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1

建安五金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税前会计收益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活着的梦想

已采纳

是的。营业收入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减:所得税净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税前会计收益

125 评论(10)

清影5127

计算两种方法的税前利润:第一年 单位:万元 按变动成本计算税前利润14*(5-3)-15-(14*5*0。05)-6.5=28-15-3.5-6.5=3按完全成本计算税前利润 单位成本=3+15/17=3.88(元)税前利润=14*(5-3.88)-(14*5*0.05)-6.5 =15.68-3.5-6.5=5.68采用完成全本计算与变动成本计算税前利润差额=5.68-3=2.68因为完全成本计算利润,把未销售的3万件产品固定成本0.88*3=2.64 放入库存商品中 (相差0.04是由于尾数删去之故。第二年按变动成本计算税前利润16*(5-3)-15-(16*5*0.05)-6.5=32-15-4-6.5=6.5按完全成本计算税前利润 第二年库存产品单位成本。3+(15/14)=4.073*(5-3.88)+13*(5-4.07)-(16*5*0.05)-6.5=3.36+12.09-4-6.5=4.952两种方法计算采生利润差异的原因:第一年中因为完全成本计算利润,把未销售的3万件产品分摊到的固定成本:0.88*3=2.64 转入库存商品中,所以利润会增加2.64万元 (相差0.04是由于尾数删去之故。第二年中完全成本计算的利润比变动成本计算的利润少6.5-4.95=1.55万元, 因固定成本转入入库产品中,第一年0.88*3=2.64 而当年生产并销售的13万件,库存1万件固定成本1 *1.07=1.07万元,转入库存商品中所以相差2.64-1.07=1.57万。尾数不同是由于四舍五入的关系。3,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税前税利润,第一年销售量14万件利润为5.68万元,而第二年销售16万件,4.95万元相差5.68-4.95=0.73万元,是由13万件产品中增加每件多分摊的固定费用1.07-0.88=0.19一;税前价格:就是交税前的价格;二;税后价格:就是交税后的价格,税前价格大于税后价格;1;(如个人工资,税前税后,又如商品税前税后等)2;含税:就是价格已经包含税额;3;未含税:就是价格没有包含税额;4;举个例子说;采购的商品上的标价一般是含税的价格了,如果要划为不含税价则要除以税率(根据不同的税率),如17的税率的话,销售的货物100元含17%增值税则实际货物的价格是85.47元。增值税(销项税)是85.47乘0.17=14.53。 85.47+14.53=100。如100元始不含税价。则实际货物的价格是100元,税是17元。含税价就是117元了。

330 评论(11)

听风者三

税前利润的会计公式如下: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即在所得税完税前的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销 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业务税金及附加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中,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对于商业企业来说,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汇总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国家补贴收入。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税后利润=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毛利润=主营业务净收入-主营业务支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44 评论(11)

cool100886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利润计算方法差异: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计算税前利润的思路不一样:变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非生产成本完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全部生产成本)-期间成本(全部非生产成本)可见: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税前利润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方法在计算利润时扣除的固定生产成本不同。变动成本法下扣除的固定生产成本是当期的固定生产成本;完全成本法下扣除的固定生产成本则是当期销售的产品成本中包含的固定生产成本,在计算利润时是包含在销售成本中扣除的。

14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