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118)

   1. …

  

1.

  >2007>年农产品价格增长最快的是( )月。

  A.10

  B.9

  C.8

  D.7

  

  

2.1.

  苏南地区的农村常住劳动力资源总量比苏北地区少( )。

  A.21.45%

  B.24.88%

  C.25.45%

  D.56.42%

  

2.2.

  2007年该省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男性比女性少( )万人。

  A.78.21

  B.79.05

  C.79.44

  D.79.57

  

2.3.

  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中农村常住劳动力文盲最多的区域占该省农村常住劳动力文盲的( )。

  A.45.32%

  B.53.64%

  C.62.45%

  D.70.12%

  

2.4.

  苏南地区21~40岁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比苏中地区多( )万人。

  A.127.32

  B.152.2

  C.180.02

  D.187.14

  

2.5.

  根据表格,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最多的是苏南地区

  B.31~40岁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在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比重为最高

  C.根据该表可以准确得知10年后该省农村常住劳动力年龄构成情况

  D.苏南地区的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其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数量多于苏北地区

  

  根据所给图表、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某市2010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24.3亿元,比上年下降1.6%。粮食播种面积22.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3万公顷;粮食产量115.7万吨,比上年下降7.3%。

  全市农业观光园1303个,比上年增加9个;观光园总收入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7979户,比上年减少726户;民俗旅游总收入7.3亿元,增长20.7%。种业收入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设施农业总面积18323公顷,比上年下降2.3%;实现收入40.7亿元,增长20.1%。

  

3.1.

  该市2009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约( )。

  A.124亿元

  B.126亿元

  C.129亿元

  D.132亿元

  

3.2.

  该市2010年粮食平均产量约为每公顷( )。

  A.4.6吨

  B.5.2吨

  C.5.8吨

  D.6.5吨

  

3.3.

  该市主要农副产品与上年相比,产量变化绝对值最小的是( )。

  A.肉类

  B.禽蛋

  C.水产品

  D.牛奶

  

3.4.

  该市种业收入增长速度( )。

  A.高于观光园总收入增长速度

  B.高于设施农业收入增长速度

  C.低于民俗旅游总收入增长速度

  D.低于设施农业占地面积增长速度

  

3.5.

  以下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 )。

  A.2010年该市粮食产量不到蔬菜产量的1/3

  B.2010年该市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均有所下降

  C.2009年该市观光园数量为1312个

  D.2010年该市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比上年有所下降

  

  

4.1.

  2001年港澳台同胞的入境旅游人数是( )万人次。

  A.7778.66

  B.7814.85

  C.7861.21

  D.8014.92

  

4.2.

  1978年我国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约为( )亿美元。

  A.3.29

  B.2.63

  C.0.76

  D.0.38

  

4.3.

  1998年我国的国际旅游(外汇)约比1997年增长了( )。

  A.18.4%

  B.9.6%

  C.6.7%

  D.4.4%

  

4.4.

  2001年我国的入境旅游人数比1995年多( )万人次。

  A.533.96

  B.3728.68

  C.4262.64

  D.5138.06

  

4.5.

  下面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995~2001年我国的入境旅游人数呈逐年递增状态

  B.1998年我国的入境旅游外国人比1997年减少了32.03万人次

  C.1996~2001年,港澳台同胞入境旅游人数的增幅都很大,每年都比上一年增加万人次以上

  D.1995~2001年,我国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总值超过1000亿美元

  

  2012年,黄山市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64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2%。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3481.0万人次,增长19.1%;接待入境旅游者160.3万人次,增长22.0%。在入境旅游者中,外国人92.8万人次,增长21.6%;港澳台同胞67.5万人次,增长22.5%。

  全年旅游总收入303.0亿元,增长20.7%,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72.4亿元,增长20.5%。

  全市52个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176万人次,同比增长18.4%,入境游客78.01万人次。其中:黄山风景区共接待游客300.8万人次,增长9.6%,入境游客31.0万人次,增长10.5%。

  旅游产业规模继续扩张。2012年末,国家A级景区达52家,其中5A级景区3家;星级饭店达71家,其中四星级以上饭店30家;旅行社达139家。

  

5.1.2012年,黄山市接待国内旅游者比上年多( )万人次。

  A.558.2

  B.586.9

  C.609.3

  D.634.1

  

5.2.2012年,黄山风景区接待旅游人数比全市各个景区平均接待人数多( )倍。

  A.5.4

  B.6.2

  C.7.3

  D.8.5

  

5.3.

  2012年,黄山风景区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占黄山市52个旅游景区(点)国内游客总人数

  的比重为( )。

  A.39.7%

  B.13.8%

  C.12.9%

  D.24.7%

  

5.4.2012年黄山市旅游接待量比2006年增长了( )。

  A.137.2%

  B.237.2%

  C.293.4%

  D.193.4%

  

5.5.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2007—2012年,黄山市旅游接待量逐年增加

  B.2012年末,黄山市国家5A级景区占A级景区的比重超过5%

  C.2011年,黄山市全年旅游总收入约250亿元

  D.2012年,黄山市入境旅游创收同比增长率接近20.5%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解析:

  由表直接查找可确定为8月最高,为115.7。

  所以正确答案为C。

  

  2.1.答案:

  解析:

  (1307.7-982.4)÷1307.7×100%≈(1300-1000)÷1300×100%≈300÷1300×100%≈23.1%,接近于24.88%,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2.答案:

  解析:

  (51.3%-48.7%)×3060.4≈(51.3%-48.7%)×3060≈2.6%×3060≈79.56(万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3.答案:

