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火燎原
现在是存在这种退休老人的工资比年轻人上班的工资还高的情况,但是这并不是普遍现象,而且这个也没有什么可比性。年轻人工资低是很正常的,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没经验,没资历,没履历,啥都不会,还要人带,如果没有学历工资大部分只能拿到2000-4000元左右,假如是大学生即使没经验、没资历很多都能拿4000-5000元。在啥都不会的情况下能拿这么多钱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我2005年刚毕业那会出来每个月只有600元,而现在的这些退休老人,年轻时的工资就更低了,可能只有几元钱。随着你的工作经验越来越丰富,资历达到公司要求,那么你的工资也会越来越高,除了个别有关系背景的人可能工资会高一点,否则刚出社会的年轻人很少有人能拿到高工资。其实大部分退休老人的工资并不高,2016年全国退休养老金的平均数是2362元/月,到现在估计能达到2500元,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老人退休金差别也比较大,特别是农村地区,可能一个月就只有一两百元。从全国平均数和落后地区的退休老人工资来看,大部分都是比刚出社会的年轻人工资低。退休老人工资高的人要么就是在一线发达城市或者是一些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退休金才有可能比这些年轻人工资来得高。比如在上海企业退休人员的平均工资能达到3500元/月,看起来好像挺高的,但是如果在上海本地没有房的话,这3500元真的就只够自己生活,而且还过得会很拮据,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会稍微高一点达到了4800元/月左右,刚好和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差不多,即使高也并没有多少,但是在上海也就是生活质量会稍微好一点而已,只有那些退休的公务员的工资会远远高于现在这些刚出社会的年轻人,在上海退休公务员的工资能达到六七千左右。现在的刚入社会的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只要自身能力不算太差,四五年后月薪过万的人很多,年薪破10万也是很轻松的事,但是对于这些退休老人来讲,想要几年后就能到过万的退休金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虽说国家的退休金每年都在涨,但是上涨的幅度也越来越低,远远赶不上年轻人工资上涨幅度。综上所述,年轻人不应该总是跟这些退休的老人比,也不要总是去抱怨,人家能拿那么高的养老金也是年轻时努力的结果,我们只有老老实实的提升自身的能力,争取拿更高的工资,以后等你退休时你的养老金也自然不会太低。
糖糖和胖秘
养老保险的会计核算养老保险是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到社会保险机构的,其中,单位承担一部分,个人承担一部分,个人承担的部分由单位代扣代交,一般在当期缴纳,因此,在缴纳时,职工应交的那部分应由单位先承付。1.当期缴纳时账务处理借:管理费用——养老保险费(注:单位承担的部分)其他应收款——养老保险费(注:个人承担的部分)贷:银行存款2.发工资时,把单位代交的部分收回,从职工工资中扣回时账务处理借:应付工资贷:其他应收款——养老保险费3.如果当期未缴纳(1)当期的账务处理借:管理费用——养老保险费贷: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费(2)发工资时个人应交的部分照扣借:应付工资贷: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费4.企业以后期间向劳动保障部门缴纳企业代扣养老金部分的账务处理借: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费贷:银行存款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巫毒小子
作为参考吧,以前的收藏资料对于养老金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问题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对经办机构经办的社会保险基金,还是对企业负担的养老金等社会保障费用,基本上没有形成完善的会计理论体系和框架。只是财政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1999年6月联合发布了《社会保障基金财务制度》、《社会保障基金会计制度》,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的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会计处理作出了规定,从1999年7月1日起实施。这两个制度的特点是:以基金为会计核算的主体;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设置较为特殊的基金账户;适用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等三项基金。但由于种种原因对企业养老金费用等社会保障支出的会计处理却没有相应的规定,如养老金费用怎样确认、遵循什么核算原则、如何披露等,造成实务中存在多种会计处理并存的局面,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极不规范。目前我国企业对支付的养老金费用等社会保障支出存在以下几种会计处理方式(在此仅以养老金为例,下同): 一是将养老金支出记入“福利费”,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应付福利费 贷: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支付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贷:银行存款 二是将养老金支出记入“管理费用”但不记入“应付工资”,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支付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贷:银行存款 三是将养老金支出记入“管理费用”和“应付工资”,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应付工资———养老保险 贷: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支付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贷:银行存款 分配应付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社会保障费 贷:应付工资———养老保险 从上述三种处理方式看第一种会计处理方式是不妥的,福利费是企业对本单位员工的责任,而养老金支出是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换句话说是对所有被雇佣者的责任,因为企业交纳的养老金由国家组成养老保障基金,被所有雇佣者享有,所以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性质的业务。而且,养老金费用属于企业业主的责任,记入福利费岂不是要职工来承担业主的责任?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是合适的,养老金费用是企业的一种费用支出,其会计处理也应和一般费用的处理是一样的。第三种会计处理方式也是不妥的,主要是混淆了企业负担的养老金支出和职工个人负担的养老金支出,不知道这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业务。职工个人负担的养老金支出是将工资的一部分作为个人一种支出行为,是职工个人对自己工资的使用,只不过是委托企业来办理而已,这部分支出已经记入“应付工资”借方,自然会计入当期成本费用。企业负担的可以不通过应付工资科目,不存在分配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第三种方法的分录是适合职工个人负担的养老金支出这种情况的。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