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麻是超人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要搞好服务,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改善单位的内部管理以及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下面来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
1、敬业爱岗。 即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忠于职守,热爱本职”这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出发点。唯其如此,才会勤奋、努力钻研业务技术,适应会计工作的要求。敬业爱岗,要求会计人员应有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过硬的基本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发现本来不是由于业务技术深浅的问题,而是由于粗心大意和缺乏扎实工作作风造成一些失误。会计工作政策性很强,涉及面较广,有的同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经济倾向和不良风气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有些问题处理起来十分复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有强烈的“追根求源”的意识,凡事要多问个问什么,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由于会计工作的性质和任务,致使一些会计人员长年累月、周而复始地进行着算账、报账、报表等事务工作,天天与数字打交道,工作细致而繁琐,如果不耐劳尽责,缺乏职业责任感,就会觉得工作枯燥、单调、甚至讨厌,就谈不上热爱会计工作,更谈不上精通会计业务,也就搞不好会计工作。爱岗敬业是会计人员应该遵循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2、熟悉法规。 法制意识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经营活动的重要前提。会计工作不只是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会计工作时时、事事、处处涉及到执法守法方面的问题。会计人员不单自己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还要能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在自己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循章,依法把关守口,对服务和监督对象则能够进行会计法制宣传,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帮助他们辨明法律上的是与非,促使他们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依法办事,避免不轨行为。
3、依法办事 。严格实行会计监督,依法办事,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前提。 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和完整,不但要体现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记录上,还要体现在财务报告上,使单位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监督部门能依照法定程序得到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这样做,会计人员应该继续在这一点上树立自己职业的形象和职业人格的尊严,敢于抵制歪风邪气,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
4、客观公正 。会计信息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微观决策,而且关系到宏观决策。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这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会计人员追求的一种境界。做好会计工作,无疑是需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但这并不足以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有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也同样重要,否则,就会把知识和技能用错了地方,甚至参与弄虚作假或者通同作弊。
5、搞好服务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把这部分工作做好对所在单位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以便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会计服务的对象多元化。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筹资活动的多样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越来越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以及政府部门在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考核经营业绩、作出投资决策、加强宏观调控等方面都注重运用会计信息,从而引起社会对会计信息在时效、范围、质量等方面的需求大大增加,对会计人员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有了新的要求。
6、保守秘密 。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负责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众所周知,会计资料是一个单位财务状况和财务经营的综合反映。会计资料中的许多内容,往往涉及到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团等经济组织的资金投向、技术开发目标、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措施灯光商业秘密,涉及上市公司的内幕信息,涉及国家机关等国家机器组成单位的经济、政治、科研、国防等国家机密。这些商业秘密和国家机密,关系到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依法受到保护,不得随意泄露、传播,否则将给各经济组织和国家利益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随着市场竞争的家具,会计资料日益成为商业秘密和国家机密的重要部分,受到关注。而会计人员由于会计工作性质的原因,有机会了解或者掌握重要商业机密,因此,必须严守秘密。泄密是一种不道德行为,会计人员应当确立泄露商业秘密为大忌的观念,对于自己知悉的内部机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严格保守,不能随意向外界泄露商业秘密。如有违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指忠于职守的事业精神,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否爱岗敬业是判断每个从业者是否有职业道德的首要标志。
爱岗是敬业的基石,敬业是爱岗的'升华。
如果不爱岗,就谈不上敬业。如果只有一腔热情,没有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忠于职守的实际行动,敬业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二、诚实守信
诚实是指言行思想一致,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守信就是遵守自己所作出的承诺,讲信用,重信用,信守诺言,保守秘密。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精髓。