  解析:

  

  2.4.答案:

  解析:

  (18.5%+25.7%)×982.4-(10.9%+22.1%)×770.3≈(18%+26%)×980-(10.9%+22.1%)×770≈44%×(1000-20)-33%×(800-30)≈440-9-264+10≈177(万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5.答案:

  解析:

  A项正确,针对农村常住劳动力中大专及以上人数,可以明显看出苏中最少(人数少,比例上也比较低),苏南地区农村常住劳动力中大专及以上人数=982.4×8.6%≈(1000-20)×8.5%≈85-1.7≈83.3万人,苏北地区=1307.7×1.3%≈1300×1.3%≈(1000+3)×1.3%≈13万人,所以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最多的是苏南地区。

  B项错误,31~40岁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只是在苏南地区比重为最高。

  C项错误,由该表无法推知10年后该省农村常住劳动力年龄构成情况。

  D项错误,苏南地区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982.4×15.3%≈980×15%≈(1000-20)×15%≈150-3≈149万人,,苏北地区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1307.7×12.1%≈1300×12%≈(1000+300)×12%≈120+36≈156万人,所以苏南地区比苏北地区要少。

  所以最后答案选A。

  

  3.1.答案:

  解析:

  2009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约是124.3÷(1-1.6%)≈124×(1+1.6%)≈124+2=126亿元。故正确答案为B。

  

  3.2.答案:

  解析:

  2010年粮食平均产量约为每公顷115.7/22.3≈110÷22=5吨,B最接近,故正确答案为B。

  

  3.3.答案:

  解析:

  

  3.4.答案:

  解析:

  该市种业收入的增长速度为13.5%。A选项中观光园总收入增长速度是16.7%,B选项中设施农业收入增长速度为20.1%,民俗旅游总收入增长速度为20.7%,设施农业占地面积增长速度-2.3%,只有C说法与数据相符。故正确答案为C。

  

  3.5.答案:

  解析:

  粮食产量115.7,蔬菜产量303.0,粮食产量超过蔬菜产量的1/3,A说法错误;

  水产品增长产量,所以并非均有所下降。B说法错误;

  2009年该市观光园数量为1303-9=1294个,并非1312个,C说法错误;

  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22.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3万公顷,下降幅度小于2%,而粮食产量115.7万吨,比上年下降7.3%,高于面积下降幅度,则单位产量同比下降,D说法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4.1.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2000年入境旅游人数总计为8901.29万人次,其中外国人为1122.63万人次,故港澳台同胞的入境旅游人数为8901.29-1122.63=XXXX.66,故正确答案为A。

  

  4.2.答案:

  解析:

  在指数的定义中,通常先将基期的指数定为100,然后将其他时期的量除以基期的量,所得比值在乘以100即为其对应的指数。根据材料,1995年我国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为87.33亿美元,对应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发展指数为3321.7,以1978年的收入发展指数定为100,则设1978年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为a亿美元,(87.33÷a)×100=3321.7,a=87.33÷33.217,直除首位为2,故正确答案为B。

  

  4.3.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1997、1998年的我国的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分别为120.74、126.02亿美元,故1998年比1997年增长了(126.02-120.74)÷120.74×100%=5.28÷120.74×100%≈5÷120×100%≈4%,估算结果与D选项4.4%误差最小。故正确答案为D。

  

  4.4.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1995年、2001年我国的入境旅游人数分别为4638.65、8901.29万人次,故2001年我国的入境旅游人数比1995年增加了8901.29-4638.65≈4XXX.XX,首数为4,故正确答案为C。

  

  4.5.答案:

  解析:

  A:从表格第二列可知,从1995~2001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故我国入境旅游人数是逐年递增的,A正确。

  B:1997年我国入境旅游的外国人人数为5758.79-5015.99=742.80万人次,1998年为6347.84-5637.07=710.77万人次,故1998年我国入境旅游的外国人数比1997年减少了742.80-710.77=32.03万人次,B正确。

  C:观察表格第四列,入境旅游的港澳台同胞人数每年比上一年至少增加了两位数,即至少增加了十万次人,C正确。

  D:运用凑整法,从1995年到2001年,我国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总值为88+102+121+127+141+163+178=920亿美元,因凑整时每一个数比原来的放大了,故从1995年到2001年,我国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总值必然不超过1000亿美元,D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

  

  5.1.答案:

  解析:

  根据文字材料第二句,2012年黄山市接待国内旅游者3481.0万人次,同比增长19.1%,则所求为万人次,且略小于580万人次,答案选A。

  

  5.2.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第三段可知,2012年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300.8万人次,全市52个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176万人次,则平均每个景区接待旅游人数为万人次,则所求为倍,符合题意的是B项。

  

  5.3.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第三段可知,2012年,黄山风景区接待国内游客人数为(300.8—31.0)万人次,黄山市52个旅游景区(点)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为(2176—78.01)万人次,则所求为,最接近的是C项。

  

  5.4.答案:

  解析:

  根据图形可知,2006年黄山市接待量为万人次,则所求为,最接近的是D项。

  

  5.5.答案:

  解析:

  A项,根据图形数据可知,正确;

  B项,根据最后一段可知,5A级景区占A级景区的比重为,正确;

  C项,根据材料第二段可知,所求为亿元,正确;

  D项,根据材料第二段可知,2012年黄山市全年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0.7%,其中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0.5%,由于20.7%>20.5%,则可直接判断入境旅游创收同比增长率>20.7%,错误。 ”

   综上,答案选D。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136311265@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brsks.net/?id=59799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