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03

童心惠敏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小佳初级会计考试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houchang1988127

已采纳

思路:小东 小方 小军三人的平均分是89分,只需求他们三人的总分就行,再用4人的总分减去小东三人的总分,剩下的就是小佳的个人成绩了。不用知道小东三人各自多少分。91×4-89×3=364-267=97小佳的数学成绩为97分。

小佳初级会计考试

179 评论(10)

懒洋洋一家

这样算:小东等3人平均89分,3人总分就是89*3=267分,加上小佳的分数,平均分变成91分,那么4人总分就是91*4=364分,差值就是小佳的分数=364-267=97分。小佳数学97分。

155 评论(10)

贝贝塔11

六分钟。

首先同时烙4张饼,用时2分钟;取出2个饼、翻转2个饼、放入2个新的饼,用时2分钟;这时,烙好了2个饼,再翻转平底锅里的2个饼,放入第一次取出的饼,然后用时2分钟,烙好剩下的4个饼。

扩展资料:

常见相似题

1、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这三种小虫共18只,有118条腿和20对翅膀.每种小虫各几只?

解:因为蜻蜓和蝉都有6条腿,所以从腿的数目来考虑,可以把小虫分成"8条腿"与"6条腿"两种。利用公式就可以算出8条腿的。

蜘蛛数=(118-6×18)÷(8-6)

=5(只)。

因此就知道6条腿的小虫共18-5=13(只)。

也就是蜻蜓和蝉共有13只,它们共有20对翅膀。再利用一次公式。

蝉数=(13×2-20)÷(2-1)=6(只)。

因此蜻蜓数是13-6=7(只)。

答:有5只蜘蛛,7只蜻蜓,6只蝉。

2、某次数学考试考五道题,全班52人参加,共做对181道题,已知每人至少做对1道题,做对1道的有7人,5道全对的有6人,做对2道和3道的人数一样多,那么做对4道的人数有多少人?

解:对2道,3道,4道题的人共有:52-7-6=39(人)。

他们共做对:181-1×7-5×6=144(道)。

由于对2道和3道题的人数一样多,我们就可以把他们看作是对2.5道题的人((2+3)÷2=2.5).这样

兔脚数=4,鸡脚数=2.5,

总脚数=144,总头数=39。

对4道题的有:(144-2.5×39)÷(4-2.5)=31(人)。

答:做对4道题的有31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鸡兔同笼 (一种数学奥数题目)

102 评论(12)

雯浩天使

在百度中搜索 百度文库 然后再搜索 分班考试题,有很多。

202 评论(11)

金威家具

解:已知小佳和欢欢一共得了193分,欢欢和乐乐一共得了198分,乐乐和多多一共得了191分,得小佳的分数+欢欢的分数=193分,欢欢的分数+乐乐的分数=198分,乐乐的分数+多多的分数=191分,得小佳的分数+欢欢的分数-(欢欢的分数+乐乐的分数)+(乐乐的分数+多多的分数)=193-198+191小佳的分数+欢欢的分数-欢欢的分数-乐乐的分数+乐乐的分数+多多的分数=-5+191小佳的分数+多多的分数=186分答:小佳和多多一共得了186分。

324 评论(11)

貌似仿佛好像

小东小方小军三人平均89分,三个人总分89×3=264分。加上小佳四人平均91分,四个人总分91×4=364分。所以小佳分数为四个人的总分减去前三个人的总分,即364-264=100分。

146 评论(11)

