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8

兔兔兔酱丶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所得税费用算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怀念旧莳光

已采纳

所得税费用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倒挤的: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另一种是直接计算的: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25%,前提是不存在预期的税率变动。

所得税费用有两种计算方法:

1、一种是倒挤的: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2、另一种是直接计算的: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25%。比如实现营业利润800000元,利润总额=800000-50000=750000,所得税费用为750000*25%=187500元。注意:此处有一个前提,就是不存在预期的税率变动,如果存在预期的税率变动则不能这样直接计算。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

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应对国家征税政策,月度所得税征缴采取月度汇算清缴的方法实现,即多退少补的政策。

具体表现为:企业设立一个汇算清缴账户,并存入一定的金额,在核算出当期的所得税时税款通过汇算清缴账户结算,即使后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也会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返还或者补全。

初级会计所得税费用算法

351 评论(12)

xiaomi595629661

一、 正面回答:所得税有两种计算方法:1、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2、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25%;因此实现营业利润800000元,利润总额=800000-50000=750000,所得税费用为750000*25%=187500元。二、 详情分析:当期所得税费用就是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所得税税率25%,其中应纳税所得=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职工福利费职工工资及薪金的14%、工会费2%。三、什么是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24 评论(12)

sevenweish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25%。

106 评论(14)

xiaoxiaANDY

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纳税调增额-纳税调减额*税率

203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