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gkong88888
成本=售出价-利润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利润=成本×利润率 成本=利润÷利润率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本金×税率
莹火虫妹妹
按一定的成本对象归集生产费用,以便计算出各种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生产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例如,在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只要求按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就稳定之为品种法。
又如,在单件小批多步骤的生产情况下,由于生产是按照客户的订单以及企业组织的生产批别组织生产,因此,产品成本就应该按照订单或生产批别进行计算,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就称之为分批法。而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往往不仅要求按产品品种计算方法称之为分步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可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例如,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可以先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别,分别计算各类别产品成本,然后在各个类别内部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计算出各个规模产品的成本,这种方法称之为分类法。
在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的企业中,为了加强成本的定额控制,还可以以定额成本为基础,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这种方法就称之为定额法。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企业生产情况错综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往往是同时使用或结合使用的。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特点,其目标是力求达到既要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又要简化成本的核算工作。
由于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成本的具体计算方式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经过人们的长期实践,形成了几种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即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等。
恰当地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企业的规模、生产组织形式和技术特点不同,成本计算的对象也会不一样。
例如,有的企业只生产最终的产成品,而有的企业除生产最终的产成品外,还生产各种各样的半成品。有的企业是采用大批量生产,而有的企业是采用小批量生产,甚至是单件生产等。
如果企业的产品不是成批生产,且只有一个步骤,一般可以直接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这种方法称为品种法。如果产品生产是以按批生产为主,则以批次作为成本的计算对象,这种方法称为分批法。
如果产品生产要分成若干个步骤,中间有半成品,并且产品是连续不断的大量生产或大批量的生产,则以每个步骤的半成品和最终产品为成本的计算对象,这种方法称为分步法。
参考资料:成本计算_百度百科
大琳琳666
给你举几个例子,自己慢慢啄磨吧约当产量比例法:应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且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例:某公司的A产品本月完工370台,在产品100台,平均完工程序度30%,发生生产成本合计为800 000元。分配结果如下:单位成本=800 000÷(370+100×30%)=2 000(元/台)完工产品成本=370×2 000=740 000(元)在产品成本=100×30%×2 000=60 000(元)【例:某公司B产品单位工时定额400小时,经两道工序制成。各工序单位工时定额为第一道工序160小时,第二道工序240小时。为简化核算,假定各工序内在产品完工程度平均为50%。则在产品完工程度计算结果如下:第一道工序:l60×50%÷400×100%=20%第二道工序:(160+240×50%)÷400×100%=70%【例:某公司C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3 000个,在产品数量400个,完工程度按平均50%计算;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C产品本月月初在产品和本月耗用直接材料成本共计1 360 000元,直接人工成本640 000元,制造费用960 000元。C产品各项成本的分配计算如下:由于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因此应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实际数量比例进行分配,不必计算约当产量。(1)直接材料成本的分配: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1 360 000÷(3 000+400)×3 000=1 200 00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1 360 000÷(3 000+400)×400=160 000(元)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均应按约当产量进行分配,在产品400个折合约当产量200个(400×50%)。(2)直接人工成本的分配: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640 000÷(3 000+200)×3 000=600 00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640 000÷(3 000+200)×200=40 000(元)(3)制造费用的分配: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960 000÷(3 000+200)×3 000=900 00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960 000÷(3 000+200)×200=60 000(元)通过以上按约当产量法分配计算的结果,可以汇总C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C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成本=1 200 000+600 000+900 000=2 700 000(元)C产品本月在产品成本=160 000+40 000+60 000=260 000(元)根据C产品完工产品总成本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库存商品——C产品2 700 000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 700 000
1144177586丫头
成本计算是按一定的成本对象,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归集,以确定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成本计算对象的计量单位可以是实物单位,也可以是相对单位。实物单位如件、台、公斤、吨、千瓦小时等。相对单位以标准实物单位表示,标准实物量换算公式为:标准实物量=实物量×换算系数。
确定成本计算单位是为了计算产品的单位成本,以利于成本的比较分析。单位确定是否正确合理,尤其是相对单位,对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有一定影响。
成本计算单位有时也可理解为担负成本责任的单位,如以车间或小组为单位计算成本,这里的单位具有成本中心的涵义。
扩展资料
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
1、品种法。按产品品种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2、分批法。按批别产品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及企业新产品试制、大型设备修造等。
3、分步法。按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步骤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连续式多步骤生产企业。又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产品生产加工的先后顺序,逐步结转产品生产成本,直至最后一个步骤算出产成品成本。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各步骤归集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最后从各步骤一起将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结转出来,再汇总计算产成品成本。
4、分类法。按照类别产品汇集生产费用,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将总成本按一定标准在该类产品的各种产品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适用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一定标准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别的制造企业。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