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木瓜
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bai发生制,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与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比,本制度采用了“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核算模式”。关于“适度分离”,主要体现在:一是“ 双功能 ”,即在同一会计核算系统中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重功能,通过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五个要素进行财务会计核算,通过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三个要素进行预算会计核算。这样在完善预算会计功能基础上,强化财务会计功能,更加完整地反映政府会计信息。二是“双基础”,即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是,根据相关起草原则,财务会计中对于财政拨款收入按照收付实现制核算;预算会计中对于质量保证金、专用基金的核算也部分采用了权责发生制基础。这是兼顾了当前实际情况和长远改革方向的制度安排,使得政府会计核算既能反映预算收支等预算管理所需信息,又能反映资产、负债、运行成本等财务管理所需信息。三是“双报告”,即通过财务会计核算形成财务报告,通过预算会计核算形成决算报告。关于“相互衔接”,主要体现在:一是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进行 “平行记账” 。即,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也需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要进行财务会计核算。二是净资产要素与预算结余要素保持衔接。即净资产项目中“限定性净资产”等于预算结余项目中的“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非财政拨款结转”、“专用基金”四者之和,反映单位具有限定用途的资金金额。三是财务报表与决算报表之间存在勾稽关系。即通过编制“预算结余与净资产变动差异调节表”,反映本期预算结余(即本期预算收入减去预算支出的净额)与本期盈余(即本期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和本期其他净资产变动数之间的调整过程,从而揭示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内在联系。本制度主要内容共分为六部分,分别是:总说明、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主要业务账务处理说明、会计报表格式以及会计报表编制说明。其中,会计科目使用说明是制度的核心内容,主要对102个一级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明细核算要求及其相关账务处理进行了详细的规范。
了了大哥
我国预算会计的记账基础实行收付实现制为主,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有关法律依据如下:1、《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十一条规定:总会计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按照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2、《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九条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3、《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九条规定: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特殊经济业务和事项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拓展资料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企业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区别主要在三方面:1.核算主体的微观性。企业财务会计是以某一企业为主体,核算内容只能是本企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一切与本企业经济活动相联系的、应归属于对方的核算内容,则不应该在本企业进行核算,这也是企业会计主体内在的质的规定;而预算会计是以整个国家预算执行为中心来组织核算,它既要核算各个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预算收支情况,也要核算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效益和利税上缴情况。2.核算过程的复杂性。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过程要涉及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而且每一过程都涉及收付两个方面,核算过程复杂;而预算会计的核算过程只涉及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两个方面,没有生产和销售环节,核算过程相对简单。3.核算目的的营利性。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核算,使企业以最少的资金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预算会计核算的目的在于体现预算收支政策的执行情况,不在于营利。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