个时候,一种不详的预兆已经油然而生了,但是既然来了也就随遇而安吧。我出奇的认证,因为梦想以后要做管理,在保险知识上总不能落后他人吧,接着回家背书,第三天在APP上考试我得了96分,老师说有几届没有看到如此的高分。现在想想自己也真是够可爱的了!一周的培训结束了,六月份也结束了!七月初的第一个星期一,我培训完准备去营业部上班,这时助理告诉我领导出差开会,让我周五进公司就好,说什么领导不在没有带我也没有人帮我,其实现在想想真是满满的套路,其实就是对新手拉长时间成本。终于周五又见到了这位经理,这次离上次见到足足过了三个星期,一阵寒暄之后告诉我下周的工作安排:在营业部继续培训,实战培训!转眼,离我第一次面试已经有一个多月了,除了每天去营业部培训开会就是和一些新人出去跑跑业务,接着就是偶尔开车帮经理接送一下不知道干什么的客户,还帮着打打电话!期间一分钱收入没有,每天8:30分“上班”(就是app刷脸报到),由于车费、午饭和出去展业的费用不断在增加,我渐渐的觉得有些吃不消了。到了7月下旬我就找到经理问什么时候可以开号并拿底薪,经理一脸正气的说:不开工号是在保护你,不过这个月底你必须开了否则又要去重新培训了!我说那七月的底薪呢?经理回答没有正式上班哪里有底薪?不过看着你比较老实的面上,其他人要带单(寿险)入职,你就算了,我帮你想办法!虽然我隐约感到被骗,但是一个半月过去了,我付出那么多再放弃,有些不甘心!终于在七月底,我开号了,虽然知道没有五险一金,但是想到后面的“阳光大道”,再亏我也忍了!接着就是交押金510元,这个那个的我都忍了,想着为一份工作嘛,不管是培训时大喊所谓年薪百万的老师,还是每天营业部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小屁孩,我都清楚的明白那些都是浮云,我只想着自己如何生存!八月初,又是培训,这次是所谓的正式员工培训,叫步步高!这次培训比之前的务实,谈了很多产品知识。培训结束后我已经接触平安二个月了,还是一样,没有一分钱收入,支出在进一步增加。可能很多人笑我是**,认为我这样的人就是应该被淘汰。然而,我想说的是,我这样的状态应该是大多数中年失业人员的代表,必须承认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也有很多人是时代变迁的牺牲者,他们同样渴望被认可同样渴望得到一份稳定的收入养家糊口!终于在八月下旬,经理告诉我要出单,并且必须是长期寿险才能有底薪,建议给自己买一份,否则还是一分钱没有。。。。。!!!到这个时候,我已经搭进去近三个月的时间,同时做了二个车险(全额返佣),投入了时间、车费、电话、请人吃饭、展业等等的成本,最后的结果是:一无所有!一无所得!我明确的拒绝了经理让我给自己买的建议,告知她这个时代虽然是尔虞我诈,弱肉强食!但是人总是要有点情谊和感情在。你知道我是一个中年失业男,而且只求一份工作养家糊口,为什么不提示一下我呢?九月初,我离开了平安,这将近三个月的磨练让我不寒而栗,因为这是发生在一个有成熟社会经验的人身上的事情。而对于那些初出茅庐的学生,对于那些社会经验欠缺的人会怎么样?我不得不承认,能做好这份工作的人很多,总结下来二类人:一、 特别聪明并有广泛社会资源的人,这些人对时代发展有敏感度,自身精明强干能说会道,同时具备了强 大的资源人脉,他们做什么都能成功,不限于保险!二、 特别笨并且走投无路的,这些人对社会发展的敏感度不强,能吃苦耐劳,对于财富有着无比的渴望,能 在一堆尸体里杀出一条血路的!最后,我来总结一下这个简单而带有迷惑性的招聘骗局:一、 电话预约,简单阐明不是保险公司,做车险、贷款、财富管理,你是一个人员管理者,不需要出去做 业绩,有底薪。(全是临时工跟你说的)二、 培训,大量的培训,告诉你这个很好做,赚钱非常容易,拉长你的时间成本,拉低你对保险的抵触情 绪,通过时间来腐化你的思维。三、 开号,提供亲人朋友的信息,装金管家,必须有单,无形中你已经接受公司的思维模式,并已经付出 劳动。四、 开人寿单,新人给自己买给家人买,为了有底薪。五、 招聘更多人进来,为了升职。把自己变成上级,可以有更多人为你产生效益!现在我很庆幸自己又有了一份新的工作,但是回想起这三个月的经历让我暗暗怀疑我自己。这中间有太多的不合理,当你的支出是无限大而公司一分钱不付时,我早就应该明白一切。当他们说你的不断付出都是为了你自己,因为你是一个代理人时,现在想想是多么可笑。当每天去上班时认为自己吃亏的时候,也就是你应该离职的时候,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公司天天宣导的“爱与责任”吗?我不知道,留给其他人去评判吧! 来自职Q用户:匿名用户外勤还是内勤?做不做业务? 来自职Q用户:门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