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22

一起去听风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政府非盈利会计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anniferLEE

已采纳

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采用的是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预算会计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均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2)会计要素构成不同。预算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人和支出。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和利润。即使相同名称的会计要素,其内容在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3)会计等式不同。预算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十净资产;企业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

(4)会计核算内容及方法有其特殊性。在预算会计中,固定资产一般应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对外投资一般与投资基金相对应;对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办法;一般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有成本核算,也是内部成本核算;没有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等。这些均与企业会计有明显差异。

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

1、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大部分内容雷同。例如企业会计准则框架结构、制定的目的和依据、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等,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完全相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一般原则,绝大部分适用于非营利组织会计。

2、企业会计准则将“利润”作为一个会计要素,而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并未将“结余”作为会计要素,但在会计制度中又规定设置了“结余分配”“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科目,在收入支出表中也列出了“结余”和“结余分配”项目。

从会计要素角度看,“结余”与“利润”并没有实质性区别,因而在1998年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时,是否设“结余”要素就有很大争议。目前,预算会计理论界已普遍赞同把原来的五个要素改为六个要素(即增加“结余”要素)的设想。

政府非盈利会计

179 评论(14)

爱旅游的小M

第一章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概述公共组织的范围(一)政府组织 :政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二)非政府组织 (非营利组织) 1、事业单位 2、民间非营利组织(社会团体 、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 )公共组织的财务特征一、政府组织的财务特征(一)政府组织业务活动的目的是执行社会管理职能,并无直接经济目的(二)资金供应渠道单一,不具有营利性、增值性、但具有限制性(三)预算具有强制性(四)资金管理权受限制二、事业单位的财务特征(一)事业单位与企业相比的财务特征1.事业单位一般不提供物质产品2.事业单位进行业务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3.出资者不要求投入资产的回报,也不准备收回资产,但对资金的使用有限制性。(二)事业单位与政府组织相比的财务特征1.业务职能不同2.资金供应渠道不完全相同3.财务核算内容有所不同4.资金补偿程度不同5.专用基金提取不同三、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特征1、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2、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并非为了取得经济回报3、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4、资金和财产的提供者是以民间的身份出现的第二章 公共组织预算与财务核算导论定员定额管理制度定员定额就是指确定单位人员编制额度和计算单位经费预算中有关费用额度标准的合称,建立客观反映供给单位在人员配置和资金、物资的筹集、分配、使用等方面应达到的额度指标,这是预算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定员。定员即定编,一般由编制部门负责,财政部门积极参与。它是国家编制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对单位规定的人员编制和定员比例。一是按机构的级别和类型规定的定员,即按照所属行政区等级,考虑人口因素,分为若干个等级,按级次规定其人员数额。二是按照比例定员,即按照特定的业务计量单位所规定的人员比例来确定其人员编制。2、定额。定额主要是指确定预算的经费开支定额,即经费预算定额。它是根据各单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对其财力、物力的消耗、补偿、配备、利用等方面所规定的经济指标额度。公共组织财务核算科目汇总表 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以全部资金为记账主体,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财务核算要素增减变动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财务核算等式和账户分类:借贷记账法下的财务核算等式为:资产=负债+基金,或资产=负债+基金+(收入-支出)。在借贷记账法下财务核算科目按财务核算要素分为六类,即资产、负债、基金、收入、支出、结余。这六类财务核算科目可按其与基本财务核算等式的关系,概分为资产类科目和负债类科目。资产、支出账户为资产类账户;负债、基金、收入、结余账户为负债类账户。所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引起资产和负债的增减变动有四种类型,因此,借贷记账法的记账有以下四种情况:(1)资产增加、资产减少的业务,分别记入资产类账户借方、资产类账户贷方。(2)负债增加、负债减少的业务,分别记人负债类账户贷方、负债类账户借方。(3)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业务,分别记入资产类账户借方、负债类账户贷方。(4)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业务,分别记人资产类账户贷方、负债类账户借方。第三章 行政单位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管理与核算行政单位会计科目名称 资产类 负债类 收入类 支出类 现金 应缴预算款 拨入经费 经费支出 银行存款 应缴财政专户款 预算外资金收入 拨出经费 有价证券 暂存款 其他收入 结转自筹基建 暂付款 库存材料 固定资产 第一节 行政单位资产的管理与核算一、行政单位资产管理与核算概述l 行政单位的资产是指行政单位占有或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l 行政单位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和存在形态可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两大类。