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50

爱吃爱疯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基本前提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纳殇誰鯟

已采纳

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是时间范围,货币计量是提供了手段

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基本前提

226 评论(10)

深夜地黄昏

确定会计核算工作空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是:A会计主体

262 评论(11)

美林小姐

明确会计工作空间范围地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四类主体:

一是会计主体是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会计客体的“会计人”。

二是单独进行核算的经济实体(企业)。

三是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单位。

四是指具有独立资金和经营业务,单独进行核算的单位。

我国现行的各种版本会计学书籍和辞典中“会计主体”大部分持后三种观点,将企业作为会计主体,有的也称为会计个体或会计实体。显然,人们对会计主体的界定和认识是不同的。

会计作为一门国际上通用的“商业语言”,以其自身用语的严密性和规范性而著称,对于“会计主体”这一概念的科学的求证和认知,将有助于推动我国会计学科健康的发展和会计事业的繁荣。

扩展资料:

作为会计主体的结论并不能否定其他主体的存在。

所有者和债权人是投资主体、企业是经营主体,“会计人”是会计主体、其他各类信息使用者是接受主体,我们不能混淆各类性质不同的主体,主体之间体现的是一种平等的主体间性的关系,他们在会计活动的全过程中相互联系,而且他们的主体性具有不同的内涵。

会计上的主体间性与哲学上的主体间性相比较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化死搬硬套。哲学上的主体间性主要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问题,其实质就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体与类的关系问题,主要解决人与人交往中的伦理问题,因而是一种交往理性。

会计的主体间性并不是简单的人与人的现实交往问题。会计面对的是一种跨时间、跨空间的不对称交流,这是一种时空错位的交往类型,即会计主体与其他相关主体的非共时性沟通。会计也属于人文科学,其本质是“理解”,这种活动指向由符号构成的语言世界,而不是现实世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主体

109 评论(13)

粉色小恶魔yiyi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是:会计主体。

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是会计主体。

会计核算确定时间范围的是持续经营的会计分期,持续经营是主要的。核算是分期的。

会计核算具有四个基本前提、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主体条件:

1.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

2.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活动。

3.会计上实行独立核算。

我国现行的各种版本会计学书籍和辞典中"会计主体"大部分持后三种观点,将企业作为会计主体,有的也称为会计个体或会计实体。显然,人们对会计主体的界定和认识是不同的。会计作为一门国际上通用的"商业语言",以其自身用语的严密性和规范性而著称,对于"会计主体"这一概念的科学的求证和认知,将有助于推动我国会计学科健康的发展和会计事业的繁荣。

320 评论(8)

靓掣魅影

确定会计核算工作空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是(A会计主体)会计主体 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采取的立场以及在空间范围上的界定。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若干个企业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实体。

220 评论(8)

如果蛋蛋愿意

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基本前提,持续经营、会计分期是时间范围的界定,货币计量是使会计核算成为可能。而且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单位,一个会计主体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章节知识点归纳,祝你轻松取证。移动端题库:端题库:

351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