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26

清晨依恋静雪
首页 > 考试培训 > 考试自杀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好猫墙纸

已采纳

我想告诉他,这真的不算什么,人生会经历很多挫败,如果失利就选择此条道路,太傻了,学会应对与整理,才是你应该作的。

高考这个战场上肯定会有失利,就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失利不是最终宣判,你可以再次努力,成为胜者,也可以另辟蹊径,闯出自己独有的人生。

不知道你看过非洲草原上动物的大迁徙没有。那么多动物,通过不同路径,都能到达目的地,过上幸福的生活。人生也一样,高考只是人生路上必经一站而已。

选择自杀,你知道有多亏吗?无论你选择再战高考还是选择就业,你将来都会开启美好的人生,有自己的家庭,成就自己的事业,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如果错过,不觉得可惜吗?

如果说落榜是一次失利,那么站直了别趴下也就是一次胜利,也许它正是你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作为第一个知道学生成绩消息的学校,做好心理辅导很重要。对落榜生进行心理疏导,在这个时候,他们比那些高分考生更需得到学校的关爱。让考生从人生发展的大视野来看待高考,不可将高考看作是唯一的人生梦想。一个人一生的社会价值如何,不是取决于他在高考时考取的分数,而是取决于他的人生发展和社会贡献。正如心理专家所言,如果把高考看成是决定自己命运的事情,不允许自己失败,要求过于绝对化,甚至把上大学、上什么样的大学看成是一个终极目的,是一叶障目的。

社会上自杀的案例一再发生,也提醒家长、学校和社会:在这个由学历至上走向能力主导的就业时代,别再过多地渲染高考“一考定终身”的观点,否则,会误导考生。马云也曾是落榜生,而且是多次的,他告诉大家,高考失利后,他没有放弃,在人生路上重整旗鼓,继续前行,即使上了大学,他也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最终用艰辛和智慧打造出今天的成绩。

在人生路上,向来不是独木桥一座,如果失利了,打起精神再出发,只要付出努力,在人生道路上都会有自己相应的收获,别苦恼了,继续奋斗吧,少年!

考试自杀

89 评论(12)

世界前八强吃货

就在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刚结束的6月9日下午,家住乌鲁木齐市西山西街南一巷雅山新天地小区的高考生小芳,因自己觉得本次高考失利无望而跳楼自杀,后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留给亲人的是无尽的懊悔与悲伤,也令广大网友扼腕叹息。

每年的这个时候,几乎都能从媒体获知高考考生轻生的事件,基本上成为了一种常态现象,无不让人觉得无奈与惋惜。 我们常常会觉得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对自己、对父母不负责任,但是,我们很少想过,其实,家长的过高期待、过分参与与社会的过分关注,都是学生心中的无形枷锁,也是他们心中最大的压力源。

做孩子的朋友,关注其兴趣

笔者曾经在工作中接触过一位高中教研室主任,他的儿子现在清华大学本科已经毕业。他说,他的儿子在高中阶段,成绩的年级排名一直不是最好的,但高考时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属于超常发挥的一类,为什么呢?这与家长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他的儿子喜欢玩游戏,在高考前的两个月,这位家长看孩子每天学习太辛苦、太枯燥,就去给孩子买了一台游戏机,并跟儿子说好,一周玩一次用以调节情绪,其他的时间用来复习。 按照约定,他的孩子的确能做到劳逸结合,而且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身心压力也得到有效释放。

家长应该平等的看待孩子,从心理感受上站在孩子一边,与孩子共同努力应对高考和学习带来的挑战,而不是一味地提出要求或指导。当然,对待孩子的态度,也需要针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对于不自觉、学习不够努力的孩子,仍需要家长进行督促。

高考过程中家长不宜过度参与,给孩子加大压力

我们国内教育的一个很大弊端,就是学生非常多的事情都被家长包办代替和主导。而且,在高考过程中,经常可以见到一家几口齐上阵,学生考试时,家长就站在场外等候,每场考过之后,一家人问东问西。这些表现也无形中增加了学生考试过程中的压力。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甚至将自己曾经未完成的理想让下一代替来实现。就是将自己的理想投射到孩子身上,这也给孩子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失去了自由选择人生兴趣的机会。