诚实与守信具有内在的因果联系,一般来说,诚实即为守信,守信就是诚实。有诚无信,道德品质得不到推广和延伸;有信无诚,信就失去了根基,德就失去了依托。诚实必须守信。
三、廉洁自律
廉洁就是不贪污钱财,不收受贿赂,保持清白。自律是指自律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思想的过程。
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前提,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
四、客观公正
客观是指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愿,也不为他人意见所左右。公正就是平等、公平、正直,没有偏失。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客观是公正的基础,公正是客观的反映。要达到公正,仅仅做到客观是不够的。公正不仅仅单指诚实、真实、可靠,还包括在真实、可靠中作出公正选择。
这种选择不仅是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在主观上作出公平合理的选择。
五、坚持准则
坚持准则是指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左右。
这里所说的“准则”,不仅指会计准则,而且包括会计法律、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制度。
会计人员在发生道德冲突时,应坚持准则,以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正常的经济秩序。
六、提高技能
提高技能是指会计人员通过学习和实践等途径,持续提高会计职业技能,以达到和维持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的活动。
作为一名会计工作者必须不断地提高其职业技能,这既是会计人员的义务,也是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客观公正、坚持准则的基础,是参与管理的前提。
会计职业技能包括会计理论水平、会计实务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自动更新知识能力、提供会计信息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职业经验等。
七、参与管理
参与管理是指间接参加管理活动,为管理者当参谋,为管理活动服务。
对会计工作来讲,参与管理就是要求会计人员积极主动地向单位领导反映本单位的财务、经营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地参与市场调研和预测,参与决策方案的制订和选择,参与决策的执行、检查和监督,为领导者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活动,当好助手和参谋。
八、强化服务
强化服务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文明的服务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良的服务质量。
会计人员待人处世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和工作的成效。
强化服务的结果,就是奉献社会。任何职业的利益、职业劳动者个人的利益都必须服从社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
伟哥是老顽童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具有特点为:
1、职业性: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职业界提出的,与会计职业活动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会计职业特征。
2、自觉性: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约束作用,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道德的力量来维护。
3、综合性:既有对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要求,也有对其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要求。
扩展资料:
一、爱岗敬业
1、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
2、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3、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二、诚实守信
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
2、实事求是,如实反映
3、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4、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三、廉洁自律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公私分明,不贪不占
四、客观公正
1、依法办事
2、实事求是,不偏不倚
3、保持独立性
五、坚持准则
1、熟悉准则
2、遵循准则 3.坚持准则
六、提高技能
1、要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
2、要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七、参与管理
1、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为参与管理打下基础
2、熟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八、强化服务
1、强化服务意识
2、提高服务质量
九、主要构成
1、会计职业理想,会计人员的择业目标,或维持生计,或发展个性,或承担社会义务,或兼而有之,它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灵魂。
2、会计工作态度。会计工作的职业特征要求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活动时,既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又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这是会计人员履行职责义务的基础。
3、会计职业责任,即会计人员担任某项职务或从事某项工作后就应承担(或被赋予)的相应义务。职责与职权相互关联,会计职责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也是评价会计行为的主要标准。
4、会计职业技能,包括完成会计工作所必要的知识以及所需要的工作能力与经验,它是会计人员圆满完成会计工作的技术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反叛的路鲁修
会计职业道德之客观公正
一、客观公正的含义
客观是指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愿,也不为他人意见所左右,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对于会计职业和会计工作而言,客观主要包括以下两层含义:一是真实性,即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真实地记录和反映实际经济业务事项;二是可靠性,即会计核算要准确,记录要可靠,凭证要合法。公正就是公平正直,没有偏失,但不是中庸。对于会计职业和会计工作而言,公正主要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度要公正。会计准则、制度不是为某一特定的主体而制定的,而是为众多主体和社会公众所制定的,它不应偏袒任何一个特定的主体,任何一个主体都能平等地运用会计准则、制度,而不会因某一特定主体的运用较其他主体的运用获得更大的优势。二是执行会计准则、制度的人,即公司、企业单位管理层和会计人员不仅应当具备诚实的品质,而且应公正地开展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即在履行会计职能时,摒弃单位、个人私利,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地对待相关利益各方。三是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鉴证时应以超然独立的姿态,进行公平公正的判断和评价,出具客观、适当的审计意见。
