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00

天一布艺镇海店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学习方法借贷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晴朗天空85

已采纳

会计中借贷,只是一种单纯的记账符号,只表明记账的方向。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1、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3、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4、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扩展资料:借贷记账法指的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它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第一,在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既要记录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又必然要记录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即“有借必有贷”;账户借方记录的金额必然等于账户贷方的金额,即“借贷必相等”。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参考资料:借贷记账法-百度百科

初级会计学习方法借贷

109 评论(9)

芯是酸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借与贷只是一种记帐符号。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会计科目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在借贷记账法下,所有会计账户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不同性质的账户,所以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资产类:资产类账户借方记增加额,贷方记减少额,期末如果有余额要记在借方。负债类:负债类账户借方记减少额,贷方记增加额,期末如果有余额要记在贷方。所有者权益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方记减少额,贷方记增加额,期末如果有余额要记在贷方。成本类:成本类账户借方记增加额,贷方记减少额,期末如果有余额要记在借方。损益类:损益类科目余额,应当在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损益类科目期末没有余额。初级会计

245 评论(10)

绿色拇指跳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借贷记帐法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借贷记帐法“借”、“贷”两字,最初是以其本来含义记帐的,反映的是“债权”和“债务”的关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帐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借”、“贷”两字逐渐失去其本来含义,变成了纯粹的记帐符号。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问世,标志着借贷记帐法正式成为大家公认的复式记帐法,同时,也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卢卡·帕乔利被称为“近代会计之父”。一、记账符号记账符号反映的是各种经济业务数量的增加和减少。(一)“借”和“贷”是抽象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而与这两个文字的字义及其在会计史上的最初含义无关,不可望文生义。“借”和“贷”是会计的专门术语,并已经成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二)“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可知,“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

89 评论(14)

大实现家

会计中借贷,只是一种单纯的记账符号,只表明记账的方向。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1、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3、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4、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扩展资料第一,在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既要记录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又必然要记录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即“有借必有贷”;账户借方记录的金额必然等于账户贷方的金额,即“借贷必相等”。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参考资料借贷记账法-百度百科

89 评论(10)

小鸡炖蘑菇mimi

首先我们要知道借与贷只是一种记帐符号。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会计科目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在借贷记账法下,所有会计账户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不同性质的账户,所以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资产类资产类账户借方记增加额,贷方记减少额,期末如果有余额要记在借方。负债类负债类账户借方记减少额,贷方记增加额,期末如果有余额要记在贷方。所有者权益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方记减少额,贷方记增加额,期末如果有余额要记在贷方。成本类成本类账户借方记增加额,贷方记减少额,期末如果有余额要记在借方。损益类损益类科目余额,应当在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损益类科目期末没有余额。

102 评论(13)

