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52

后知后觉付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bc资产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个人淋着雨

已采纳

BC=bank clearing ,银行清算SC=supplier credit , 卖方信贷TC=traveler's check , 旅行支票

会计bc资产

322 评论(13)

小精灵926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基本等式是( BC )A.设置会计科目的理论依据B.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C.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D.进行账户平行登记的理论依据 E.财产清查的理论依据2、会计等式提示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反映资产负债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利润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基本的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是:一方面,企业一旦进入正常的经营活动循环,其资产就会不断地变换形态。这时,再试图区分哪部分资产是业主投入形成的,哪部分资产是通过借款等渠道形成的,相当困难。对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从性质上看,债权人和业主对企业的要求权(权益)也是不同的。债权人希望借款人到期能顺利偿还本金,并能支付预定的利息;业主则希望通过有效的经营等活动,尽可能多地赚取利润。另一方面,企业赚得再多,债权人也只能得到约定的本息,多余的就归所有者了。4、对这基本会计等式,要理解牢记的是:任何时点,企业的所有资产,无论其处于何种形态(如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都必须有相应的来源。或者是借入的,或者是所有者投入的,或者是经营过程中所赚取的(这一部分也归所有者)。换言之,企业的所有资产都必定有相应的来源,这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在任何情况下,其左右平衡的关系都不会被破坏。

95 评论(13)

沫卡MOKOO

经济业务类型(共计四类九种): 1.第一类业务:某个会计要素内部两个项目一增一减。包括三种情况: (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例如:从银行提取现金。 (2)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例如:从银行借款,并用该借款偿还原欠货款;(银行借款增加,应付账款减少) (3)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例如:经批准用资本公积转赠资本。 2.第二类业务:会计等式的左右两边的两个要素项目同时增加。包括两种情况: (1)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增加; 例如:向银行借款并存入银行。 (2)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例如:收到企业所有者投入的机器一台;(固定资产、实收资本增加) 3.第三类业务:会计等式的左右两边的两个要素项目同时减少。包括两种情况: (1)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减少; 例如: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货款; (2)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 例如:投资者收回对企业的投资,办妥手续后以银行存款返还给投资者;(实收资本、银行存款) 4.第四类业务:会计等式右边的两个要素项目一增一减。包括两种情况: (1)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例如: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减少、应付利润增加) (2)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例如:经批准企业已经发行的债券转为实收资本。(应付债券、实收资本)拓展资料:经济业务又称会计事项,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使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分为对外经济业务和内部经济业务两类: 1、对外经济业务是指企业与其他企业或单位发生交易行为而产生的经济事项。例如:向投资者筹集资金、向供货方购货、向银行归还借款、向购货方销货等; 2、对内经济业务是指企业内部成本、费用的耗用,以及因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调整而产生的经济事项。例如:生产经营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机器设备的折旧、工资的分配及收入与费用的结转等。

336 评论(13)

我是你的大白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以正确的有B和C

217 评论(8)

会逃跑的桃子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是复式记账和试算平衡的理论依据。 同时也是进行会计分析的依据,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做账。 编制会计报表的时候,左边资产=右边负债+所有者权益。 首先要理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恒等式)所有的经济业务都是建立在此恒等式上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会计的基本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它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设定和编制资产负债表、进行试算平衡”的理论基础。

154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