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蟹爪兰
社会学专业属于社会学类,考生可报考要求为社会学类(包括社会学、社会工作、人类学、女性学、家政学等专业)、社会学专业和不限专业的职位。
一些行政执法类的职位对公务员的需求较大,而且对社会学类专业需求较高,竞争程度也相对较小。此外,民政局、统计部门、残联、妇联、共青团、社区街道居委会对社会学类的学生较为欢迎。
社会学专业的同学也可以报考三不限的岗位,三不限是指公务员招录考试中专业、学历和户籍不受限制的职位,但是不限名额的资格是指大专及以上学历。
lathermatthaus
第一,社会学有很强的理论性,需要很强的抽象思维,不然难以深入学习研究,即便勉强博士毕业了,日后也难成大器。尤其是最近几年来,国内社会学界越来越注重对博士生及青年学者理论素养的培养,不管你是做理论研究还是经验研究(对做定量学者的要求要低很多),都得过理论这一关。但社会学理论都比较难懂,它比历史学、心理学、政治学等要难,比哲学要容易一点(二者很多相通之处)。想过理论这一关需要大量阅读、思考和反复讨论。有的人特别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但有的人想想就觉得头疼,所以你觉得自己是否有这份潜力和决心?第二,社会学虽然也要学量化工具,但这些工具的就业竞争力已经变得非常低了。目前国内社会学专业教授的软件工具大多是SPSS、Stata,有的学校或培训班可能还会教一些定性分析工具,但这些工具的竞争力已经比较低了。虽然尚且有一些咨询公司仍然需要用spss,比如零点(不知改名没有),但这些工具相对于那些学计算机、经济学、金融学、软件工程的人来说真的太没有竞争力了。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这些工具完全是脱节的,而国内社会学高校尚未引起重视。另,国内能做大数据的社会学者只有南大、清华、中山、西交里的少数几位学者,虽然近几年来相关研究在迅猛增长,但离教学普及还差得太远太远。所以,各位,别被各个社会学院的招生简介蒙骗了,如果你真想学习先进的数据处理工具、想从这方面入手提升就业竞争力,社会学是远远不够的。当然,如果你能在大学期间辅修GIS、大数据、数字人文等CS知识,一定会增进你的就业竞争力。现在各种培训讲座满天飞,资源获取比较方便。第三,社会学研究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批判性,关注重大社会事件,很容易踩线,所以研究过程并不是那么轻松。一不小心,你的选题就触碰底线了。不知你有没有这个心理准备。第四,国家给社会学的课题虽然挺多的,但并不是谁都能申请得上。这几年增加了青年学者的项目,也加大了经费投入,但仍然有很多一般高校的研究人员拿不到课题,拿不到课题就没法顺利做研究。你想想,开会、调研、买资料、学生劳务,哪一项不费钱。而且即便拿了课题,也不是随便怎么花都行的,经常出现没法报销、自己搭钱进去的事。第五,社会学需要大量调研,尤其是博士论文,要求比较高。当然,如果你一心想做量化研究,那会轻松很多,文章也好发,但很多量化研究都太讲套路,在问题意识、数据推导、理论对话等方面很水,而国内社会学界对这类文章的要求又不那么专业,就导致这类文章没啥意思(当然,质量好的量化文章也很多,而且也很考验基本功,需要很灵光的人)。所以,很多有追求的学者更愿意在理论和田野研究上做出成绩来。这就势必会增加研究成本。
万涛空间设计
公务员录取条件很苛刻,不会因为你是某所高校而放宽条件,只能说这20名学生各个方面很优秀,符合国家的要求。
而且上海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大学,所以说各方面都还是可以的
但是也在侧面说明了另一个问题:社会学专业的就业缺乏一定的对口性。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说,社会学专业在天然上较为适合政府等相关工作。但大比例的公考比例,还是说明了社会学专业在市场就业上缺乏优势。
如果是政府管理这一类的专业,那比例要60%起步了,以及大家对于国家公务员似乎有偏见,市一级区一级乡镇一级都是国家公务员,大量的基层公务员急需新兴大学生青年的血液补充来实现水平升级本领迭代
加勒B海盗
公务员报名考试时,可以选择“社会工作”专业招录的职位,也可以考虑不限专业的职位。
考生可在报考人员职位表的“专业”一栏中筛选“社会工作”,查看相应的职位信息。
全国有200多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每年培养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约1万人。虽然按照社会需求来说这些人远远不够,但实际上只有10%-30%的学生选择了社会工作,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去了机关、企业等单位从事“不匹配”的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去向是民政、妇联、慈善机构、社会组织、社区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专业社工机构等。
以国家公务员考试为例。社会工作专业可以报考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海关、邮政管理局、气象局、航运公安局。
社会工作专业是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以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为主要学科基础,以物业管理、医学、法学为辅助学科,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为直接工作方法的学科。
社会工作专业旨在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帮助服务对象解决与环境互动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帮助服务对象重建自信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重新融入社会。就业去向为民政、妇联、慈善机构、社会组织、社区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专业社工机构等。
社会工作基础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职业道德、社会工作管理、社会工作实务、人类行为与环境、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