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3

挪威森林北辰星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如何理解借贷法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油炸妹子

已采纳

借贷记账法指的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初级会计如何理解借贷法

356 评论(14)

纳木错dolphin

要区分和理解会计处理上“借”和“贷”,需要理解会计账户和六类账户。

1、账户的结构。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也就是会计科目、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的编号、交易或事项内容摘要、增加金额、减少金额和余额等。

账户核心部分一般用T字账表示,在借贷记账法下,T字账的“左方”表示借方,“右方”表示贷方。借方和贷方只是记账符号,没有特别的意义,至于借方或贷方表示的是增加还是减少,则取决于六类账户的性质和经济业务的内容。

2、六类账户包括的内容,也就是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费用类账户和收益类账户。

也就是两个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成本(费用)

(1)资产类账户。资产类账户一般在资产负债表的左边,借方表示资产的增加,贷方表示资产减少,余额在借方。资产类科目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会计科目。如企业购买原材料1000元,则会计处理为,借:原材料 贷:现金。“原材料”和“现金”都是资产类账户,则借方的原材料表示增加,贷方的现金表示减少。

(2)费用类账户。负债类账户一般在资产负债表的右边,借方表示负债的减少,贷方表示负债的增加,余额在贷方。负债类账户主要包括长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等会计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一般在资产负债表的右边,借方表示权益的减少,贷方表示权益的增加,余额在贷方。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成本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是用于计算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科目,体现在利润表上。借方表示成本(或资产)的增加,贷方表示成本的减少或转销额,余额在借方。这部分余额主要为企业的在产品,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为资产上。成本类账户主要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5)费用类账户。费用类账户也是用于计算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科目,体现在利润表上。其借方表示费用的增加,贷方表示费用的减少或转销额,期末没有余额。费用类账户主要包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6)收益类账户。收益类账户的借方表示收益的减少或转销额,贷方表示收益的增加,期末没有余额。收益类账户主要包括营业收入、本年利润等。

275 评论(15)

飞天大圣朱七

借贷记账法是学习会计基础首先必须掌握的会计方法。掌握复式记账,熟练会计分录的编制,才能学好会计基础,为下一步学习会计学其他课程打下良好根基。下面是由我分享的如何通俗的理解借贷记账法,希望对你有用。

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帐法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借贷记帐法“借”、“贷”两字,最初是以其本来含义记帐的,反映的是“债权”和“债务”的关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帐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借”、“贷”两字逐渐失去其本来含义,变成了纯粹的记帐符号。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 · 帕乔利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问世,标志着借贷记帐法正式成为大家公认的复式记帐法,同时,也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卢卡 · 帕乔利被称为“近代会计之父”。

借贷记账法应用的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

2.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3.权益转化的业务。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部有增有减。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以及利润的增加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利润减少以及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

4.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即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产减少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由此可以看出,每类业务都要同时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些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双方的金额相等。

(1) 有利于分析经济业务,加强经济管理;

(2) 有利于防止和减少记账差错;

(3) 在账户设置上较为灵活;

(4) 有利于会计电算化。

会计的基础课程始于借方和贷方。借方在帐簿的左侧,贷方在帐簿的右侧。在这里,要牢记一条不变的定律:“借方=贷方”,换句话说,在任何交易中,都必须同时登记到帐簿的左右两侧,其原则如下:

(1)资产增加时,记入左侧;资产减少时,记入右侧。

(2)负债增加时,记入右侧;负债减少时,记入左侧。

(3)所有者权益增加时,计入右侧;所有者权益减少时,计入左侧。

(4)成本增加时,计入左侧;成本减少时,计入右侧。

(5)收入增加时,计入右侧;收入减少时,计入左侧。

(6)费用增加时,计入左侧;费用减少时,计入右侧。

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分配之前为:资产+费用=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

可以看出,借和贷两个符号规定了相反的含义:借对于会计等式左边的账户是表示资产费用类账户的增加,对于会计等式右边的账户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的减少。贷正好相反。因此有了上述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左方称之为借方,右方称之为贷方。一般在账户借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之为“借记某账户”;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之为“贷记某账户”。至于借方和贷方究竟哪一方用来记录金额的增加,哪一方用来记录金额的减少,则要根据账户的性质来决定,不同性质的账户,其结构是不同的。

借贷记账法是会计基础的重点和难点,理解透彻才能为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

19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