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语句表达(122)

   1. …

  

1.

  下列各句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据统计,全省个人捐资办学万元以上的已将近400余人

  B.据统计,我市15岁以上居民有153万人,约占全市人口的70%左右

  C.根据我国林业新世纪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5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并稳定在20%以上

  D.据科学统计,蜜蜂每酿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2.

  下列各句中,表达有歧义的一句是( )。

  A.你为什么打他

  B.小马一天只抽一盒香烟

  C.真正的学者往往拥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D.构建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3.

  庐山与其说是文人的隐潜处,不如说是历代文人渴望超拔俗世而达到跨时空沟通的寄托点。于是李白、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陆游、唐寅等文化艺术家纷来沓至,周敦颐和朱熹则先后在山崖云雾之间投入了哲学的沉思和讲述。如果把时态归并一下,。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庐山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中国文化史

  B.庐山本来倒是文人的天地

  C.庐山实在是一个鸿儒云集、智能饱和的圣地

  D.庐山便承载了中国文人的孤寂和无奈

  

4.

  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与句后括号内所标注的不符的是( )。

  A.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拟人)

  B.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比喻)

  C.它们盛赞它是“引出知识迷宫的线索”、“打开一切科学宝库的钥匙”,给它以极高的地位。(引用)

  D.为什么某些生物的分布广泛而繁多,而它的邻种却分布得狭小而稀少呢?(反问)

  

5.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惊叹不已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A项“将近”与“余”冲突;B项“约”与“左右”重复;D项定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与“朵”相配的是“花”,而不是“花粉”,应改为“采集50万朵花的花粉”。C项语句通顺,没有语病,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歧义句辨析题。A项的歧义在于“你凭什么打他”(表愤慨)还是“你因为什么原因打他”(表疑问)。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解析:

  文段主要阐述了历代去过庐山的文人,以及他们在庐山的哲学沉思。观察四个选项,D项与文段无关,直接排除;A项把主题从芦山转到了中国文化史,点题效果不如B、C两项;而B、C两项意思相近,与丈段相联系,把周敦颐和朱熹简单的归为文人不甚恰当,C项表述更合适,故本题选C。

  

  4.答案: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修辞辨析题。

  反问是“无疑而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从而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根据定义,D项是一般的疑问,而非反问。A、B、C标注的修辞手法是正确的。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成语使用对错的能力。

  首先解释一下各选项成语的含义:

  A项,“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用来形容人是不恰当的,故排除A选项。

  B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痛快,用来形容对伪科学的揭露是恰当的。

  C项,“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用来形容提高刊物的质量是不恰当的,故排除C选项。

  D项,“左右逢源”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属褒义;二是比喻处事圆滑,属贬义。现在以贬义用法较常见,用来形容一个谈论互联网的孩子是不恰当的,因此排除D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B。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136311265@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brsks.net/?id=59825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