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60

吃肉肉变胖子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出纳会计工作失职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夏香林萌

已采纳

正常的,如果公司有会计和出纳,那两个人应该是职责分开的,也就是不相容岗位,但如果会计和出纳都是一个人,那出了差错,首先我觉得先分清楚是主观原因造成的还是客观因素,因为本身公司的人员安排上也并不合理,但是如果你当时做了之后没有提出来,那可能就需要会计和出纳的这个人来承担责任了。而如果自己已经提出会计和出纳一个人的不合理性,而公司没有采纳的话,那相应的公司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出纳会计工作失职

197 评论(9)

中艺古典家具

你说的这个岗位设计本来就不合理,会计和出纳必须得是两个人,如果是一个人的话出了问题只能自行承担责任了哈。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望采纳,谢谢。

324 评论(9)

小盆友2鸣儿

这种情况是会计法严厉禁止的!不允许一人同时在会计和出纳岗位!

出纳员岗位职责

一、要认真审查各种报销或支出的原始凭证,对违反国家规定或有误差的,要拒绝办理报销手续。

二、要根据原始凭证,记好现金和银行帐。书写整洁、数字准确、日清月结。

三、严格遵守现金管理制度,库存现金不得超过定额,不坐支,不挪用,不得用白条抵顶库存现金,保持现金实存与现金账目一致。

四、负责到银行办理经费领取手续,支付和结算工作。

五、负责支票签发管理,不得签发空头支票,按规定设立支票领用登记簿。

六、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安全制度,认真管好现金、各种印章、空白支票、空白收据及其他证卷。

七、负责做好工资、奖金、医药费的造册发放工作。

八、负责编造学期和每月的现金支出计划,分清资金渠道,有计划地领取和支付现金。

九、及时与银行对账,作好银行对账调节表。

十、根据规定和协议,作好应收款工作,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收款情况。

十一、严格遵守、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财会制度,作好出纳工作。

会计岗位职责

一、负责记好行政方面的财务总账及各种明细账目。手续完备、数字准确、书写整洁、登记及时、账面清楚。

二、负责编制月、季、年终决算和其他方面有关报表。

三、协助经理编制并执行全院预算。

四、认真审核原始凭证,对违反规定或不合格的凭证应拒绝入账。要严格掌握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

五、定期核对固定资产账目,作到账物相符。

六、上级财务机关检查工作时,要负责提供资料和反映情况。

七、每月书面向经理汇报财务情况,当好经理参谋,发挥财务监督作用。

八、定期装订会计凭证、账簿、表册等,妥善保管和存档。当年会计档案由会计人员保管,往年会计档案由学校档案室保管。

九、协助出纳作好工资、奖金的发放工作。

十、负责掌管财务印章,严格控制支票的签发。

十一、按期填报审计报表,认真自查,按时报送会计资料。

十二、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执行财务管理方面的安全制度,确保不出安全问题。

责任很明确,如果你是老板就你和他一起承担!

281 评论(13)

盛笑笑shamir

每项具体工作失误,都是定有主观原因的,自个分析寻找一下或由同事帮助分析一下具体原因;自我认真查找到工作失误的原因,才能以后接受教训,防止出错。别人未知你某项或某笔业务流程失误的描述过程,就不能分析原因了。检讨书也是剖析发现自己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立马改正,这是起码的表态...

342 评论(10)

一览佳肴

这个和你关系不大,这个单位也不是啥正儿八经的单位,你这出纳也就是给他记记账,做做账啥的,你又不知道银行卡的进出款信息,往来商还是银行转账支付,和你关系不大。

324 评论(8)

37856552ah

(一)从承担责任的主体来看, 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可以分为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 从产生法律责任的行为的性质来看, 则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可分为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两类。

1、行政责任 《会计法》的不少规定涉及对会计行为的行政管理,属于行政法律规范。《会计法》对违反这些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规定了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法律责任。

2、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包括两类问题:一是犯罪;二是刑罚。

(二)违法行为应承担的责任

1、 违反会计制度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违反《会计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责令限期改正、罚款、给予行政处分、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伪造、变造会计资料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情节较轻,社会危害不大,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会计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予以处罚,具体包括:通报、罚款、行政处分、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情节严重。依照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3、让别人编造假会计资料或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的法律责任。情节较轻,社会危害不大,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会计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予以处罚:罚款和行政处分。情节严重。依照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4、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情节轻微,危害性不大,按照《刑法》的有关规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会计法》第四十六条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行政处分主要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和开除等八种。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5、财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虽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以及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性不大,按照《刑法》的有关规定,不构成犯罪的,

应当依照《会计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应当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刑事处分。

扩展资料:

《会计法》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

(二)私设会计账簿的;

(三)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

(四)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的;

(五)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

(六)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

(七)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

(八)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

(九)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

(十)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本法规定的。

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会计人员有第一款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有关法律对第一款所列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第四十三条 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第四十四条 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

第四十六条 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以降级、撤职、调离工作岗位、解聘或者开除等方式实行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对受打击报复的会计人员,应当恢复其名誉和原有职务、级别。

第四十七条 财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实施监督管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条规定,将检举人姓名和检举材料转给被检举单位和被检举人个人的,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同时违反其他法律规定的,由有关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法进行处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法

29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