百叶书店

例1 一个打字员15分钟打了1800个字,照这样的速度,1小时能打多少个字?(吉林省) 【分析1】先求1分钟能打多少个字,再求1小时能打多少个字。 【解法1】1分钟能打多少个字? 1800÷15=120(个) 1小时能打多少个字? 120×60=7 200 (个) 综合算式:1800÷15×60=120×60=7 200(个)。 【分析2】先求出1小时是15分钟的几倍,再用1800乘以所得的倍数,所得的积就是1小时能打字的个数。 【解法2】1小时是15分钟的几倍? 60÷15=4(倍) 1小时能打字多少个? 1800×4=7 200(个) 综合算式: 1800×(60÷15) =1800×4=7200(个)。 【分析3】先求出15分钟是1小时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1800除以所得的几分之几,即得1小时能打字多少个。 【解法3】15分钟是1小时的几分之几? 15÷60= 1小时能打字多少个? 1800÷=7200(个) 综合算式:1800÷=1800÷=7200(个)。 【分析4】先求出打一个字需要多少分钟,再看1小时里包含多少个“这些分钟”,就是1小时能打字多少个。 【解法4】打一个字需要多少分钟? 15÷1800=(分钟) 1小时能打多少个字? 60÷=60×120=7 200(个) 综合算式: 60÷(15÷1800) =60÷=7 200(个)。 【分析5】因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而工作效率一定,所以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 【解法5】设1小时能打字x个。 x∶60=1 800∶15 x= x=7200 答:1小时能打字7 200个。 【评注】本题是正归一应用题。解法1是正归一应用题的一般解法,即先求出“单一量”,再用单一量乘以“总份数”就等于“总数量”。解法2和解法3思路简明,易于理解,计算简便,是本题的最佳解法。解法4将题中的“总数量”、“单一量”、“总份数”进行了转换,运用反归一应用题的解法解题。可见正、反归一应用题的解法可相互转换。 例2 一艘轮船4小时航行10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继续航行270千米,共需多少小时?(四川省成都市) 【分析1】先求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再求航行270千米需要几小时,最后求出共需多少小时。 【解法1】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 108÷4=27(千米) 270千米需航行多少小时? 270÷27=10(小时) 共需多少小时? 10+4=14(小时) 综合算式: 270÷(108÷4)+4 =270÷27+4=10+4=14(小时)。 【分析2】先求出共航行了多少千米,再求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最后求出共需多少小时。 【解法2】这艘轮船共航行了多少千米? 270+108=378(千米) 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 108÷4=27(千米) 共需多少小时? 378÷27=14(小时) 综合算式: (270+108)÷(108÷4) =378÷27=14(小时)。 【分析3】先求出继续航行的路程和原来航行的路程的比,再运用归一应用题的解法求出共需多少小时。 【解法3】继续航行和原来航行的路程比? 270∶108=5∶2 共需多少小时? 4÷2×(5+2) =4÷2×7=14(小时)。 【分析4】先求出原来航行的路程是共航行路程的几分之几,再运用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求出共需多少小时。 【解法4】原来航行的路程是共航行的几分之几? 108÷(108+270)= 共需多少小时? 4÷=14(小时) 综合算式:4÷=4÷=14(小时)。 或: 4×[(108+270)÷108] =4×[378÷108]=4×3.5=14(小时)。 【分析5】因为“路程÷时间=速度”,速度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解法5】设共需x小时。 (270+108)∶x=108∶4 x= x=14 或设航行270千米需x小时,则共需(x+4)小时。 270∶x=108∶4 x= x=10 10+4=14(小时)。 答:共需14小时。 【评注】解法1和解法2是归一应用题的基本解法,解法4是本题的最佳解法。其他解法,读者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例3 某粮食加工厂,3台磨面机4小时可磨面粉16.8吨,按这样的速度,9台磨面机要磨面粉50.4吨,需要多少小时?(上海市黄浦区) 【分析1】先求每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再求9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最后求出要磨50.4吨面粉需要多少小时。 【解法1】每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 16.8÷3÷4=1.4(吨) 9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 1.4×9=12.6(吨) 要磨面粉50.4吨需几小时? 50.4÷12.6=4(小时) 综合算式: 50.4÷(16.8÷3÷4×9) =50.4÷(1.4×9)=50.4÷12.6 =4(小时)。 【分析2】题中要用9台磨面机磨面粉50.4吨,可先求平均每台要磨面粉多少吨,再除以原来每台每小时磨粉吨数,即得共需小时数。 【解法 2】平均每台要磨面粉多少吨? 50.4÷9=5.6(吨) 原来每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 16.8÷3÷4=1.4(吨) 共需多少小时? 5.6÷1.4=4(小时) 综合算式: 50.4÷9÷(16.8÷3÷4) =50.4÷9÷1.4=4(小时)。 【分析3】根据“每台每小时磨面粉吨数一定”列方程解。 【解法3】设需要x小时。 