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07

Annaso安娜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工资会计怎么结算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不计较的心

已采纳

财务根据人事提供的考勤以及公司的薪酬制度核算工资。员工的工资标准是由人事部制定的薪酬制度来决定的,按照薪酬制度计算的工资扣除掉考勤的扣罚就是实际应该支付给员工的工资。

工资会计怎么结算

350 评论(15)

yangyang2336903

按照老板的指示啊!你要把工资表分项目计入工资,有计件工资,有计时工资。看领导是怎么安排啊

334 评论(13)

沉默的苏克

按照谈好的工资,扣除社保与公职金,扣除个税,加上奖金津贴,得出的来数就是工资啦

139 评论(15)

mirandamly

61+10+7.5+4-(3x2.3922x90%)-4.78=71.26,你是算了25.5天/月,月应该按22.5天计算。

291 评论(8)

萤火虫在哪里

算法很多种。总体上分为避税和不避税两种方法。一般公司都有所谓系统软件的。

161 评论(10)

刘小贱爱花钱

成本会计中工资核算采用以下两种形式,即:

(1) 以计时工资为主的应付工资的计算

应付工资=计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2) 以计件工资为主的应付工资的计算

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合格产品的数量

应付工资=计件工资+津贴和补贴+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总额的计算原则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依据。

工资的结算:铁路运输企业与职工之间有关劳动报酬方面的结算。工资结算的内容为:应付工资、代扣款和实发数。

应付工资是按照工资总额组成规定的内容及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应付给职工的工资;代扣款是指按照规定先行垫付给职工后从工资中扣回或者扣回再代付出去的款项,如房租款、水电费、职工过失的赔款、职工家属医药费等;实发合计数是指应付工资扣除代扣款后的净额。

扩展资料:

工资的核算办法

应设置“应付工资”帐户,该账户总括地反映企业与职工有关工资的结算情况。贷方反映应付职工的工资额,借方反映从工资中代扣的款项、实发工资、期末结转的未领工资,期末结接未领工资后本账户无余额。

主要事项的账务处理方法为:每月发放工资前,应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中的应发金额总数,向银行提取现金,借记“现金”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发放工资时,根据工资支付单的实际金额,借记“应付工资”账户、贷记“现金”账户。

应由职工工资中代扣款项,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中的各项代扣金额,借记“应付工资”,贷记“其他应付款”账户;职工在规定期限内未领取的工资,应由财会部门入账,借记“现金”账户,贷记“其他应付款”账户。

月末应将本月应付的工资进行分配,根据工资费用分配汇总表,借记“运输支出”、“内部供应和销售支出”、“工附业支出”、“代办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账户,贷记“应付工资”账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资核算

341 评论(10)

狼人发生地

薪资明细表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收入元素、扣减元素、社保公积金费用、应付工资、税前工资、个人所得税、税后扣除项目、实际收入。

1、收入元素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计件工资、补贴(常见的有:交通补贴、通讯补贴、餐费补贴、油费补贴、住房补贴、驻外补贴、夜班补贴、出差补贴等)、津贴(常见的有:岗位津贴、技术津贴、职称津贴等);

带薪假期工资(带薪假期一般有:年假、病假、产假、产检假、陪产假、丧假、工伤假、婚假、哺乳假、流产假)产假工资差额、奖励金额、优秀员工奖、高温补贴、防寒补贴、经济补偿金、竞业限制补偿金、加班工资(平时加班工资、周末加班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工龄工资、补发工资等。

2、扣减元素包括:事假扣除、绩效奖金扣除金额、考勤扣除(迟到、早退、旷工、缺卡等)、其他罚款、抵税额等。

3、应付工资即收入元素加扣减元素的总和。

4、社保公积金费用报告:社保公积金缴费基数、社保公积金缴费比例、社保公积金缴费金额(公司部分和个人部门)。

5、个人所得税:个人税前工资超过免税起征点的部分要按照一定的税率缴纳个税,一般都由公司代为扣除和申报。税前工资=应付工资-社保公积金费用(个人部分)-抵税额。

6、税后扣除、补发项目:一般为公司特殊的规定项目,如水电费、借支费用等。

7、实际工资:即员工当月实际收到的工资。实发工资=税前工资-个人所得税-税后扣除项目+税后发放项目。

1、当月实际工作日:某一个月份除周六日以外的天数,包含法定节假日天数。即员工某月应出勤的天数。例如:2016年12月自然日天数为31天,工作日天数为22天,则当月员工应出勤的时数为22天。员工正常出勤的工资应该按照实际出勤天数与该应出勤天数进行折算。

2、月工作日:劳保部门规定的以制度月工作时间,每月固定为20.83天。

月工作日=(365天-104天(每年周末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12月=20.83天。需要明确的是20.83天和工资计算没有直接关系,只是月出勤天数的基准而已。

3、月计薪天数:劳保部门规定的计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的天数为21.75天,与制度月工作日的区别为该天数包含每年11天的法定节假日天数。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法定假日现在为带薪假日,平时加班、休息日加班、法定假日加班都是按照21.75天计薪日得出的“日工资”来计算加班工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资核算

184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