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37

雾夜狂奔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北京总会计师素质培训体会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en20120705

已采纳

在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的总会计要提升职业综合素养的话,首先我觉得要抱有一个学习的心态,因为现在国家的财经政策还有相关的制度在不断的出台和完善中,作为总会计师,首先要不断的保持学习的心态,及时掌握国家新的财税政策,确保单位的核算和一些财税事项能及时的享受到国家的红利政策。一次要有全局观和战略眼光,因为作为总会计师,首先负责一个单位的核算自己,一定要站在战略的角度来规划公司的一些财经制度和核算的方式方法。第三,妥善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及同级关系,因为总会计师由于不直接领导财务部难免会与财务部的领导会有一定的工作上的交集要领导好,单位的会计核算的话就需要及时的与财务同事或者其他部门的同事相互沟通协调。

北京总会计师素质培训体会

140 评论(12)

小不点儿淘气

行政事业单位总会计师自履职之时起,就应当充分认识到提升自身履职能力的重要性,自觉地认真研究提升自身履职能力之道,并长期努力提升履职能力,履行应尽职责,为企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会计师是在单位主要领导人领导下,主管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总会计师,是组织领导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参与本单位重要经济问题分析和决策的单位行政领导人员,总会计师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员工作,直接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负责。在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实行总会计师制度,有利于加强经济核算和会计管理。总会计师是企业的领导层成员,在企业内部定位高,职责重,影响大,其履职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健康运行和持续发展,关系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拓展资料:事业单位可以分为行政类事业单位、公益类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行政类事业单位,是指完全、主要或者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目前省市县三级此类事业单位正在改革,要求将其承担的行政职能,全部划归行政机关行使,承担的公益服务职能保留,按其职能性质进行整合。行政类事业单位有城建局、交通局、房管局、公、检、法、司、税务等部门、烟草局、审计局、发改委、市长、林业局等。公益类事业单位,又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改革要求,将其承担的生产经营、中介、收费等职能剥离,改制为企业运营,将其承担的公益服务职能进行整合。今后,事业单位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只承担公益服务职能。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是指其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可以由市场代替。这类事业单位全面改企,机构撤销,使用的事业单位收回统筹使用,自收自支和自定自筹类编制撤销。正式职工和退役军人分流到其他事业单位任职,人事代理、合同工、劳务派造工等合同制管理人员自主择业。

320 评论(15)

毛毛512512

首先要抱有一个学习的心态,因为现在国家的财经政策还有相关的制度在不断的出台和完善中,作为总会计师,首先要不断的保持学习的心态,及时掌握国家新的财税政策,确保单位的核算和一些财税事项能及时的享受到国家的红利政策。要有全局观和战略眼光,因为作为总会计师,首先负责一个单位的核算自己,一定要站在战略的角度来规划公司的一些财经制度和核算的方式方法。妥善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及同级关系,因为总会计师由于不直接领导财务部难免会与财务部的领导会有一定的工作上的交集要领导好,单位的会计核算的话就需要及时的与财务同事或者其他部门的同事相互沟通协调。总会计师是在单位主要领导人领导下,主管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在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实行总会计师制度,有利于加强经济核算和会计管理。总会计师,是组织领导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参与本单位重要经济问题分析和决策的单位行政领导人员,总会计师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员工作,直接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负责。所以总会计师不是一种专业技术职务,也不是会计机构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而是一种行政职务。总会计师的提法源自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当时是一个既对国家负责,又对厂长(经理)负责的职位。进入市场经济之后,我国企业一般都是在“对总经理负责”这一含义上定位总会计师的职责。国务院1990年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对总会计师的定位是“总会计师是单位行政领导成员,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工作,主要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负责。凡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在单位行政领导成员中,不设与总会计师职权重叠的副职”。中文名总会计师职 务负责主管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工作提法来源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关条例《总会计师条例》设置要求我国1985年颁布实施的《会计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设置总会计师的要求,充分肯定了总会计师制度,从而大大推动了我国总会计师制度的发展。1990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总会计师条例》。《条例》结合我国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对总会计师的地位、职责、权限、任免与奖惩作了完整、全面、系统、具体的规定,使我国总会计师制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1993年修改《会计法》时再次明确规定:“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可以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由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担任。”当然,这次修订的《会计法》对设置总会计师的范围又有了新的规定,即“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且是“必需设置总会计师”。工作交接编辑

119 评论(13)

VivianYan~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强总会计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总会计师的履职能力,是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本文中就这个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一、总会计师职责总会计师是单位的行政领导成员,主要职责包括:参与本单位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组织领导本单位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工作。二、影响总会计师履职能力发挥的主客观因素会计秩序是财政经济秩序的基础,在各国经济不断开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暴露出不少会计秩序问题,譬如:会计工作基础比较薄弱,会计信息失真较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等现象较为突出。会计秩序不好,是多方面的原因。(一)从总会计师自身条件讲(主观因素)《总会计师条例》第十六条分别从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专业素质、组织能力和身体素质等几个方面对总会计师的任职提出要求。现行总会计师队伍基本符合这些要求,但不符合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一些会计工作者法制观念淡薄,职业道德不规范,素质不高,不能诚实守信,有的甚至连《总会计师条例》规定的最基本要求也达不到。(二)外部环境(客观因素)1.会计行为环境不完善。我国正处在一个市场经济

84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