50.4÷9÷x=16.8÷3÷4 5.6÷x=1.4 x=5.6÷1.4 x=4 【分析4】因为每台磨面粉吨数÷磨粉时间=每台每小时磨面粉吨数,每台每小时磨面粉吨数一定,所以每台磨面粉吨数和磨粉时间成正比例。 【解法 4】设需要x小时。 5.6∶x=5.6∶4 x=4 【分析5】因为现在磨粉吨数50.4吨是原来磨粉吨数16.8吨的3倍,所以:如果现在的台数和原来相同,那么现在的磨粉时间必是原来的3倍;如果现在的磨粉时间和原来相同,那么现在的台数必是原来的3倍(本题恰是这种情况,可以直接判断需要4小时);如果现在的台数和磨粉时间都与原来不同,那么现在的磨粉时间与台数的积(假设一台工作的总时间),一定等于原来的磨粉时间与台数积的3倍。 【解法5】设需要x小时。 (x×9)÷(4×3)=50.4÷16.8 9x÷12=3 9x=36 x=4 答:需要4小时。 【评注】解法1和解法2是基本解法,易于理解和掌握。解法3和解法4是方程解法,其中解法3较好。解法5是直觉思维解法。在分析5中谈到了三种情况,解法5是根据第三种情况列方程的,这种情况最一般。 例4 胜利机床广计划生产120台机床,实际4天就生产了32台,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生产多少天才能完成?(天津市河西区) 【分析 1】先求还剩下多少台,再求每天生产多少台,最后求出剩下的还要生产几天。 【解法 1】还剩下多少台? 120-32=88(台) 每天生产多少台? 32÷4=8(台) 剩下的还要多少天完成? 88÷8=11(天) 综合算式: (120-32)÷(32÷4) =88÷8=11(天)。 【分析 2】先求每天生产多少台,再求生产120台机床共要多少天,然后减去原来的4天就等于剩下的还要多少天。 【解法 2】每天生产多少台? 32÷4=8(台) 生产120台机床共要多少天? 120÷8=15(天) 剩下的还要多少天?15-4=11(天) 综合算式: 120÷(32÷4)-4 =120÷8-4=15-4=11(天)。 【分析 3】因为“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效率一定,所以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成正比例。 【解法3】设剩下的还要生产x天。 (120-32)∶x=32∶4 88∶x=32∶4 x= x=11 或设共要x天,则剩下的天数为x-4。 120∶x=32∶4 x= x=15 15-4=11 答:剩下的还要生产11天才能完成。 【评注】以上三种解法,均属一般解法,易于理解,计算也较简便,是本题较好的解法。本题还可运用有关分数或比的知识解答。 例5 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开出2.5小时,行了1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驶3小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天津市和平区) 【分析 1】先求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再求共行了几小时,最后求出共行了多少千米(即甲、乙两地距离)。 【解法 1】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50÷2.5=60(千米) 火车共行了多少小时? 2.5+3=5.5(小时)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0×5.5=330(千米) 综合算式: 150÷2.5×(2.5+3) =150÷2.5×5.5=60×5.5=330(千米)。 【分析 2】先求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再求3小时行了多少千米,最后加上先行的150千米即得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法2】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50÷2.5=60(千米) 3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60×3=180(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80+150=330(千米) 综合算式: 150÷2.5×3+150 =60×3+150=180+150=330(千米)。 【分析3】因为“距离÷时间=速度”,速度一定,所以距离和时间成正比例。 【解法3】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 x∶(2.5+3)=150∶2.5 x= x=330 本题也可设3小时行x千米,再求两地距离。 【分析 4】分数应用题解法。先求出2.5小时占共行时间(2.5+3)的几分之几,再用150千米除以这个分数,即得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法4】2.5小时占总时间的几分之几? 2.5÷(2.5+3)=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50÷=330(千米) 综合算式:150÷=150÷=33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330千米。 【评注】以上四种解法中,解法2易于理解,也容易想到,计算也较简便;解法4是分数应用题的解法,思路简捷、巧妙,这两种解法是本题的较好解法。归一应用题的解法是比较多的,解题思路广而宽,综合运用知识的机会也较多,读者可结合题目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解题方法。本题还可运用比的知识及倍比法来解答。语文一、基础知识(36分)1、美的书写给人美的享受,请根据拼音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8分)2、揣摩下面句子中“精疲力竭”的意思和其中“精”的意思,写出三个含有“精”字的成语,其中的“精”与“精疲力竭”中的“精”意思相同。