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我们受到一所学校的邀请,参加了一次特别的“节目录制”,发现,现在的小学生真不简单!
她们把原本平凡的班级工作变得精彩纷呈,如播报双语新闻、拍照记录班级生活、剪辑视频在学校播放、作为银行家管理同学的“存款”、作为HR算同学的“工资”……没想到做这些事的,是一群十岁左右的小学生!
我先介绍一下背景:北京朝阳凯文学校是北京著名的双语学校,我以前也参观过学校的校园和教室,这次参观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看看这些小学生除了上课,都在干什么。你们在外面都干什么了?
制作双语新闻是“阶级工作”吗?
现在孩子们的工作竞争这么激烈吗?
上午休息的时候,我们来到五年级的教学区,据说正在准备最新的双语新闻节目。走进节目录制现场,我感到很惊讶,原本以为只是老师讲课,同学们分组鼓掌,跳不出“老师教小朋友做”的基本模式。没想到一打开门,就看到一场正式的“工作会议”。
△这一幕让我感觉自己回到了办公室开编辑会议
六七个五年级学生和三位外教围坐在会议桌旁,准备拍摄校园新闻,老师告诉我们,参加这次拍摄的小朋友都是五年级各班负责双语新闻拍摄的学生。
这倒是有点出乎意料,就算是非专业人士的成年人,也得费很大力气才能写出这么专业的新闻,这些小孩子能做到吗?而且还是双语新闻!难度飙升!
班级工作原本的印象只是管理书籍、打扫卫生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老师很少参与其中,没想到孩子的一次课外活动竟然调动了三位外教,班主任进行指导。
△全程用英语讨论,非常考验我的英语水平。
原来,这个活动是五年级几个班的外籍班主任联合发起的,每个班的乘务员都要参加这个会议。看着孩子们和老师们用英语交流工作,老妈妈心里有个私心,这难道不比上英语兴趣班划算得多吗?
除了正常的上课,外籍班主任还花了那么多时间在这些不直接体现在成绩上的“工作”上,老师们的专业素养让人敬佩!(说实话,现在好的外教也是很稀缺的资源)。
就拿这次采访中的这位老师来说吧,他在中国生活和教书已经 10 多年了,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还能用中文开玩笑,据说这位老师在学校里用英文和孩子们交流,但和家长见面就能瞬间切换语言,和家长交流完全没问题。这位幽默风趣的老师也非常善于和孩子们相处,“亦师亦友”这句话用在他身上非常贴切。
△老师的简易简历~
孩子们对于报道新闻很认真,不仅人员配备齐全,这次拍摄使用的设备也相当“专业”——孩子们用到的所有电子设备,虽然个头不大,但配置齐全,包括摄像机、提词器等设备,甚至绿幕都一应俱全。
△摄像机是iPad,提词器是电脑
△ 锚已就位
据了解,今天负责播报新闻的“小主播”是第一次担任主持人。录制前,老师进行了播报培训。比如,如果读错了一个单词,可以暂停几秒再继续读,方便后期剪辑。虽然两位小主播明显有些紧张,但丝毫不影响发挥。一个负责英文,一个负责中文,他们流利而标准的发音让我们这些大人羡慕不已:这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啊!
新闻内容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比如最近学习数学、语文、英语的总结……这样独特的学习总结方式,不仅锻炼了孩子的中英文能力,还梳理了学习内容,外教在育儿方面也颇有经验。
△刚刚录制的原始视频是这样的
朝阳凯文是北京著名的双语学校,孩子们中英文水平不错也就不足为奇了,录制完新闻后,他们又去了“剪辑室”,看到这一幕,不禁感叹:现在的孩子真是时代潮流的骑手啊!
