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81

乐趣小鱼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谨慎性产生费用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琉璃跃跃

已采纳

比如:(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3)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这些都属于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会计谨慎性产生费用

165 评论(12)

养生达人帅帅

例如:要求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对售出商品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确认预计负债等。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如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售出存货可能发生的退货或者返修等。

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需要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会计的反映职能

(1)会计主要是从数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通过一定的核算方法,为经济管理提供数据资料。

(2)反映职能应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反映,即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3)会计对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要以合法真实的自我凭证为依据,要有完整的和连续的记录,并按经济管理的要求,提供系统的数据资料,以便于全面掌握经济活动情况,考核经济效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会计

159 评论(10)

别吃哥的菜

摘抄自课本: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不应预计可能发生的收入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

244 评论(13)

白白桃花

谨慎性主要指不高估资产,不低估负债依照 这一点就能一变应万变了

203 评论(11)

princefrank

谨慎性要求不仅要核算可能发生的收入,也要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以对未来的风险进行充分核算。此题为判断题,答案为错。所谓谨慎性原则就是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合理估计不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实施谨慎性所谓目的在于避免虚夺资产和收益。抑制由此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风险,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拓展资料:1、谨慎性原则在金融企业会计的应用突出表现在计提各种财产减值准备、关注和反映或有负债、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等,要充分发挥谨慎性原则的重要作用,就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给予企业会计核算自主权,是落实谨慎性原则的前提。我国原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是在93年出台并实施的,当时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财务会计制度不可避免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如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和比例、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等都有国家统一制定,金融企业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进行选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规定一方面使得金融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计提坏账准备和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形之中削弱了企业应付风险的能力。这些规定越多,使得金融企业在全面走向市场,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越来越不适应。2、一是更加注重资产质量。为了将虚拟资产排除在资产负债表之外,以确保资产价值真实可靠,2001年版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于待摊费用、开办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的摊销的会计处理规定与以往相比明显地体现出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该制度借鉴了第36号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第121号准则公告关于资产减值的规定,要求金融企业对可能发生损失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要求金融企业应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贷款损失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抵债资产减值准备等八项资产减值准备。3、二是收入的确认更加稳健。2001版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将贷款的核算区分为应计贷款和非应计贷款。其第八十五条规定“发放贷款到期(含展期,下同)90天及以上尚未收回的,其应计利息停止计入当期利息收入,纳入表外核算:已计提的贷款应收利息,在贷款到期90天后仍未收回的,或在应收利息逾期90天后仍未收到的,冲减原已计入损益的利息收入,转作表外核算”。其第十三条规定“从应计贷款转为非应计贷款后,在收到该笔贷款的还款时,首先应冲减本金;本金全部收回后,再收到的还款则确认为当期利息收入”。

158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