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120)

     作为世界工业文明…

  

  作为世界工业文明的肇始者,英国正在推进一场全方位的绿色文明革命,以减缓气候变化的脚步。天气是英国人乐此不疲的恒久话题。然而,这—谈资延续至今,已经增加了新的内容,那就是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已经成为英国百姓的热门话题。”在民间通讯社工作的安娜小姐举了一个例子:前不久英国南部一个小镇发生了洪水,不少人看过新闻后就说:看哪,这就是气候变暖的结果!安娜指着英国版图说:你看,如果气候继续变暖,多年之后,北极冰雪融化的巨大水流将把墨西哥湾暖流向南推移,英国的温度也将因之下降。

  降雨会发生改变一一这对于目前完全自给自足的粮食供给来说,无疑将是一个挑战。而且,发生改变的还不止是这些,海平面上升导致的陆地减少将更为可怕。与普通民众相比,政府的认识就更为超前和清醒。英国环境、食品与乡村事务部的环保官员萨曼先生告诉我们,早在布莱尔首相上台之初,就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与态度顽固的美国相比,英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令人称许。萨曼先生认为,在气候变化方面,发达国家的确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并且应该比发展中国家提前采取行动。为此,英国财政部在今年2月发布的《能源白皮书》中,将其经济定性为“低碳经济”,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是:到2050年左右,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由目前水平降低60%。据悉,明年英国将担任欧盟及八国集团的轮值主席国。布莱尔首相已经表态:应对气候变化是他担任轮值主席后所要开展的两项重点工作之一。其实,在英国,环境并不是环境、食品与乡村事务部的“专利”,财政,交通、建筑等许多部门“人人有份儿”。作为一个市场经济非常完善的国家,英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除了实行明确的政策导向外,非常看重税收调节的作用。于2001年实施的环境税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这一全球首创的新税种是这样运作的:凡是非居民的用能单位每消耗一度电,就必须上缴15便士的气候税,1年的总税金在10亿英镑左右。与此同时,财政部出台了环境税减征制度:企业根据自愿原则,与财政部核定每年的减排目标,凡是如期完成任务的,就可减免80%的环境税.目前加入这一协定的已经有44个行业的企业,基本都能实观自己的减排目标。为鼓励更多的企业提高能效、减少气体排放,财政部还面向大企业设立了减排基金和针对中小企业的碳基金。只要是与财政部签定减排协议的企业,都可申请一定数量的无息贷款,用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等。实践证明,上述措施的效果非常令人满意:与财政部签订协议的企业越来越多,许多企业还超额完成了减排任务。

  

1.1.

  安娜认为气候变化对英国造成的最大危害是( )。

  A.气温变化

  B.陆地减少

  C.粮食减产

  D.降雨量的变化

  

1.2.

  关于环境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英国独有的税种

  B.针对所有能源用户

  C.达到要求的可减少税率

  D.所收税金要用于环境治理

  

1.3.

  英国财政部要向一些企业提供无息贷款的原因是( )。

  A.是一种税收返还政策

  B.让这些企业提高减排的能力

  C.补偿这些企业因减排造成的损失

  D.奖励这些企业超额完成减排任务

  

1.4.

  下面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 )。

  A.英国的粮食生产不再能自给自足

  B.北极的冰雪融化会让英国气温升高

  C.布莱尔政府的首要工作是应对气候变化

  D.预计2050年英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为现在的40%

  

1.5.

  这段话谈论的主题是( )。

  A.发达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承担更多的责任

  B.英国未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C.全球气候变化的危害及人类的对策

  D.英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在大学里讲美学,我不太会用到“竞争力”。美可能是一朵花,很难去想象如果我凝视这朵花,跟竞争力有什么关系。

  我曾在美索不达米亚发现八千年前的一个雕刻:一个女孩子从地上捡起一朵落花闻。这个季节走过北京,如果地上有一朵落花,很可能一个北京的女孩子,也会把它拣起来闻。这是一个美的动作,它不是今天才发生的,八千年前的艺术品里就有。所以我在大学上美学课不谈竞争力,就谈这朵花。

  那时,我在台湾中部的东海大学。校园很大,整个大度山都是它的校园,校园里到处都是花,每年四月开到满眼缭乱。教室的窗户打开,学生们根本不听我讲课。刚开始我有一点生气,可是我想,要讲美,我所有的语言加起来其实也比不上一朵花。所以我就做了一个决定:“你们既然没办法专心听课,我们就去外面。”他们全体欢呼,坐在花树底下:我问:为什么你觉得花美?有说形状美,有说色彩美,有说花有香味……

  把这一切加起来,我们赫然发现:花是一种竞争力。它的美其实是一个计谋,用来招蜂引蝶,其背后其实是延续生命的旺盛愿望。植物学家告诉我,花的美是在上亿年的竞争中形成的,不美的都被淘汰了。为什么白色的花香味通常都特别浓郁,因为它没有色彩去招蜂引蝶,只能靠嗅觉。我们经常赞叹花香花美,“香”和“美”这些看起来可有可无的字,背后隐藏着生存的艰难。

  后来我跟学生做一个实验,我们用布把眼睛蒙起来,用嗅觉判断哪是含笑,哪是百合,哪是栀子,哪是玉兰……这个练习告诉我们,具体描述某一株花“香”是没有意义的,每种花的香味都不一样,含笑带一点甜香,茉莉的香气淡远……美是什么?另一种物种没法取代才构成美的条件。我问学植物的朋友:如果含笑香味和百合一样会怎样?他说:“那它会被淘汰了,因为它东施效颦,没有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所以我常常给美下一个定义:美是回来做自己。

  

2.1.

