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tachio陆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是国务院于1998年7月20日批准成立的国务院事业单位,由财政部代管,教学管理依托清华大学。校训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我国一共有三个国家会计学院,另外两家是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是国务院于1998年7月20日批准成立的国家级会计和经济管理人才培训基地,由财政部代管,教学管理依托清华大学。学院以会计、审计、经济管理为培训内容,短期面授培训、研究生教育、远程教育相结合,面向财会行业、面向总部基地、面向董事单位,培养高级财会人员、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国家及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同时,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为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可独立开展会计、审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会由财政部、中央组织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商务部、教育部、人事部、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监会、中国银监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厦门市人民政府、上海市财政局、厦门市财政局、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组成。董事会主席由财政部部长担任。学院设办公室、教务部、教研中心、信息中心、总务部等部门。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位于北京顺义天竺开发区,距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公里、东直门16公里,东侧有首都机场高速公路,西侧有京顺公路。学院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70000平方米,二期工程占地面积150亩(正在建设过程中),主要设施包括综合教学楼、图书馆及信息中心、会议中心、学员活动中心、体育馆、学员公寓、专家公寓、餐厅等多栋单体建筑, 拥有中外文专业图书18,000册、电子图书210,000册、专业期刊报纸200余种、专题数据库11个,建有宽带信息网络系统,提供各种信息环境和多媒体教学环境,提供多种远程教学手段,是一个典型的数字化园区,学院(一期)可同时容纳1,200多人上课。学院的后勤保障实现了社会化,教室支持、物业餐饮、园林安保等服务人员500多人,服务水平和质量一流。
little1208
我建议大家去百度搜索一下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的官方网站,点进去自己好好看一看。这三家的学校设施怎么样,授课老师怎么样,董事会成员是哪些人,以前做在职教育的时候是有哪些依托单位的。看了以后我相信大家的看法就不会这么怀疑了。会计学科好不好,和有没有博士点当然关系很大,但是作为这三个国家会计学院,以前就是为了培养相对高端的在职人员而存在的,是为实务而服务的,诸位要考的会计专业硕士,以后真正会读博士的又有几人,大部分都是想研究生毕业了就找份好工作吧。何况这三家在在职的时候,各自的合作院校都是国内会计学科实力首屈一指的院校: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厦门大学。最后,关于招聘会的问题,研究生毕业和本科是完全不同的起点,尤其是会计这个专业,我认为研究生毕业时你找工作的视野绝对不能仅仅是在自己本校的招聘会上,有哪个企业单位招人会往所有院校都撒网?又有几家企业单位到校园去开招聘会,会说我们只要这个学校的,外校的请另谋高就?
中暑山庄产橘子
应建立一套更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高校承担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任。记者了解到,近几年,高校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加,部分研究型大学一年的科研经费已经达到20多亿元。但是,还存在部分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告诉在座的政协委员,有一次到高校进行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调研,发现3年前购进的一台先进设备至今尚未开箱,而按照发达国家的使用情况,这样的设备更新周期恰是3年。也就是说,设备还没投入使用就已经沦为淘汰品。为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财政部正在合作开展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并预计今年将扩大绩效评价范围。与此同时,普通高等学校已经启动全面预算管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胡凌云告诉记者,按照财政部的要求,每个季度都要报送会计报表,接受监督检查。尽管正在采取措施努力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但方式方法仍然有待完善。闵维方提出建议,应设计一套更加科学和系统的教育经费使用评价指标体系,如为评价设备人力资源、教室的利用率提供一个参照系,减少资源浪费。在对科研经费实施预算管理时,胡凌云反映,由于科研进程不可控制,所以无法准确把握科研预算,经费发生不完全按照预算发生,还需努力寻找符合科研项目规律的预算管理。另外,闵维方提出“体制浪费是最大的浪费”。他希望能够打通科研和高校两个系统,让高校最具有创造力的研究群体能够利用先进的设备资源取得更多研究成果。“科研经费分配应更加科学化,资源配置应反映教育中的成本行为的客观规律。在资源配置方式中嵌入激励机制,让资源分配更加透明、公平。”闵维方说。每所高校都应引入总会计师如今,部分高校的资金规模已经相当于一个企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年的各种经费达40多亿元,其中科研经费有22亿元左右,相当于一个中型企业,如何把钱用好管好,需要专业化人员。”胡凌云说,为适应高校当前的经费管理和财务运行情况,总会计师的设置很有必要。事实上,这样的经费规模并非全国高校中最大的。记者了解到,北京大学一年的经费已经达到70多亿元。与过去相比,高校财务管理有了很大改进,但是,委员们一致认为还应该进一步提高高校教育经费尤其是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目前,教育部直属院校已经在公开招聘总会计师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多数受访的政协委员认为,高校设立总会计师岗位非常重要。“而且,每所高校都应该有自己的总会计师。”闵维方说。对于高校设立总会计师的要求,委员们一致认为“总会计师人选应该是熟悉高校运行规律的专业化人才”。来自高校的政协委员们希望教育部以后公开招聘总会计师时,能够由教育部和高校联合招聘,教育部从专业资质上把关,确保受聘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由高校来衡量这位专业化人才是否适合自己的学校,尤其是对教育规律的熟悉程度。记者同时了解到,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人员队伍还不能令人满意。有的是从教师岗位转到财务岗位,有的是学校教师或者职工的家属,这些人员并不具备财务专业知识,包括分管财务的校领导也多是财务的外行。对此,闵维方认为应该加强对分管财务的校领导、总会计师、财务处长等高校财务管理干部进行经常化、滚动式的培训,这对于教育成本分析、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提高都有益。高校的经费来源多样,包括社会捐赠、财政拨款、学费、学校基金等多个渠道。闵维方希望在增加科研经费的同时,高校能够统筹经费的使用权,当然,还需要一套监管办法让高校按照一定的规则来扩大这种自主权。
辉帅LED照明
最近看到了很多关于三个国家会计学院的话题,绝大部分是认为可能没有社会认可度,以前是搞职业培训的,今年是第一年招全日制的学历生,师资力量不行等.我认为这些观点有点偏颇.MPACC在三个会计学院很早以前就办了,当然那个时候是在职的,我敢说以前上MPACC的在职生,不管通过的考试分数低或者是高,他们在财务这个领域内不要说是专家肯定是个熟手,最起码在是财务经理级别的,这些人都能到国会去学习,我看国会培训能力应该是肯定的.有的战友说以前是搞职业培训的,好像有点不屑一顾的意味.我想问一下,大家考MPACC是为了做学术写出漂亮的论文,还是准备将来在财务部门的某个岗位上做实践工作呢?我敢说,全国招收MPACC的100多所学校,如果哪个学校,不管是985,211,综合类,财经类,大学也好,学院也好,能够在两年的时间内将招收的学生培训成部门经理经别的,那这个学校就是很好的学校了.至于师资方面,三个国家会计学院已经搞了这这么多年的"职业培训",肯定是没问题的.举两个例子,学院请个外面的税务专家帮你上两天的课程,肯定比你在学校里上理程两个月的效果都要好.如果能跟完一期会计领军人物这种培训,你的实践水平肯定比那些写出学术论文的同学要强很多.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将来是要面向社会的,而不是做学问. 查看原帖>>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