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09

竹林听雨57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很难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悠悠lvying

已采纳

公务员考试行测为例,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逻辑填空题解法,如:逻辑呼应法利用文段当中的逻辑关系去判定所填词语与呼应点的关系,再利用呼应点含义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方法。而常用的逻辑关系有联合关系、解释关系与反对关系。固定搭配法合乎事理、合乎习惯。遣词造句法将不同的那个语素分别组词或放到句子中,分析哪个更符合语境。

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很难

124 评论(9)

冰枫星雨

多做往年的真题,看解析只要努力一定可以的,加油华图的教师要求是挺高的看下公告,按照考纲来在四川这边的话,个人比较了老师和场地这些,还有课程体系还是觉得四川.华图好点,毕竟10几年了呀,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了啦

184 评论(13)

在路上8848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与表达之逻辑填空题提分技巧,比如:1)逆向推导法当题中给出的选项含义差异比较大时,找到选项的反义词,判断其放到相反的语境是否恰当,若恰当则为正确答案;若不恰当则为错误选项。2)关注单个字的对应当遇到解释关系的近义词区分时,从题干词语和选项词语入手,有相同字的时候选择的概率略高。3)理解辨析词语,排除干扰项词语的辨析角度有语意轻重、含义侧重、固定搭配、感情或形象色彩等。4)分析上下文,找暗示点阅读题干,通过分析题干找正确选项的暗示点,从而排除其它选项。考生或参考四川省考行测复习资料整理了解行测各类题的答题思路及应试技巧。

130 评论(14)

上海大徐

有两个小技巧哈~(一)观察选项,确定答案(二)观察搭配,确定答案

111 评论(10)

maggie800315

行测的所有题目都是理性的、客观的。命题人在筛选材料,设置问题、设置选项时,都经过了理性思考、认真讨论,命题人也一定提供了详细的解析,只不过没有公开。包括逻辑填空这种看似主观性很强的题,其实解题思路也是很客观理性、有理有据的。也就是一再强调的分析语境是关键。逻辑填空,实质就是根据语境、根据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选取合适的词。语境传统上是指语言符号的使用环境,后来泛指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发挥作用时的境况。文本的制作者总是竭力追求同质性的意义解释,努力避免受众对传播者的意义颠覆,而实现此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合理设置语境。所以考生拿到了一个文本材料就要重点分析语境,言内的言外的言伴的,要充分利用所给的每一个语境信息。尤其是考生找到了呼应点以后,不管呼应点是词语还是句子,都要借助语境去正确理解呼应点的意思。也只有正确的理解了呼应点的意思,空缺处的语义才能被准确的理解。从而也锁定了考生做逻辑填空的核心,就是寻找呼应点并分析呼应点。很多时候句子意思的理解根本来至于日常的体验和阅读熏陶等记忆。很多考生逻辑填空做不好,也正是因为考生日常生活体验少,阅读熏陶缺失,当面对不熟悉的文本材料的时候就会想当然,甚至固执己见,执迷不悟。下面华图教育专家带考生们通过几个例子来体会一下。例1.他站在碑前面,低下头,内心沉重。华图解析:如果你不知道“碑”是指墓碑,你就不明白说的为什么沉重。例2.杭州市长春药店。 贵州人和狼狗配种基地。华图解析:不同的断句:杭州市/长春药店。贵州人和/狼狗配种基地。杭州市长/春药店。贵州/人和狼狗/配种基地。无论哪种断法,考生都可以读出其中特定的意义。但不管有多少种理解方法,对一个成熟的母语使用者来说,都能在众多理解方式中对句子作出正确的判断,选出正确的句意。就好像一个人问银行劫匪:“你为什么抢银行?”这时劫匪的回答至少有两种:“因为银行有钱。”“因为我缺钱”。逻辑上分析不出这两个答案中哪个更合适,但大多数人肯定会更接受第二个答案,这种意思就会在日常语言交流中渗透进去,进而可以筛选“合格”的交流者。这也是国考行测考试中设置逻辑填空的意义所在。

23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