l 会计上所核算的资产一般分为五类: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l 由于行政单位性质的特殊性,行政单位会计所核算的资产在大类上没有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类的核算,在其他类别上科目设置较少。l 在对外投资的核算中,行政单位会计只设置了“有价证券”科目二、行政单位流动资产的管理与核算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一般包括货币资金、应收暂付款和存货等内容。(一)货币资金的管理与核算货币资金是指行政单位库存的现金和银行存款,以及按货币资金管理的有价证券。1、现金的管理:现金的核算为核算行政单位库存现金的增减结存情况,设置“现金”科目。其借方反映库存现金的增加数,贷方反映库存现金的减少数,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行政单位库存现金数额。有外币现金的行政单位,应分别设置人民币、各种外币“现金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行政单位收到现金时,借记“现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有关科目;支付现金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现金”科目。【例3-1】某行政单位10月份发生如下现金收支业务:(1)1O月1日,开出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600元作为备用金。其会计分录为:借:现金 600 贷:银行存款 600(2)1O月8日,本机关工作人员王欣因公出差预支现金200元。其会计分录为: 借:暂付款 200 贷:现金 200(3)1O月12日,用现金120元购买办公用品。其会计分录为:借:经费支出 120 贷:现金 120(4)10月15日,职工王欣报销差旅费150元,退回现金50元。其会计分录为:借:经费支出 150 贷:暂付款 200现金 50 (5)1O月25日,将本日超库存现金80元送存银行。其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80 贷:现金 80在现金收付过程中,如发生长款或短款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账实不符,账面余额超过现金余额则为短款,反之为长款)在未查明原因之前,对长余现金,可先作“暂存款”处理,增加库存现金,若无法查明原因,作为预算收入缴库。对现金短款,可先作“暂付款”,减少库存现金,待查明原因后再按制度规定处理。【例3-2】某行政单位盘点库存现金发生如下会计事项:(1)盘点库存现金,发现库存数比账面数短少18元,因暂时无法查明原因,先作暂付款处理。其会计分录为:借:暂付款 18 贷:现金 18(2)经查明分析,短少的现金是由于工作失误所致,经单位领导批准,同意作经费支出报销。其会计分录为:借:经费支出——其他费用 18贷:暂付款 18(3)盘点库存现金,发现库存数比账面数多30元,暂时无法查明原因,先作暂存款处理。其会计分录为:借:现金 30贷:暂存款 30(4)经查明,多余的现金不属于本单位所有,也没找到失主,经领导批准作无主款处理,转作应缴预算款。其会计分录为:借:暂存款 30贷:应缴预算款 302、银行存款的管理:银行存款的核算为了核算和反映行政单位银行存款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需设置“银行存款”科目。行政单位将款项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现金”等【例3-3】某行政单位收到财政部门预拨经费800 000元。其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800 000贷:拨入经费—拨入经常性经费 800 000【例3-4】某行政单位向其下属单位拨出经费200 000元。其会计分录为:借:拨出经费—拨出经常性经费 200 000 贷:银行存款 200 000【例3-5】某行政单位收到应缴预算款80 000元,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80 000贷:应缴预算款 80 000【例3-6】某行政单位修缮房屋,按合同规定以转账支票方式支付预付款60 000元。其会计分录为: 借:暂付款 60 000贷:银行存款 60 000【例3-7】某行政单位收到外单位汇入的在本单位学习进修人员的工资2 000元。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2 000贷:暂存款 2 000【例3-8】某行政单位开出银行转账支票购买材料2 000元,一般办公用品500元。其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材料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500 经费支出 5003、有价证券的管理与核算:有价证券的核算

153 评论(14)

我的大BABY

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采用的是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预算会计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均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2)会计要素构成不同。预算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人和支出。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和利润。即使相同名称的会计要素,其内容在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3)会计等式不同。预算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十净资产;企业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

(4)会计核算内容及方法有其特殊性。在预算会计中,固定资产一般应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对外投资一般与投资基金相对应;对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办法;一般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有成本核算,也是内部成本核算;没有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等。这些均与企业会计有明显差异。

271 评论(12)

如此娇弱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组成体系:(一)纵向体系 政府预算组成纵向体系是按照国家政权结构和区域划分的,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具体包括: 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二)横向体系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横向体系,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1、 财政总预算会计:会计主体是各级政府财政收支活动以及财政资金使用结果; 2、行政单位会计:行政单位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单位。由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构、检查机构和各级党政机构、人民团体组成。 3、非营利组织会计:指各类非营利组织核算、监督本单位各项经济业务和收支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 4、参与预算执行的国库会计、税收征解会计、专业银行拨款会计等。

346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