whatever345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等式平衡原理,以“借”和“贷”两个字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用天平图如下:[略] 资 产==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二、借贷记账法的产生与发展 根据国内外会计学专家的考证,借贷记账法产生约于13世纪初的1211年意大利的佛罗伦斯银行。它从单式记账演变到复式记账共经历了280余年的时间,其间经过了“佛罗伦斯式”、“热那亚式”和“威尼斯式”[2]几个重大发展阶段。在佛罗伦斯阶段主要记录了“人欠我”、“我欠人”的债权债务借贷关系。例如“人欠我”属于债权“应收账款”范畴,张三借钱500元,学报还我款200元。 借主方“人欠我”或“其他应收账款—张三'' 表示“人欠我” 再如:“我欠人”属于债务“应付账款”范畴,李四贷钱于我800元,我还款600元。 “我欠人”或''其他应付账款—李四'' 贷主方 在“热那亚式”阶段由一般的债权债务核算到资产,负债范畴的核算,在“威那尼斯式”阶段再由一般的资产,负债核算范畴演变发展到损益核算范畴,在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斯.巴却里著作《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2]—书的《计划与记录要论》论题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簿记法”,并从数学原理在理论上加以概括,这就是借贷复式记账法形成的重要标志,1581年威尼斯“会计学院”的设立,表明会计已作为一门学科在学校里传授。嗣后,借贷复式记账法相继传至德、法、英、美、日等国,在清末民国初年由日本传播而来,但是由于当时条件有限,所以发展速度较慢,只是在沿海一带工业较发达的地区。我国会计大师潘序伦先生就是推行借贷复式记账法的杰出代表,广泛使用借贷记账法是在全国解放后,尔后受历史原因停用此法现又恢复此法。三、借贷记账法建立的理论依据 西方会计学者是采用平衡理论,即“资产=负债+资本”会计方程式来建立起借贷记账法,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是采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等式平衡原理来建立起借贷复式记账法。“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来计量的经济资源;它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权益。对资产的理解还可以从四个方面看:其一,资产是一种经济资源;其二,资产应当以货币来计量;其三,资产应当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其四,资产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负债”是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还可以从借贷的角度来反映资产、负债的含意:“借”就是指借主的增加。贷主的减少;“贷”就是贷主的增加,借主的减少。“所有者权益”作为一个会计术语,在中国会计制度中首次出现。“所有者”是指企业投资者,是对筹集资金的来龙而言。“权益”包括投资者出资的本钱以及投资后而形成的公积金与未分配利润等。 四、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分类与账户结构 新会计制度将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账户分为四类: 一是资产类;二是负债类;三是所有者权益类;四是损益类。 其账户结构如下: 资产类账户借方表示①资产类增加 ,资产类账户贷方表示 ②资产类减少, 余额:一般在借方. 负债类账户 借方表示 ④负债类减少 ,负债类账户贷方表示 ③负债类增加, 余额:一般在贷方.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借方表示 ⑥所有者权益减少,所有者权益账户贷方表示 ⑤所有者权益增加, 余额:一般在贷方. 损益类账户 借方表示 ⑦费用类增加 ,损益类账户贷方表示 ⑧费用类减少,费用类账户期末无余额. 同时,损益类账户借方表示 ⑩收入及利润减少,损益类账户贷方表示 ⑨收入及利润增加, 期末收入类无余额 通过以上账户记录归纳如下:1、资产增加记借方,资产减少记贷方。2、负债增加记贷方,负债减少记借方。3、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方,所有者权益减少记借方。4、费用增加记借方,费用减少记贷方。5、收入利润增加记贷方,收入及利润减少记借方。 五、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这一规则是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方程式作为理论依据,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从资金变化的规律性[3]所归纳出来的。 (一)资金进入企业,引起资产总额和负债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时同数额增加,使企业的资金总额增加。例1、企业收到国家投入资金100万元,存入银行。这笔业务一方面使资产类“银行存款”增加,借记“银行存款”账户,另一方面使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增加,贷记“实收资本”账户。 例2、购进外企业商品20万元,账款未付,这笔业务一方面使资产类“库存商品”增加,借记“库存商品”账户,另一方面使负债类“应付账款”增加,贷记“应付账款”账户。 (二)资金退出企业,引起资产总额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同时同数额减少,使企业的资金总额减少。例3、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外企业账款10万元。这笔业务一方面使资产类“银行存款”减少,贷记“银行存款”账户,而另一方面使负债类“应付账款”减少,借记“应付账款”账户。 例4、国家抽走投入资金5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这笔业务一方面使资产类“银行存款”减少,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另一方面使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减少,借记“实收资本”账户。 (三)资产类内部相互转化,引起一项资产形态增加,而另一项资产形态减少,企业资金总额不变。例5、购进固定资产价值30万元,包装物5万元,低值易耗品5万元,这三笔支出均以银行存款支付。从这笔业务看,一方面使资产类“固定资产”、“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账户增加,借记“固定资产”、“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账户,另一方面使资产类“银行存款”减少,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例6、以银行存款购进商品20万元,货以入库。这笔业务方面一方面使资产类“库存商品”增加,借记“库存商品”账户,而另一方面使资产类“银行存款”减少,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四)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内部相互转化,引起一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而另一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减少,企业资金总额不变。例7、向银行取得短期借款5万元。归还前欠应付账款。这笔业务一方面使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短期借款”增加,贷记“短期借款”账户。而另一方面使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应付账款”减少,借记“应付账款”账户。 例8、按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盈余公积3万元,这笔业务一方面使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利润分配”增加,借记“利润分配”账户,而另一方面使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盈余公积”增加,贷记“盈余公积”账户。 从上述4种类型8经济业务可以用天平图示列出,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不论引起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发生怎样的变动,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之间始终保持着平衡关系。 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采用借贷记账法,无论从账户的发生额还是期初期末余额看,均能实现自动平衡。[4] (一)期初余额:期初各类账户借方余额=期初各类账户贷方余额 (二)发生额:资产类账户借方发生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发生额 (三)期末余额:期末各类账户借方余额=期末各类账户贷方余额 七、会计分录与账户的对应关系 依照经济业务的繁简程度不同会计分录可分为“一借一贷”、“一借多贷”、多借一贷”相对应的账户分录,新会计制度规定允许出现“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35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