客观公正是会计工作的根本,也是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维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客观是公正的基础,公正是客观的反映。要达到公正,仅仅做到客观是不够的。公正不仅仅是指诚实、真实、可靠,还包括在真实、可靠中做出公正选择。这种选择尽管是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在主观上做出公平合理的选择。是否公平、合理,既取决于客观的选择标准,也取决于选择者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态度。
二、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
1.依法办事
依法办事,认真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会计工作保证客观公正的前提。当会计人员有了端正的态度和知识技能基础之后,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核算,并做出客观的会计职业判断。会计人员记账、算账、报账和进行财产清查,需要熟悉并依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行业务处理;注册会计师开展独立审计时,应依据《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审计活动。总之,只有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会计法律法规,才能客观公正地处理会计业务。
2.实事求是,不偏不倚
客观公正贯穿于会计活动的整个过程:一是会计核算过程的客观公正,即会计人员在具体进行业务处理时,或需要进行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如会计人员在办理有关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业务时,应依法纳税,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为前提而少交税款。二是最终结果公正,即会计人员对经济业务的处理结果是公正的。例如,某人因公出差丢失了报销用的车票,业务处理时,不能因为无报销凭证就不报销,也不能随意报销,而是要求出差人员办理各种合法合理的证明手续后,才能报销,即最终结果是客观公正地进行会计处理。不报销或随意报销,都是不客观公正的。总之,会计核算过程的客观公正和最终结果的客观公正都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客观公正的会计核算过程作为保证,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就难以保证;没有客观公正的结果,业务操作过程的客观公正就没有意义。客观公正,是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追求的目标。会计职业特征是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会计人员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与国家和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做到客观公正,会计信息就有可能失真,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将受到损害。注册会计师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是一种社会监督,其职业特征也是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注册会计师应始终站在第三者的独立立场上,不偏不倚地对待有关利益各方,不以牺牲一方利益为条件而使另一方受益,超然独立地对企业遵守会计准则、制度的具体情况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并作出恰当的审计意见。
3.保持独立性
会计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这就要求会计核算要客观公正。会计人员是会计准则、制度的执行者,会计人员应以会计准则、制度为准绳,对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核算。真实客观是会计信息的本质要求。失去真实、客观的会计信息,必将导致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失误,动摇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信心,直接危及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引起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者的一种工作态度。它要求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的处理,对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以及对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披露和评价必须独立进行职业判断,做到客观、公平、理智、诚实。
保持独立性,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尤为重要。独立是客观、公正的基础,也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注册会计师保持其独立性应当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注册会计师应当回避可能影响独立性的审计事项,实现形式上的独立。形式上的独立,是指他人对独立性的理解和看法,具体是指注册会计师必须与被审计企业或个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如不得拥有被审计企业股权或担任高级职务,不能是企业的主要贷款人、资产受托人或与管理当局有亲属关系,等等。注册会计师在履行其职责时,保持独立性固然十分重要,但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对这种独立性的信任也很重要。如果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实质上是独立的,但报表使用者认为他们是客户的辩护人,则审计职业的大部分价值将随之丧失。二是注册会计师应当恪守职业道德,保持实质上的独立。形式上独立是实质上独立的必要条件,形式上不独立,就不能保证实质上独立,而形式上独立也不一定能够保持实质上独立。注册会计师更重要的是保持实质上的独立。实质上独立就是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在审计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注册会计师应遵循职业道德,既要避免由于形式上的不独立而引起的实质上的不独立,也要避免因为职业道德的丧失而引起独立性实质上的丧失。
小七-279928530
你好,我认为应该选择D。 因为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对于会计职业活动而言,客观公正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真实性,即以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为依据,对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二是可靠性,即会计核算要准确,记录要可靠,凭证要合法。 所以,我想应该选择D。希望对你有帮助。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