  对“花是一种竞争力”的理解,不符合短文原意的一项是( )。

  A.白色的花不参与竞争

  B.花在生长过程中必然经历激烈竞争

  C.花经历了千百年的优胜劣汰

  D.花需要吸引蜂蝶传授花粉

  

2.2.

  关于“美是回来做自己”,最符合短文原意的一项是( )。

  A.人需要自我观照

  B.美是生物生存的需要

  C.一个美的动作可以跨越千年

  D.凸显个性的需求

  

2.3.

  最符合本文主旨的是( )。

  A.美是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

  B.美是对象化了的人的本质

  C.美在心灵

  D.美是天人合一

  

2.4.

  具体描述某一株花“香”是没有意义的,对这一说法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每种花的香味都不一样,比较没有意义

  B.每种花的香味都不一样,无法量化

  C.每种花的香味都不一样,人的嗅觉难以具体判断

  D.每种花的香味都不一样,各具特色

  

2.5.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无法从文中看出( )。

  A.作者十分重视美学教育

  B.作者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

  C.作者采用了情境教学的方法

  D.作者将生命体验引入教学

  

答案与解析

  

  1.1.答案:

  解析:

  安娜指着英国版图说:你看,如果气候继续变暖,多年之后,北极冰雪融化的巨大水流将把墨西哥湾暖流向南推移,英国的温度也将因之下降。可知安娜认为气候变化最大影响是温度的下降。故正确答案为A。

  

  1.2.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由材料“凡是如期完成任务的,就可减免80%的环境税”可知,达到了时间和减排目标要求的用户,就可减少税率,故C正确。

  材料提到环境税是英国“全球首创的新税种”,“全球首创”只能说明是英国最先创造的,不能说明只是英国独有,故A项错误。材料提到“凡是非居民的用能单位”,说明环境税对象不包括居民用能单位,不是针对所有能源用户,故B项错误。选项D在材料中未涉及。

  故正确答案为C。

  

  1.3.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由“可申请一定数量的无息贷款,用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等”可知,说明这种做法是为了让这些企业更新设备,提高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减排的能力。故正确答案为B。

  A、C、D项均不符合文意。

  

  1.4.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由材料“到2050年左右,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由目前水平降低60%”可知,D正确。

  由材料“这对于目前完全自给自足的粮食供给来说”,故A项错误。由材料“北极冰雪融化的巨大水流将把墨西哥湾暖流向南推移,英国的温度也将因之下降”,故B项错误。材料提到应对气候变化是布莱尔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选项C偷换概念,少了“之一”,故C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

  

  1.5.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表面主旨。材料先提出全球气候变化对英国的影响,其后大篇幅谈到英国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措施,故正确答案为D。

  由材料易知,英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故B表述错误。A项在材料中未提及。材料中仅提到了英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C项中的”人类“描述范围过大。

  

  2.1.答案:

  解析:

  根据第四段“花的美是在上亿年的竞争中形成的,不美的都被淘汰了”可知,B、C说法正确;由“它的美其实是一个计谋,用来招蜂引蝶,其背后其实是延续生命的旺盛愿望”可知,D说法正确;白色的花并非不参与竞争,只是扬长避短,在香气上获得胜算,A说法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

  

  2.2.答案:

  解析:

  定位原文“东施效颦,没有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意在强调要有自己的个性,只有D项提到了个性。故正确答案为D。

  

  2.3.答案:

  解析:

  文段为分—总结构,整个文段都是围绕“美与竞争力的关系”进行论述的。开始描述作者自己的经历,最后得出结论,即美是一种竞争力;最后一段是对于“美是一种竞争力”的具体阐述。故正确答案为A。

  

  2.4.答案:

  解析:

  文段中指出具体描述某一株花“香”是没有意义的,强调的是其抽象意义,而不是C项中的具体行为“人的嗅觉难以具体判断”,C表述理解有误。故正确答案为C。

  

  2.5.答案:

  解析:

  由作者带领学生出去欣赏美,引导学生思考美,做实验等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美学教育是十分重视的,A可以推出;由“我”带领学生去教师外面,感受、思考美,可以得出作者使用“情景教学”的教学方式,C可以推出;由文段第四段,花运用形态与花香招蜂引蝶,延续生命,D可以推出;文段没有讲到美育与德育的结合,B属于无中生有。故正确答案为B。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136311265@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brsks.net/?id=59628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