社会不应过度关注高考,应引导学生正确的成功观念

从高考前的各种学校动员会,到考试过程中的街道禁鸣;从考中媒体的各种试题解析和议论,到考后的状元报道。整个高考前后,各种相关新闻不断充斥着我们的视觉、听觉,仿佛高考决定了学生的整个人生,高考涉及到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殊不知, 从人的一生长远来看,高考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即使那些在高考中顺利胜出,考取好学校的学生,今后也说不定能有什么好的成就,反而那些没有机会进入好大学的学生,有可能在以后的人生中获得很大的成功。在当今这个时代,已经没必要将高考看成一考定终生的那般重要了。

高中学生的价值观已经基本成熟,无论老师、家长、学校还是社会,都应该正确看待高考,引导学生正确的成功观念。无论如何,不能把高考看成衡量一个人今后能否成功的标准。 把高考看得越重,说明我们的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越低。

最后,我想说的是,家长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笔者从中学到研究生阶段,无论是各种考试,还是异地求学,都是一个人独自应对与处理,至今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

转载请注明及本文网址

341 评论(10)

sml90050056

主要是因为考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也从侧面反映我们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心理建设方面投入仍然不足。其次,这个社会唯考试论的风气也导致学子们压力过大,导致悲剧发生。

121 评论(13)

最爱的mango

压力太大,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每一个高考生都会受到多方压力,父母、学校、同学、朋友、甚至自己,无形中的压力早就压得高考生喘不过气来,一旦高考失利,心理承受能力差的考生就会选择自杀来“解放”自我,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自己身边高考生的心理状况。

189 评论(14)

柚柚滴溜溜

我觉得这样的学生太脆弱了,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想不开,选择自杀,内心不够强大,家长对孩子没有进行挫折教育导致的。

118 评论(15)

Blackstar01234

单纯的因为高考考得不好而自杀,我觉得,这完全是不值得,一点都不值得。高考没考好,这固然是一个非常坏的消息,但是却完全不至于自杀。你可以因为这件事而伤心,而悲痛欲绝,甚至说是大哭好几天都没什么问题,但自杀的话,那就太过分了。并且,我觉得考生高考失利而自杀,固然有部分考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原因,一些外在的原因也是导致这事的重要因素。

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这一句口号,具有相当大的号召力。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宣誓的活动,每天早上,都要让学生进行喊口号,要发疯,要“闭着眼睛往前冲”,不顾一切的学习。

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提升自己学生上线率,学校总会相处各种各样的办法。包括缩短学生的吃饭时间,延长晚自习的时间,还有各种近似于洗脑的口号等等,让学生觉得,好像整个世界只有成绩,而高考就是最后的审判。所以,高考没考好,他们就觉得天要塌下来了。

很多家长喜欢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比较,喜欢和自己的孩子说:“隔壁老王家的孩子,考了600多分,你看看你才考这点分,能不能争点气?”

孩子们受到家长的这种虚荣攀比心理影响,再加上自己高考考得不好,就会觉得自己没用,给自己的父母丢脸,失去了活在世上的意义,所以选择轻生。

2017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940万人,但是全国本科大学录取的人数仅仅有410万。要知道,我们国家的高校教育资源真的是十分有限的。大家都想考上好的学校,我们国家能考上好大学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像人口大省河南省,每年考生人数最多,可是全省就一个郑州大学的普通211学校,竞争日益激烈,导致考生出现抑郁等情况,都非常的常见。

考生考高完后觉得考的不好,选择自杀的现象最近出现的越来越频繁,我想这值得引发我们更加深层次的思考

284 评论(8)

一缕青丝万缕愁

是因为现在孩子的抗压能力特别弱,经受不了一点挫折,感觉压力大的时候想要自杀。

145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