(4分)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含“精”字的成语: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其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绝:①断绝;②完全没有,穷尽;③气息终止,死亡;④走不通的,没有出路;⑤独一无二的,没有能赶上的;⑥极,最;⑦绝对(用在否定词前)(1)年轻的小仲马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 )(2)狼牙山五壮士把敌人引上了绝路。 ( )(3)好好学习的决心绝不能动摇。 ( )(4)他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 )4、判断下面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的打“×” )(4分)(1)《穷人》一课中,“嗯,是个问题!”和“嗯,你看怎么办” 中的两个“嗯”字朗读时语调是一致的。 ( )(2)“但悲不见九州同”与“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但”意思相同。( )(3)按部首查字法,“甘”字应查“一”部。 ( )4)“我的心激动得要跳出胸膛”一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A、我们人类不但要适应环境,还要改造环境。B、三个学校的老师参加了这次会议。C、五月的西湖是美丽的季节。D、我们把教室的课桌椅擦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6、补充成语(8分)A、千里之行, 。 B、明修栈道, 。C、 ,不可言传。 D、螳螂捕蝉,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阴影与阳光14岁的中学生小佳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黑板报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了一张凳子。人站在凳子上,高了。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了。正在他脸贴着玻璃,专心注视的时候,值班老师走了过来,有点狐疑地问了他一番后,就要他赶快回家。巧的是,这天夜里,这一层的办公室遭窃。所有老师的抽屉都被翻动,连零星小钱都被搜走。这样,作为最后一个离校又有点古怪行为的学生,就有理由被唤到教务处谈话。虽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课老师全都担保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教务处出来的小佳仍忍不住掉眼泪,因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学。今天的事更是倒霉了。现在他向妈妈哭诉今天的遭遇。放学回家途经一个专卖复习资料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后,刚准备跨上自行车时,迎面一辆卡车上突然滚下来一只大纸箱,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停下来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一一捡回装进箱子里。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了不久的新车啊!“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呜呜……”小佳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哭什么?哭了车子能回来吗?傻瓜!以后一定要接受教训。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妈妈不是要你做个自私的人,问题是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小佳的妈妈唠唠叨叨边劝边教训儿子。“你在培养儿子朝自私发展吗?”小佳的爸爸从外面踏进门,听到了妻子的话,打趣道。“你倒还有精神说笑话,你儿子前天为班级做好事,被人疑心当贼,今天做好事,被贼偷了!”小佳的妈妈把儿子今天的遭遇愤愤地说给了丈夫,一旁的小佳哭得更厉害了。“噢,是这样。儿子,你的运气确实太坏了!爸爸今天的运气倒有点好。你知道的,我是去那家摄影社取照片的,取完照片,回来路上觉得今天天气挺热的,这里有个人用自行车推着两袋西瓜在卖。我挑了一个,过了秤,正好10元钱。我付了钱,骑上车就走。骑了大约20米,忽听背后有人在叫。我回头一看,那个卖西瓜的骑着车子朝我追来,一边招手,一边叫我停。我停了车,才知道原来我错将百元大钞当成10元票给了他,他是来追还我90元钱的!儿子,你想想看,他完全可以不管这件事,要还,等我找上来也不迟;他还可以赖掉,;因为我没有凭证;他还可以发现此事后马上溜走,那就不会引起任何纠葛。现在他却冒着烈日,骑着笨重的车子一路追来,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他的良心,是他做人的道德!你看这世上,谁说没有好人?”父亲拍拍刚买来的西瓜,又拍拍儿子的头。儿子停止了抽泣,听得很专注。不错,小佳的爸爸是在取了照片后买了西瓜,但是,关于10元与100元的故事,是他的虚构。作家与父亲的双重责任,让他编了个美丽的故事。他深深懂得,此刻,这个14岁少年的心里,太需要阳光。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4分)倒霉( )遭窃( )抽屉( )唠叨(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或同义词。(2分)缘故(同义词) 陌生(反义词) 3、小佳前天碰上了什么倒霉事?(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4、小佳今天为什么眼泪越流越多?(4分)5、妈妈叫小佳接受怎样的教训?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6、爸爸为什么虚构10元与100元的故事?你认为这样做是不是欺骗小佳?为什么?三、作文(40分)

332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