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0

木易木每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财管第二章总结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痴货小逗逗

已采纳

一、中级会计《财务管理》备考时长

2022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学习时长为130小时。基础比较扎实的考生需要花费的学习时间要少一点。

入口在哪儿:

二、中级会计《财务管理》重点章节

2022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的重点章节有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第三章预算管理、第五章筹资管理(下)、第六章投资管理、第七章营运资金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第九章收入与分配管理、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主观题集中考查一些比较重要的章节,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每年的考试计算量比较大,难度处于中等水平,考试形式比较灵活,大家在做习题的时候需要掌握出题的规律,提升做题速度。客观题的考点基本上涉及到了每个章节,且考查内容是一些比较常规的考点,大家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要夯实基础知识。同时大家要关注今年新增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极有可能成为今年考查重点。

更多关于注册中级会计师相关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中级会计财管第二章总结

258 评论(13)

心在翠微

《财务管理》公式总结:第1章

1、单期资产的收益率=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

2、方差=∑(随机结果-期望值)2×概率(P26)

3、标准方差=方差的开平方(期望值相同,越大风险大)

4、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期望值不同,越大风险大)

5、协方差=相关系数×两个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标准差

6、β=某项资产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该项资产收益率标准差÷市场组合收益率标准差(P34)

7、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8、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b)×标准离差率(V)

9、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b×V

=无风险收益率+β×(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其中:(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市场风险溢酬,即斜率】

《财务管理》公式总结:第2章(P-现值、F-终值、A-年金)

10、单利现值P=F/(1+n×i)‖单利终值F=P×(1+n×i)‖二者互为倒数

11、复利现值P=F/(1+i)n =F(P/F,i,n)――求什么就把什么写在前面

12、复利终值F=P(1+i)n =P(F/P,i,n)

13、年金终值F=A(F/A,i,n)――偿债基金的倒数

偿债基金A= F(A/F,i,n)

14、年金现值P=A(P/A,i,n)――资本回收额的倒数

资本回收额A= P(A/P,i,n)

15、即付年金终值F=A〔(F/A,i,n+1)-1〕――年金终值期数+1系数-1

16、即付年金现值P=A〔(P/A,i,n-1)+1〕――年金现值期数-1系数+

17、递延年金终值F= A(F/A,i,n)――n表示A的个数

18、递延年金现值P=A(P/A,i,n)×(P/F,i,m)先后面的年金现再前面的复利现

19、永续年金P=A/i

20、内插法瑁老师口诀:反向变动的`情况比较多

同向变动:i=最小比+(中-小)/(大-小)(最大比-最小比)

反向变动:i=最小比+(大-中)/(大-小)(最大比-最小比)

21、实际利率=(1+名义/次数)次数-1

股票计算:

22、本期收益率=年现金股利/本期股票价格

23、不超过一年持有期收益率=(买卖价差+持有期分得现金股利)/买入价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年限)

24、超过一年=各年复利现值相加(运用内插法)

25、固定模型股票价值=股息/报酬率――永续年金

26、股利固定增长价值=第一年股利/(报酬率-增长率)

债券计算:

27、债券估价=每年利息的年金现值+面值的复利现值

28、到期一次还本=面值单利本利和的复利现值

29、零利率=面值的复利现值

30、本期收益率=年利息/买入价

31、不超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期间利息收入+买卖价差)/买入价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年限(按360天/年)

32、超过一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到期额或卖出价/买入价)(开持有期次方)

33、超过一年每年末付息=持有期年利息的年金现值+面值的复利现值

(与债券估价公式一样,这里求的是i,用内插法)

352 评论(12)

巧儿妹妹

《财管》科目共10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根底(1、2章),首要论述财务办理的基本理论与根底知识;第二部分是财务办理工作环节(3、10章),首要介绍预算办理、财务分析与点评等内容;第三部分是财务办理内容(4-9章),首要介绍筹资办理、出资办理、营运资金办理、本钱办理和收入与分配办理,是本科意图核心章节。财管各科目联系比较亲近,在备考时考生能够把一些相关联的章节放在一起学习。这科对于核算才能弱的考生来讲,有一定难度,在学习过程中,相关公式最好推导一遍,在了解的根底上进行记忆,往常多做练习题,做到触类旁通、触类旁通,提高解题速度。

84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