△老师负责监督每个孩子的编辑进度和回答问题,而真正做作业的是孩子。
在拍摄现场旁边的教室里,小编辑们用工具对原视频进行裁剪、剪辑、美化,使其可以播放,老师告诉我们,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编辑们对这方面都很感兴趣,老师只需要教他们基本的操作,他们就可以自己研究软件的使用,更让老师惊喜的是,孩子们会主动互相学习,只要一个孩子掌握了某项技术,很快就会流行起来。
△孩子们会聚在一起讨论剪辑技巧
对于剪辑工作来说,审美能力和剪辑能力也很重要。剪辑师会把课堂上的“精彩瞬间”添加到影片中,从选材到编排,再到后期特效的添加,都是这些孩子独立负责完成的。小时候,就算课间休息不用赶着写作业,也会看看课外书。但现在的孩子们竟然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玩转拍摄和剪辑……
通过走访我们发现,在朝阳凯文,老师们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使用电子设备和各种先进科技,小学部配备了iMac电脑室,图书馆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充足的使用空间。
这种科技感也融入到了各个课程中,比如小学阶段,孩子们会学习用 Band 软件剪辑音乐,之前提到的绿幕,也是戏剧课上学习剪辑的重要道具。
这其实源于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如今科技发展迅速,如果我们用老办法教育孩子,让他们与现代科技隔绝,那么他们长大后,要么无法适应先进科技带来的变化,要么干脆沉迷于电子产品。在学校,老师会教孩子们如何适度使用电子产品,如何善加利用科技带来的便利,这些“课本外”的技能,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事后我从中受益匪浅。
多种多样的工作,看看谁能赚最多的钱
其实关键是孩子的责任感和自我激励
除了制作新闻,朝阳凯文五年级的学生还有各种各样的工作可供选择。
△ 我先给你们看一下实际的工作清单,左半部分是工作内容和薪资标准。
既然是工作,自然要有“工资”,工资根据工作难度不同而不同,粗略统计一下,工作种类多达15种!
最受欢迎的职业是(摄影师),日常的工作就是记录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虽然设备只是一台iPad,但拍摄的热情丝毫不逊于专业摄影师。
最有意思的工作是零食督导员,带零食到学校很难杜绝,督导员负责监控零食,一旦被督导员抓到,可能既没钱又没食物,还要面临最高30元的罚款。
薪水最高的是“银行家”,收入越高,责任越大。孩子们挣到的钱可以存入班级银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虚拟账户”,这样不仅省去了丢失现金的麻烦,银行家还需要管理所有学生的银行账户,仔细记录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工作量很大。
△这个Excel表格是班级账目,里面存放着孩子们辛苦挣来的钱,只有有编辑权限的人才能
HR需要和公司紧密配合,每周五发工资,HR负责确定谁负责哪个岗位,发多少钱。
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孩子们赚到的“货币”,它不仅逼真,而且有很多实际用途。
△仔细一看,原来是银行柜员在练习清点优惠券
有了这些“班级硬通货”,孩子们就可以在班级拍卖会上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拍卖品大多来自家长和老师的捐赠,如果老师没收了他们在课堂上玩的玩具,或者丢失了重要的笔记本,也可以用钱买来。
△热闹的发薪日
此外,如果违反班级规则,例如上课说话、在走廊追逐打架、没有正确穿着校服等,还会面临被罚款的风险。
因为这些工资具备流通、交换的功能,孩子们也十分珍惜,大部分孩子选择把自己的“工资”存入银行享受利息,但也有些孩子特别喜欢积攒现金,认为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才是最好的办法。
△老师的“小金库”
老师说:“自从孩子们开始做作业后,他意外地发现,他们的上进心比以前更强了。”
有个孩子想当一名管理员,负责监督班级纪律。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很容易得罪人。因此,在上任前,外籍校长专门找他聊了聊,告诉他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即便把遇到的困难都说了一遍,孩子还是表示愿意尝试一下。
孩子开始监督班级纪律之后,老师预想的情况果然发生了。一些同学开始表示不满,但孩子没有丝毫的抱怨和退缩,依然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渐渐地,孩子们明白了这只是他的本分而已。他明白工作和友情是两码事,不能因为跟朋友关系好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肩负起工作责任的孩子比以前更有“干劲”,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毕竟,要想监督别人,自己也要做得更好。
这样的工作经历绝不仅仅是“有趣”这么简单,虽然工作本身远没有成人世界那么复杂,但也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挑战,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抗压能力都受到了锻炼和考验。
△“小HR”与工作中的“小小”
这个“班级作业”其实是专门为五年级学生量身定制的课程,五年级班主任会根据本班的情况做出安排(比如利用课间休息、班会等),虽然这个“课程”与传统的课堂模式不太一样,但背后却隐藏着老师的精心设计。比如,不同的工作,工资待遇也不同,而工作的选择教会了孩子做选择;选择了工作就要承担责任,选择了省钱就要克制自己的购物欲望……这个过程教会了孩子“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老师在课堂上创造一个模拟现实世界的“小社会”,让孩子们真正融入现实生活。在这个特殊的体验中,孩子们可能会遇到惊喜和挫折,但无论怎样,孩子们都会感到快乐。你会从中收获书本上学不到的人生智慧。
在老师的陪同下,我们和班里的“小HR”聊了起来。这个叫Amy的小姑娘乖巧可爱,是那种“骗你生女儿”的可爱女孩,但谈起工作时Amy告诉我们,她很喜欢自己的工作,但也很有挑战性,需要配合班级才能在每周的发薪日准确拿到工资。在她看来,班里的同学都喜欢这种“有工作的感觉”。
△艾米
教育家约翰·杜威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如果我们用昨天的方法来教育今天的学生,我们就会剥夺他们的明天。”
“面向未来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工作者们思考着如何在学校里推行这样的教育,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虽然各种新的教育方式层出不穷:深度学习、协作学习、项目式学习、跨学科教学……但“面向未来”这四个字总显得空洞而难以企及。
再看看现在的教育现状,最近看到一则新闻:小学生活顺利的孩子,到了中学却患上了抑郁症;好不容易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却因为讨厌学习而辍学;名牌大学毕业后,只能靠父母养活……越来越多的大龄妈妈逐渐意识到,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养出一个不“空心”的孩子。
面向未来的教育最重要的,不仅是要创新教学方式,更要帮助孩子建立责任感、适应力、目标感三个基本结构,班级工作看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恰好同时锻炼了孩子这三方面的能力。
这次学校参观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教育”的另一面:有趣、接地气、游戏化。
让每一位学生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这所学校值得大力推荐
熟悉国际教育的家长对朝阳凯文应该不陌生,它班级规模小,有两名中外班主任,还有自己的剧场和冰球场,即使在北京也算是“别人家的学校”,很是上档次。
但更可贵的是,朝阳凯文的老师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我们之前介绍过它的多元升学途径,无论你是学业优秀、艺术优秀、音乐优秀,都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学科考入国际知名学校,选拔标准不再单一,孩子们不必因为学业压力而放弃梦想。
△五年级课堂外的作品展
走进五年级的教室,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小事——在孩子们的工作单上,有一项叫做“(失业)”,这意味着,即使不做任何工作,也能领取每周5元的“失业保险”。
老师告诉我们,这个选项是专门为那些不愿意参与班级工作的孩子准备的,老师认为每个孩子的想法都值得尊重,不参与班级工作,不是“不想承担责任”,而是不喜欢现有的工作。
老师还告诉我们,选择失业的孩子,其实头脑更加灵活,会创造新的工作,想出更灵活的“赚钱”方式,比如卖东西(当然,能卖什么“商品”受到老师的严格监管)换取货币。
虽然是很小的一个细节,却很感动。“尊重个性,尊重不同的选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学校教育中更是难以做到。个性化教育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努力,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制教育方案。“多样性是幸福的源泉”,在尊重个性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内心会更强大,更能拥抱世界的多样性和美丽。
一个学校的氛围就体现在这些日常的细节里,在一个自由、被充分尊重的环境中,孩子的创造力不会被扼杀,他们的想法会得到肯定,他们的努力会被看到和鼓励,这大概就是很多家长认为好的学校教育就是最好的吧。
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很多家长都想多了解一下这所学校,我们为你找到了最新的开放日信息,快来亲自参观一下校园吧。
朝阳凯文学校
10月28日(星期六)
朝阳凯文学校开放日